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非常崇拜鲁迅,在别人的引导之下了解过鲁迅部分作品,有小说,也有散文。我开始崇拜鲁迅时候,鲁迅是立于神坛之上的,但这神坛的周围像蒙了层雾气,让我看不清楚。现在看来,我对鲁迅的评价,确实是被这层朦胧的雾干扰了,对鲁迅给予顶格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
鲁迅的文章写的好,得到的评价高,很大一部分是迎合了当时的新生思想,用了白话文,再就是用新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做出褒贬和批判。他是有贡献的,不得不承认,他为了推广白话文,并为此写了批判当时社会现象的白话小说,这个贡献是不能避而不谈的,也是他所做的事情中比较大的一件。他的散文写的也好,记录了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经历。他的理论成果也有,一部《中国小说史略》价值很大,但他并不能算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他的成就与文学家在某些地方是无法比较的。比如中长篇小说,鲁迅在这里并无过多涉猎。留下的作品都是零散的,都是后人帮忙整理成集的,作品零散而繁杂,且多精短。当然,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梁实秋说的。
鲁迅的文章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偏激。提起鲁迅,与他的作为更相符的身份其实是革命家,而不是文学家。鲁迅的文章多针砭时弊,文风犀利,以笔为枪。因此他的有些文章也就缺乏了冷静思考和全面叙述,对于某些人和事的叙述是有失偏颇的。譬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其实,对于鲁迅,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至少他的回忆很丰满,描写很真实,这就已经胜过许多人了。文学大家总是说,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是应该力戒华而不实的词藻堆砌的,平实的语言才能把情感表达到更接近极致的地步。鲁迅做到了,他的文章是口语。
当然,我也很认同这个观点,我从初中就开始写作,到现在,有四五年了。我也逐渐的意识到,所谓文采,并不是用词越多越好,行文也并不是越艰涩越好,那是初学者对自己的安慰。越接近口语的文章,才更容易表达情感,也更容易写出深度。“写作就是‘饥来吃饭渴来饮’”,这是一个有名的作家说的,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是写作的素材,写作本来就是写生活么,脱离了现实生活的作品,不会有太高的价值,也不会长久的让人们记住,也不能世代流传。
写作还有一个功能,因为写的都是生活,那么别人读我的作品,或是我读别人的作品都是在了解另一种生活。如设身处地的去读的话,那就是比别人又多过了一种生活,也可算作是生活的经历。经历多了,办事自然就稳。办事稳了,麻烦事肯定就少了,生活也就更开心。人活一世,身体健康最重要,精神充实也重要,再就是能吃饱饭。除此之外,其它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过好正经日子就行了。我想,鲁迅也是这么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