这句话可谓石破天惊,不仅袁可立他们难以置信,就连黄立极自己都没想到。
只见他颤巍巍的站起来,对着朱由校长揖到地,颤抖的哽咽道:“臣谢皇上正名!臣唯有死而后已,已报陛下大恩。”
黄立极是真的委屈啊,就因为跟魏忠贤同乡,被同僚们安上阉党的名声,而且还无法说得清。
诚然,他也不喜欢东林党一家独大,有意无意会针对东林党,可这不代表他一定要投靠阉党啊。
其实像黄立极这样的人很多,从古至今,政治斗争从来不容许中间派的存在,非黑即白。
凡是没有依附掌握话语权的人、都会被归入乱党的同党,无论你是不是,只要人家认为你是,你就必须是。
若是所谓的乱党最后成为正统,那你还有可能被正名,但黄立极很不幸,因为历史上大明朝倒塌了,满清还是原来那些东林党在主导舆论。
多尔衮是用了不少阉党,可不容许他们左右言论,要的是他们干实事的能力,像冯铨就是这样。
而书写明史的是东林党,派往各地教书育人的还是东林党,没办法,因为文化掌握在南方人手中。
明朝开国时,一场科举让考官送了命,朱元璋明知他没有舞弊,但为了安抚北方士子,只能说他舞弊。
大明朝从此进士科考试分南北榜,因为不分的话,北方人几乎考不上,考上的全是南方人。
经过明朝三百年的改变,北方人才渐渐追上来,但总体上考试还是南方人占据优势。
这不是因为北方人不聪明,而是掌握文化精华的人,在东晋之后,几乎全都逃亡到南方。
相对于北方来说,南方安定富足,读书的基础比北方优越很多,加上唐末乱世近百年,北方完全沦为少数民族的地盘。
辽金时代虽然也全盘汉化,可毕竟底子太差,科举真正完备是在宋朝,而两宋时,科举最厉害的是江西和福建。
特别是福建,几乎占据了进士的一半以上,这也是理学最终定型,会把朱熹奉为朝廷考试规范的原因。
朱熹的理学叫做闽学,因为他虽然祖籍不是福建,但他却是在福建出生成长,并在福建接受教育,算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大省变成江西和江苏,还是在东南一带,而这一带正是东林党的发源地,也是最昌盛的地方。
“起来吧,朕今天为何说出这事,是因为知道你受委屈了,其实朕何尝不委屈呢,朕明明知道许多事是错误的,但朕无权更改,因为那是祖宗之法,改了就会被群臣反对。”
朱由校叫起黄立极,幽幽的说出这番话,他其实就是在吐槽,吐槽那些自以为是的穿越者,以为掌握了几百年后技术,就能改变大明朝。
权利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技术不过是脑子里数据,没有绝对的力量,是无法夺取主导权的。
大明是主导权恰恰不在皇帝手上,皇帝能杀了所有反对者,但不能让反对者支持你的决定。
可把人杀光了,你就要自己治理天下,那更是加速亡国的做法,因为你再厉害,也无法抗衡大势所趋。
只有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才能夺取主导权,所以挽救一个濒临死亡的王朝,比砸烂它重建更难。
这一点后世那场朝代更迭,完全诠释了这道理,新生的民主政府,由于用的还是那些旧官僚,或是旧官僚思想的人,因此无法维持下去。
因为那些人是原来的既得利益者,才不想把权利交给别人,而共和国就是索性砸烂既得利益集团,才得以浴火重生。
“皇上想变法?”
袁可立目视着朱由校,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臣指的是像熙宁变法那样的,而不是惺原如今正在做的那个是吗?”
大明朝现在其实也在变法,正是李起元的赋税改良,但这都只是修修补补的改良,对既得利益集团触动不大。
其实就算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也不过是修修补补,并未触及根本利益,因此反对者虽有,但没到你死我活。
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那是直接触及权贵的根本,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
特别是针对士绅阶层,杀伤力是巨大的,自然引起剧烈的反弹。
朱由校深知不切实际,在没有全民意识的土壤中,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完全是取死之道。
王安石失败了,并且从南宋开始一直被清算,一直到满清亡国了都没被认可,正是由于东方社会没有经历过西方的那样颠覆。
西方之所以能够形成后世那样的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把旧有的观念全部解放。
对神权的颠覆,让世人明白以人为本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且这场革命是至上而下的全体共识,才能成功的。
王安石被认可,那是到了满清灭亡,国家依然贫弱,这才被人翻出来讴歌他的思想,并把他当成法家的代表。
天可怜见,王安石要是活着,知道自己被列入法家,会不会气的再死一次。
人家是妥妥的大儒,竟然被后人当成法家,荆公学派可是理学的一个学派。
北宋是历史上文采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儒学最昌盛的时代,从周敦颐开始的新儒学,由于把天理人性加入儒学,因此新儒学被后人命名为理学。
程朱理学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在这时候还不完善,应该叫洛学。
当时最出名的理学,除了程氏兄弟的洛学外,还是张载的关学、王安石的荆公学派,三苏的蜀学。
以及南宋陆九渊的心学,一起奠定了后世八百年的儒学新体系。
后来者的朱熹和王阳明,即使有着儒学圣人之资,但学术理论依旧还是在理学的范畴中。
“朕欣赏王荆公的大魄力,但不会像他那样变法,咱们大明朝经不起那样的变革。”
朱由校长叹一声,却让袁可立等人放下心来,皇帝没冲动就好,不然他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