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悟空,悟的什么空?
- 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 孙卫卫
- 4633字
- 2022-01-18 11:04:27
猪八戒贪食、贪色、贪财,是“馕糠的夯货”。孙悟空似乎与猪八戒正好相反:精明、灵巧、什么也不贪。
孙悟空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他只是饿了吃铁丸,渴了喝铜汁;西天取经路上那么辛苦,他也从来不困。在五庄观,因为偷吃人参果被镇元大仙捉到,师徒四人连夜逃命,唐僧非常困乏,在马上打盹,结果就被孙悟空一通嘲笑:“师父不济!出家人怎的这般辛苦?我老孙千夜不眠,也不晓得困倦。”(第二十五回)
当然,孙悟空同样不贪财、不贪色。在《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一回,唐僧问孙悟空是不是要留下来,孙悟空说:“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第二十三回)
什么都不贪,岂不早就得道成仙了,还用得着什么修行?他还要“悟”什么呢?
其实不然,有一样东西,孙悟空是特别贪的,那就是“名”。
他对“名”的重视、对“名”的追求超乎常人。
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每当孙悟空遇到妖怪时,他都怎么跟妖怪介绍自己的。
“我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都“齐天”了,这个“名”他很满意。且不论大闹天宫是好是坏,但至少非常有名,所以他一直为此而自豪。当然,如果有某个妖怪不知道齐天大圣这个名号,他就非常愤怒。
相反,孙悟空最讨厌别人叫他什么?
弼马温。不管是妖怪叫他还是八戒叫他。
因为弼马温官太小,没品,只是个养马的,丢人,坏他的名声,从此羞于提起。
取经路上,每当听说有妖怪时,唐僧总是担心害怕,八戒也经常退缩不前。可孙悟空的态度不一样。
他是“喜”——听说有妖怪,他就很高兴。
为什么高兴?因为又可以“弄神通显手段”、可以扬名立万了。
替人家拿妖怪,孙悟空不仅不要感谢,甚至倒贴他都愿意。
在高老庄,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二人遇到了高才。高才奉高太公之命到处寻人捉妖怪(后来的八戒),悟空听说了,主动揽下这件事,还说这是“你的造化,我有营生。这才是凑四合六的勾当……一来照顾郎中,二来又医得眼好。”(第十八回)在孙悟空看来,让他去捉妖怪,是照顾他的“生意”,他求之不得。
在驼罗庄,李老头请孙悟空捉妖怪(红鳞大蟒)。按照常理来说,本来是老头有求于他,但是孙悟空却还朝老头“唱个喏”说:“承照顾了。”八戒不理解:老头请你拿妖怪,你怎么还朝他唱喏?悟空说:“贤弟,你不知,我唱个喏就是下了个定钱,他再不去请别人了。”(第六十七回)替人家拿妖怪,还说是人家照顾他,还要“下定钱”给别人,这不是倒贴是什么?
而孙悟空之所以情愿倒贴也要拿妖怪,最主要的就是想出“名”、留“名”、显“名”。
在乌鸡国,孙悟空哄猪八戒去偷“宝贝”(实际上是让八戒去背国王的尸体),八戒说偷了宝贝归我,孙悟空回答得很干脆:“老孙只要图名,那里图甚宝贝,就与你罢便了。”(第三十八回)
在濯垢泉,孙悟空看到七个蜘蛛精在洗澡,本想把她们一棍子全部打死,可是转念一想:“我若打他呵,只消把这棒子往池中一搅,就叫作‘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可怜!可怜!打便打死她,只是低了老孙的名头。”(第七十二回)
在隐雾山,孙悟空发现山里有三四十个小妖,也是本想把他们一窝打死,但同样没有下手:“若老孙使铁棒往下就打,这叫作‘捣蒜打’,打便打死了,只是坏了老孙的名头。”(第八十五回)
……
孙悟空,大半辈子都活在一个“名”里(之所以说是大半辈子,是因为后来他经过修行,对“名”的追求有所收敛)。
过于看重“名”的人,有两个“经不起”:一是经不起“激”,二是经不起“捧”。一激就跳,一捧就笑;跳将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笑将起来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自己谁了。
先来看经不起“激”。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后来唐僧被黄袍怪抓去,白龙马让八戒去请悟空回来。八戒到了花果山,三番五次地说好话,说什么师父想你了之类,孙悟空丝毫不为所动。后来八戒总算反应过来,开始运用激将法,说那个妖怪根本不怕什么孙悟空,还要把孙悟空剥皮抽筋。这下可把孙悟空气坏了:
