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历史小课堂3:三国—南北朝
- 文贤阁编著
- 2542字
- 2022-02-16 11:44:32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蜀军先后攻占了武都、阴平二郡。诸葛亮恢复了丞相之职。这一年,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
公元230年秋,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大破魏将雍州刺史郭淮。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起用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迎战诸葛亮。司马懿见蜀军强盛,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只是坚守不出。魏军将领以为司马懿害怕诸葛亮,一再请战,说:“您怕蜀军像害怕老虎一样,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名将张郃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将,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跟随曹操征乌桓、破马超、平汉中,随后与夏侯渊一道镇守汉中。夏侯渊战死后,他在危急关头率部完全撤退。曹丕称帝后,张郃被封为左将军。
司马懿硬着头皮,带兵赶上去跟诸葛亮大战一场,结果被蜀军杀得一败涂地。但是蜀军由于后方的运粮官员失职,粮草供应不上,只好主动撤兵。大将张郃带兵紧紧追赶,赶到木门一带的山谷地带,被诸葛亮预先布置好的伏兵用乱箭射杀了。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做好充分准备,发动十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率军从斜谷道出发,占领了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与司马懿在渭南对峙起来。前几次北伐都因为粮食问题,不得不退回汉中。这次,为了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这位有着“巧思”名声的丞相,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两种经过改革的、有利于山地运输的交通工具,提前把粮食运到斜谷囤积起来,还让部分士兵在军营附近种上粮食,做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同时,诸葛亮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孙权接到诸葛亮的信,马上三路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也很厉害,他一面亲自率领大军到南面抵挡东吴的进攻;一面通知司马懿在五丈原固守,不许出战。
诸葛亮等待东吴方面的消息,但是结果使他很失望:孙权的进攻失败了。他想跟魏军决战,但是司马懿始终稳守营垒,诸葛亮几次三番向他挑战都没有用。
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派兵挑衅司马懿。司马懿只是牢牢守住营垒,不管蜀军如何辱骂都坚守不出。魏军上下忍耐不住了,纷纷叫嚷要找蜀军拼命。司马懿只好答应向皇帝请战。奏章呈上去以后,魏明帝却发下不许出战的诏书。命令传达下来,魏军将士们泄了气。满心期待着魏军出战的蜀军更失望,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将军在外征战,哪有向皇上请战的道理,司马懿不过是做给士兵们看罢了。”
《后出师表》
《前出师表》已经确定出自诸葛亮之手,但《后出师表》由于没有收录在《三国志》中,所以存在一些争议,但多数人认为也是诸葛亮的作品。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成为他一生的写照。
于是,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女装,意思是:你既然不敢应战,就乖乖躲在家里做闺房大小姐吧!司马懿一笑了之,接见了蜀国使者。和使者闲谈时,司马懿问:“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近来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客套话,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亲自抓,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他起得早,睡得很晚,近来胃口不好,吃得很少。”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吃得少,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
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过度辛劳,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
后主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李福跟诸葛亮谈了一些军国大事,就走了。过了几天,李福返了回来。他看到诸葛亮病势转重,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懂得您回来想问些什么。您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
李福说:“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由谁来继任您的工作。那么请问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呢?”
课堂在线
诸葛亮、费祎、蒋琬、董允被后人并称为“蜀汉四相”。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祎(yī)接替。”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没几天,这个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在军营里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嘱咐,蜀军将领没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他们把尸体裹着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有秩序地撤退。蜀军退军时,司马懿率领魏军追了上去。谁知刚刚追过五丈原,蜀军就调转方向,后队改为前队,直向魏军掩杀过来,司马懿大惊,以为诸葛亮没有死,慌忙撤退。
等魏军走远了,蜀军又转过头,井然有序地离开了五丈原。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生前定下的撤退计划,百姓们编歌谣讽刺“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说:“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诸葛亮死后,蜀军按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定军山。坟墓依山而筑,唯有一口棺木,没有任何贵重的物品作为陪葬。后来,唐朝诗人杜甫为诸葛亮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课堂在线
智慧点评
诸葛亮才能过人,可他事必躬亲,让自己格外劳累,导致英年早逝,没有实现宏伟的愿望。尽管如此,他对蜀国的一片忠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永存史册,永远感召着后人。
要点掌握
1.诸葛亮北伐从公元228年开始到公元234年他去世结束,共进行了五次,有胜有败。
2.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魏将司马懿采用固守战略。
3.诸葛亮事必躬亲、积劳成疾,在五丈原去世。
考点追踪
1.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2.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本里学不到的趣味知识
大发明家马钧
马钧是扶风人,字德衡。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曾发明了一种可以把箭接连发射出去的连弩,每次可发数十箭。当时已经年老的马钧看到连弩后,将其进行了改进,威力又增加了五倍。
马钧年轻的时候,当时的织绫机十分笨重,织一匹绫得花几十天时间。他经过反复试验,把六十个控制经纬线的踏板,改成只要十二个踏板的联动控制型织绫机。丝织效率提高了五六倍,织出来的绫布质量也得到了改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马钧一生的发明很多,如用于灌溉的龙骨水车、指示方向的指南车、可以转动的木偶水转百戏、可以连续发射石头的轮转式发石车等。他的很多发明都造福百姓上千年,得到后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