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会对谁好,也不会对谁不好。天地顺其自然。我想起了我们的爱好,有的人爱好钓鱼、下棋,有的人爱好喝酒、抽烟,有的喜欢吃花生米,有的贪财,有的好色。有好的爱好,也有不好的爱好。顺其自然吧!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比如喝酒抽烟,贪财好色,顺其自然可能最终会麻烦。
佛家讲心如何住,要不执着于物,比如你抽烟喝酒,你不必纠结于它们有多大害处,抽了便抽了,喝了便喝了,但不能执着于此。一旦执着于此便是“不住”了。再比如我们平时说话,说了便是说了,不必纠结于此,否则纠结于此,就是“不住”,“不住”就会影响我们的心。
儒家告诉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入世的做法,很明显的强求,强扭的瓜不甜,用强自然不痛快,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会带给我们很多痛苦。这就是太执着,这不符合儒家“过犹不及”的说法。而我们往往不能。常囿于事。常执着于心。不执着一件事,往往还会被批判。于是陷自己于痛苦之中。执着本没有问题,问题还是我们会太执着。
按照佛家的意思,我们做一事,此时此刻应该实心实意,一旦做完,就去做下一件,不要再想着上一件,这应该就是现在说的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吧。这样心才会不浮躁,心才可“住”。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虚妄成为我们的累赘。昨日的欢乐,转眼即逝,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总是不能自已。那么这时心又不能“住”了。我们短短的人生又哪来的幸福可言?人生有痛苦,其实很正常,因为痛苦,我们才更珍惜欢乐。佛家讲来世,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活好今生,才是更大的命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告诉我们,天地对待万物是不偏心的,因此你获得什么,取决于自身。《圣经》里说“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丰足有余;凡没有的,就连他有的,也要取去。”那些有信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的人,自然丰足有余;那些心存侥幸懒散,没有完成使命犯了错误的人,自然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你看中外都有天地对万物不偏心的意思。所以你所做的天地可以看得见。天地不偏心。所以你做的,要符合天地的意思。而天地不会让我们行恶事。无论儒释道还是基督教都让我们行善事,所以你现在做的,是否符合人类真善美的部分?如果符合,心不应该纠结,至于结果,我们不能把握的部分,交给不偏心的天地吧!
可这世上总有一些让我们无能为力、深感无奈的事,比如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你看到他们的生活不易,可你帮不了,揪心!让社会政府去帮,有时候他们也力所不逮啊!还有一些不负责任、为富不仁、作奸犯科、为非作歹、漠视生命、草菅人命让人气愤、让人窒息的事,怎么办,意难平?除了交给法律,我们还能怎么办?有时法律也办不了,这时你只能想交给天地吧,哪怕是自欺欺人,至少心可以“住”!只是希望我们能少一点自欺欺人。让弱势群体的人少些更少些,让每个人活得都从容些。
天地不仁,无论富贵贫穷,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