“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第三十一回)
孙悟空最讨厌别人看不起他、不拿他当回事。八戒还是有些笨,他应该早就想到的。
在狮驼国,孙悟空使计钻进了青狮精的肚子里,把个老妖怪弄得死去活来,任凭妖怪怎么谩骂,孙悟空就是赖在妖怪的肚子里不出去。这时,大鹏同样使了个激将法,说孙悟空是个“小辈”,钻在别人肚子里,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下正好又掐着孙悟空的软肋,悟空在老怪的肚子想:
“是,是,是!我若如今扯断他肠,揌破他肝,弄杀这怪,有何难哉?但真是坏了我的名头。”
——又是因为“名头”。
再来看经不起“捧”。
猪八戒被红孩儿捉了去,孙悟空变作个苍蝇到火云洞去救他。一般来说,猪八戒在背地里是不会说孙悟空什么好话的,无非是什么“天杀的弼马温,你为什么又捉弄我?”之类的,但是这回不同,他骂的不是悟空,而是妖怪,还很罕见地对孙悟空称赞了一通:
“你怎么假变作个观音菩萨,哄我回来,吊我在此,还说要吃我!有一日我师兄:大展齐天无量法,满山泼怪等时擒。解开皮袋放我出,筑你千钯方趁心!”(第四十一回)
孙悟空心里那个高兴啊,“这呆子虽然在这里面受闷气,却还不倒了旗枪。老孙一定要拿了此怪。若不如此,怎生雪恨!”(第四十一回)
师徒几个到了玉华州,玉华王的几个儿子都喜欢舞刀弄棒,想拜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师。玉华王亲自带着儿子,见了唐僧就磕头,慌得唐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玉华王说几个孩子想拜师学艺,希望孙悟空他们能收下。结果悟空却说:“你这殿下,好不会事!我等出家人,巴不得要传几个徒弟。你令郎既有从善之心,切不可说起分毫之利;但只以情相处,足为爱也。”(第八十八回)意思就是说:你儿子想拜我们为师,我们还巴不得呢,你根本用不着给我们下跪,我们也不要你的钱。能做别人的师父,有人崇拜自己,的确是孙悟空求之不得的。
后来到了青龙山,唐僧被犀牛精捉去,孙悟空变作火焰虫儿到玄英洞去救他。结果到了洞里,听到唐僧被绑在房檐柱上,正在一边哭一边说哩:
“一别长安十数年,登山涉水苦熬煎。幸来西域逢佳节,喜到金平遇上元。不识灯中假佛像,概因命里有灾愆。贤徒追袭施威武,但愿英雄展大权。”(第九十二回)
要知道,唐僧以前经常骂孙悟空,一会猴头一会猢狲的,可现在居然叫起“贤徒”来了,还称赞孙悟空是“英雄”,希望他“展大权”。这可把孙悟空高兴坏了,于是,“行者闻言,满心欢喜,展开翅,飞近师前。”(第九十二回)只要唐僧表扬他几句,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孙悟空也毫无怨言。
看重“名”,爱惜“羽毛”,本身并非什么坏事。但是孙悟空对“名”的追求显然过分了,甚至惹出许多事端。
第一,为了“名”哄骗作弄兄弟。在平顶山,功曹来报信,说前面有妖怪。孙悟空就故意让八戒先去,希望八戒被妖怪抓到,自己再去救八戒,这样“好显我本事出名”。另外,前面提到,在隐雾山,孙悟空怕坏了自己的“名头”,没有打杀几十个小妖,他却回来骗八戒说前面有人家正在斋僧,让八戒到村子里去吃斋,等八戒被妖怪抓去了,他再去救八戒,如此“才能出名”。
第二,为了“名”引出一众妖怪。在玉华州教王子学武,为什么后来兵器被偷走,又为什么会出现七个狮子精?太乙救苦天尊说得很清楚:“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第九十回)——因为你好为人师,太想传名。
第三,为了“名”不惜滥杀无辜。孙悟空第一次被唐僧赶走,是因为打死了白骨精,那么他第二次被赶走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一下子打死了许多人。这伙人虽然是强盗,但在唐僧看来罪不至死,叫孙悟空不要伤人。可孙悟空不管这些,他拿出金箍棒,一棍一个,把几十个人打得死的死,伤的伤。而对那个杨老汉的儿子,孙悟空就更是残忍:
行者上前,夺过刀来,把个穿黄的割下头来,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铁棒,拽开云步,赶到唐僧马前,提着头道:“师父,这是杨老儿的逆子,被老孙取将首级来也。”(第五十六回)
如果说打杀白骨精尚情有可原的话,那么这一次,孙悟空的确就显得非常过分了。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仍然是要弄神通、显手段,展示他作为齐天大圣的厉害。
