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发现:一个教育人的自白
- 陆虎
- 2409字
- 2022-01-18 11:04:30
发现,是一个充满了力量和魅力的词语。“发”,古字从“弓”,“循声而发”,本意是发射弓箭,强调的是人的主动打开、扩大。“现”,本义是打开玉璞见光彩,当作动词引申义为显示、显露。发现,指的就是客体向主体显示、显露,这种显示、显露是主体自觉主动促使客体呈现的过程。“发现”的英文是discover,其前缀dis-意为“分开”“去掉”,cover意为“遮盖”“掩蔽”,合起来就是“去掉遮盖或掩蔽”的意思,本质上有回归本源、还原本真之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百度释义为,“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总体来讲,“发现”就是通过主体的努力,找到客观存在的精神或物质,以及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再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发展的历史,客观上就是一个发现的历史。
世界需要“发现”。
教育需要“发现”,教育更需要“被发现”。
发现教育,就是引导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慧潜力,发现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积极因子,挖掘彼此的内在潜力,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察育人法,孟子“引而不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思辨意识的教育思想,都饱含了发现教育的深刻智慧。与孔孟的“启发式”相媲美的,是古希腊的“精神助产术”,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做结论”。
卢梭、斯宾塞等人倡导的“发现法”,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对“发现法”教育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特别是布鲁纳在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理论之后,更明确地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一种是学生的发展水平。可见,学生只有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发现了自己,获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即发现”的深刻内涵。诚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所说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发现自己。“人是万物的尺度”,你必须首先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无论这种认识是被引导的还是主动发现的。发现你自己,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年龄、所蕴含的潜能等。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广告词说得好,只要你知道自己去哪儿,全世界都将为你让路。发现自己是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的先决条件。
认识自己。古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有一句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一方面意味着要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发现自己的特性与特长,同时又要跳出自我、反观自己,发现自己与外部存在之间的关系。认识自己,以及对自己的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求知过程,就是教育。
成为自己。尼采在《成为你自己》中说:“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发现自己和认识自己后,最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独立人格。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
诚如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致教育者的一封信》中说的那样,“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不同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使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发现教育,就是基于对受教育主体的成长关键因子(潜能、优长、个性、特性)的发现而实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开发性的,是启迪性的,是扬长性的,是鞭策性的。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实施发现教育,需要在教学、德育层面,需要在教师、学生角度,需要在课程、评价方面下功夫,去“发现”。
发现教学,打造“发现型”课堂模式。我们应该明确,“教育效果终究取决于个人完全自由的内在性的觉醒”的教育原理,我们应该懂得,“引导能发现、思考有发现、探索会发现、交流广发现、运用再发现”的教学思想,我们应该坚持,“观察、聆听、发问、探讨、质疑、思考、历练、创造”是发现学习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建构自己的课堂,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发现知识的海洋,发现未来的力量。
发现德育,丰富“发现型”心育内涵。发现教育就是要践行“实践有发现,感悟即发现,探索能发现”的德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在生活中去发现,在体验中去发现,发现真善美,直达自己的心灵深处,强大自己的内心力量,发现自己“向上、向善、向美、向远”的真我力量。发现型德育活动,应该紧密围绕生活体验的德育思路,在体验式的德育活动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
发现课程,培育“发现型”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发现能力、发现精神、发现素养”,在丰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中,发现自己、发现他人、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未来。诺丁斯说:“现在的学校迫使所有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使社会丧失了很多有价值的人。”发现型课程体系,就是要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课程标准应该定位为“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追求成体系的整合型、融合型、创新型课程内容。
发现教师,培育善于“发现”的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课程抓手、多元发展为教育标志、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彰显的背景下,发现教师、发展教师尤为重要。只有“被发现”的教师,方能善于去“发现”学生。如何“发现”教师?“发现”教师的什么?教师如何“发现”自己?这需要学校构建相关的评价体系、培训体系、课题研究。只有善于发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于发现的学生;只有善于发现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现教育。
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的无知的过程”。《学记》有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让我们一起实践发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