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太牛了。
郑简公回到郑国后,对所有的人都这么说。
这次出使晋国,让郑国人大大长了脸,还为各国今后朝见晋国谋求了一个豪华舒适的生活场所,全世界的外交使臣和国君们都在赞叹着子产。
晋国的强大,使全世界的诸侯都不敢对晋国高声说话,除了楚国。
多少年了,有谁象子产这样理直气壮教训晋国?
子产真的这么牛?
其实子产心里很清楚,对于象晋国、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在根本利益上千万不要去得罪他们,否则会遭到残酷的报复。
但在礼义这种看上去无限高大上,但又不会影响到大国实际利益方面的事,只要自己有理,那便要大声说出来!
唯此,才会获得尊重。不但自己获得尊重,更能够大大提升郑国在春秋江湖中的美誉度!
既然敢怼晋国,那对另一个超级大国楚国呢?当然是同样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讲究灵活。
第二年,即公元前541年,楚国公子围,就是后来当了楚灵王那位哥们,公认的一个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家伙,惹上了郑国。
公子围看上了郑国一位姑娘,一切手续办妥后,便来郑国迎亲。
你公子围要来迎亲,你就按相关礼义来迎就是了,郑国人还会不给你堂堂超级大国楚国第一号纨绔子弟公子围的面子么?
但公子围居然带了三千铁甲战士来迎亲,创造了古今中外史上迎亲一大记录!
三千铁甲战士!你公子围是来迎亲还是来打仗?
这么一大群人如果就这样涌入郑国都城,不要说当官的都坐不住,老百姓不安心,就是新娘子也要被吓出生理周期紊乱来。
都城新郑顿时紧张起来,守城的兵士将城门关得死死的,坚决不让进。
如果要进城,必须先将武器都上交,统一保管。
公子围哪肯?
武器是战士的生命,世界超级大国楚国的士兵被你郑国人缴了械,传出去那大大丢楚国的脸!
公子围把脸一沉,准备硬闯。
眼看就要起冲突了,子产出面了:要进城可以,但必须将士兵的箭矢都扎了起来,箭袋口向下背负!
同时,不得过夜,接了新娘子马上走。
什么意思?
新郑城里,子产已经部署了大批弓箭手,你公子围如果敢造次,那就万箭齐发。
楚军将士如果将箭袋袋口朝下背负,那意味着抽不出箭来。箭抽不出来,那你楚国佬如果敢乱来,就等着做活靶子吧。
公子围一听这主意,不由哈哈大笑。他只需要做到不被人缴械,风风光光地带着兵进入新郑城接新娘子即可,又不是真的来攻打新郑城,所以当场表示同意。
就这样,一场外交危险在子产的主持下迅速得到化解。
公子围接走了新娘子,回过头来拍拍子产的肩道:“你就是子产?好样的,本令尹从来不服别人,就服你了,居然这主意也想得出来。”
子产苦笑着,虽说是世界和平了,但外交事务,一个不慎便可能导致擦枪走火。
对付公子围这样的愣头青,关键中的关键是给予足够的面子,满足人家的需要,然后再给他讲道理,拿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处于大国之间的郑国,不容易啊。我们的子产同志,真的很辛苦。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造就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在遵守周礼上,子产毫不含糊。去年的时候,子产和郑简公代表郑国去晋国朝见,根据规定,郑国还得去楚国朝见。
子产先请子皮赴晋国通报晋国一声:我们已经对你们晋国完成了朝贡,现在要去楚国了,从道理上讲,应该对你们晋国讲一声。
卫国也准备去楚国朝见。听说卫侯要经过郑国,子产安排卿大夫印段亲自到都城郊区迎接,隆重招待。
另外,安排了外交专员大夫子羽专门来陪同卫襄公入城,又安排了卿大夫游吉和下大夫公子简之全程接待。
郑国对卫国使团如此热情客气,让卫襄公非常感慨,逢人就说郑国人的好,为郑国人如此遵礼大大点赞。
在子产看来,在外交中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个是战争,一个是遵礼。
所以,子产执政后,将外交工作看得非常重,他专门有一个团队处理外交事务,任人上讲究德才兼备。