孙悟空扮作小和尚,强人要打劫他的财产,孙悟空却说要分那伙强人的财产。强人当然不依,往孙悟空的光头上就砍,孙悟空“只当不知”。然后,孙悟空又拿出金箍棒,竖在地上,让那伙人来拿,他们当然拿不动。强盗又打了悟空五六十下,悟空才说,你们也打得手困了,下面该我老孙打了……
可以想象,这个过程,在孙悟空看来,何等过瘾、何等痛快、何等显手段!
原文是这样评价的:“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而这一回(五十六回)的回目是:《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一个“狂”字,道出了孙悟空的心态。
所以,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到观音菩萨那里诉冤,观音却说:“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死许多草寇!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第五十七回)
“名”,成了困缚孙悟空的牢网。
其实,这一点菩提祖师早看出来了。当年孙悟空学了点本事,就在师兄弟面前卖弄,变了棵松树,祖师便不要他了,还说:“你这一去,定生不良。”为什么定生不良?就是因为孙悟空太喜欢“弄神通显手段”,并且在这种“弄神通显手段”里沾沾自喜,为自己的“神通广大”而扬扬得意。相反,如果谁不看重他的手段,不把他当回事,他就恼怒不已。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所谓老孙有“无穷的本事”,如何替他养马?就算做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仍然“意未宁”。
可以说,孙悟空的本事越大,他的欲望就越大,他的心魔也就越重。
孙悟空不爱财、不爱利、不爱女人、没有情欲,但却极端爱“名”。他的心魔,就是“名”。
就此而言,孙悟空也是“我执”的典型:他执着于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我”,那个无所不能、无往不胜、无人不怕的“我”。
他被自己的“神通”迷住了双眼,真的以为自己“齐天”甚至“胜天”了。所以,明明是如来佛的五根肉红色的手指,他却看不出来,还以为自己真的一筋斗到了天边。
如果说八戒代表着“贪”,那么悟空就代表着“痴”。孙悟空痴迷于自己的“齐天”之名,痴迷于自己“无穷的本事”。
这和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其实很像。
有了钱,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几个人能忍住不晒一晒?甚至即便没有,打肿脸充胖子也要“炫富”的人也多得是。
有了一点点小小的本事,谁还能忍住不露?有一点人脉,就吹牛说没有自己办不了的事……
孙悟空(其实那时还不叫孙悟空)刚到菩提祖师那里时,祖师问他姓什么?他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第一回)
和小孩子一样,小时候没有那么多脾气。
可是后来就不一样了,孙悟空长本事,也长脾气了。他真的是“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吗”吗?恰恰相反,言语上稍有不如意,孙悟空就会跳起来,甚至“一生受不得气”。(第十四回)
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高人,往往是深藏不露的;真正的高手,反而不轻易出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更不会卖弄自己的本事。
有本事却不滥用本事,做了大事却不留名,这才是真正的大侠。在这方面,孙悟空还差得很远,他的确还需要“悟”。
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的精神必须经过“三变”,即骆驼→狮子→婴儿。骆驼能够吃苦负重、任劳任怨;狮子代表勇猛顽强、一往无前;而婴儿则象征着纯洁无邪、天真烂漫。
所谓“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孙悟空什么时候能再次回到婴儿、回到他自己所说的“不恼”“不嗔”的“无性”状态呢?
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