大夫子羽是一个好学的人,他的主攻方向在研究各国情况,尤其是对国君和主要的执政团队重要人物,都有研究,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学识才华等。
所以,子产每次商议外交事务时,都先让子羽来介绍相关情况,再拿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大夫裨灶的谋略是令人称道的,所以子产在外交上,基本由大夫裨灶提出各类对策措施。
大夫冯简子的决断水平高,所以在外交上基本由冯简子来从各类对策措施中选定最佳的,并依此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则往往交给涵养好、长得帅、亲和力强又有相当地位的游吉。
在子产执政期间,郑国的外交事务可谓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成为当时列国标杆。
再加上此时的春秋江湖正处于一个和平阶段,即史称的弭兵运动期,所以郑国与各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郑国对晋国有理有力有节,晋国人也非常欣赏他。按照国际惯例,郑国去朝见了晋国国君晋平公,晋平公也派出中军元帅赵武回访郑国。
赵武来访,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那可是全世界最有权势国家的最有实权的大人物。
郑国当然很隆重地接待赵武,但赵武却是一个低调的人,他希望一切从简。
赵武更希望的,其实就是想结交象子产这样有本事、又讲礼义且善谋能断的郑国贤大夫。
赵武派人将一切从简的要求对郑国人讲了,但郑国人在子皮的坚持下,还是拿出了最高规格来接待。
史料记载:五献标准的宴席。
什么是五献?
五献是朝聘的一种礼数,即要“具五献之笾豆於幕下”,同时在宴会厅的门外要安放缶,并将酒壶放在宴会厅的桌上。
缶是当时一种专门盛酒的用陶瓦做的宴会或祭祀用品。
笾豆可不是什么豆,而是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的为笾,木制的为豆。
这两种玩意儿一摆,就知道这个宴席是什么规格了。
当时接待国外的使者,是根据其级别来安排酒宴的。
天子是从来不出访的,所以他派出的使者一般是卿级人物和公爵级别的大夫,可以享受九献规制,侯伯级别的可以享受七献规制,子男爵位的可以享受五献。
对于诸侯国来讲,在当时整个春秋江湖,有一个内定的规矩,那便是象齐国、晋国、楚国、秦国这样的大国卿级大人物,其地位相当于子爵男爵诸侯国国君。
也就是说,象赵武这样的晋国执政大臣,来郑国聘问,享受五献的酒席是符合规制的。
当时赵武还没进宴会厅,便看到了摆设在门口的缶,他知道郑国人准备隆重招待他。
一般正式的招待,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讲究,这对赵武来讲其实是不堪重负的。一整套繁文缛节下来,大家都累得不行。
赵武很不愉快,他没有直接进入宴会厅,而到外面转了转。
子产发现了这个细节,他对子皮道:“赵元帅此前已经打过招呼,希望我们一切从简,我们何不安排一次农家乐,大家也不要过于拘束,那就行了。
赵元帅此人幼年经历坎坷,所以待人谦逊有礼,为人极其低调,咱们还是不要违了他的初衷吧。”
子皮犹豫道:“但那是不符合礼制啊,能行吗?”
“这肯定行,实话讲,你我难道也不希望大家轻松自由些吗?周礼的许多规定实在是太枯燥死板了。
对于周礼,我们就是本着怎么对我们郑国有实际意义,我们就怎么使用吧。
现在赵元帅既然想从简,那我们就和他来一次不需要过分讲礼的轻松接待吧。”子产非常自信道。
子产重新选择了一个吃饭的地儿,去掉了一系列的繁文缛节,将郑国几位重臣都叫来,大家随便吃喝,随便说笑。
赵武非常满意,他很感慨地对子产道:“象这样的快乐,我估计以后是再也享受不到了。非常感谢,您真是我的知音啊。”
把国内的政治斗争给熄火了,把晋楚两个超级大国摆平了,把列国关系处理好了,这都是子产执政的基础。
子产的理想,在于为人民谋幸福,为郑国谋强大,这便需要他一整套的改革措施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