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于创新
- 国家能源集团管理干部学院编写组编著
- 6758字
- 2022-02-24 18:27:35
前言
一、编写缘起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出发,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主导资源配置、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发展、实现价值创造和社会责任效益的优秀企业、标杆企业,甚至是领袖级企业。为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国资委”)提出了“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以下简称“三个三”)的基本要求。
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很多企业的追求。作为党的十九大后首个重组整合的中央企业和国资委确定的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部署,根据国资委《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8〕130号)和《关于国家能源集团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实施方案有关意见的复函》(国资厅改革〔2019〕272号),立足于国资委提出的“三个三”的基本要求,确立了“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的发展战略。具体而言,一个目标,是指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三型五化,是指打造创新型、引领型、价值型企业,推进清洁化、一体化、精细化、智慧化、国际化发展;七个一流,是指实现安全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品牌一流和党建一流。其中,一个目标是战略统领,三型企业是战略取向,五化发展是实施路径,七个一流是重点要求。
国家能源集团确立的“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是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抉择,明确了新时代的治企哲学、治企理念、治企目标和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重要部署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具体实践,高度契合了国资委“三个三”的核心内涵,体现了国家能源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展示了集团公司追求世界一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开启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的新征程,承载着国家能源集团34万干部员工的光荣与梦想、责任与担当。其中,打造“三型”(创新型、引领型、价值型)企业,是国家能源集团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打造三型企业,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对于什么样的高素质人才能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明确指示,即“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以下简称“二十字”要求)。这是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化,是优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本源特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建设领导人员队伍,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保证党对经济领域坚强领导的重要基础。其中,勇于创新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践行“二十字”要求的发力点,亦是对建设创新型企业所需人才的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个人创新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对于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者个人创新能力是企业实施创新管理的组织保障,有效的创新管理是打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力
创新是挑战常规、突破现状的行为。如果说个人的发明创造可以依赖于逆向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聪明才智等,那么打造创新型企业和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其本质是一种组织变革和转型,涉及企业战略、组织架构、文化机制、资源投入等企业层面要素的系统转变,这不是企业中下层或个体创新者可以做到的,企业高级管理层必须直接参与和领导。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创新战略落地,还是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激发,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满足创新需要的环境氛围与平台,这背后无疑需要一批懂创新、会创新的领导者来创造和支撑。
(二)创新管理能力
国有企业领导者不仅自身需要创新力,还需要具有卓越的创新管理能力。创新需要适度的管理,创新管理非常具有挑战性。创新是一个从创意到商业化的复杂而漫长的链条,不仅环节多,而且形式多样、千差万别,加上创新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高风险,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创新和提升创新效益是创新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具体来说,创新不仅仅限于那种偶然的灵光一现,虽然自下而上的自由创意活动不需太多的控制和监管,但是其背后仍需要各种创新资源、平台和环境的支持,需要一定的创新目标和业务约束,后续的创新产品开发、测试以及商业化更需要多方协作与沟通,需要各种技术资源和知识的导入,以及基于各种指标的技术和商业评估,等等。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已远非简单一个或几个项目,它更应以一种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化的方式持续推进。在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领导者需要通过科学的创新管理来不断优化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综上,培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创新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是国家能源集团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迫切需要,是集团实施“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国家能源集团管理干部学院编写了《勇于创新》教材,基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逻辑,全面解读“勇于创新”,旨在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正确而深刻地认识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个人创新力和创新管理能力,进而高效地践行勇于创新,从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层面,有力推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落实和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创建。
二、结构内容
全书分为4章,具体说明如下。
(一)什么是勇于创新
践行勇于创新,首先要正确认识勇于创新——这是勇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第1章系统诠释了什么是勇于创新。具体而言,从创新的内涵切入,总结归纳出勇于创新的内涵;从创新意识,创新自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三个方面,细述勇于创新的基本要求;从学习、思维、行动三个角度讲述履行勇于创新使命的切入点。
第一,要全面理解勇于创新的内涵。勇于创新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创新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即树立创新价值观(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心怀创新自信,自觉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运用创新思维,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审时度势推动创新,在求异求新中发现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与时俱进是勇于创新的思想基础,锐意进取是勇于创新的内在精神,勇于实践是勇于创新的外在行为。
第二,明确勇于创新的基本要求。2018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将“二十字”要求写入总则第一条,并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中将“二十字”要求逐一对应细化。关于勇于创新,《规定》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自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创新自信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是企业对自己的创新理念、路径、技术的充分肯定,是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践行勇于创新的要求。敢闯,是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方面打破常规、不断超越,正确认识自己,把握发展规律;敢试,是要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为人先,是要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敢做“领头雁”和“排头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履行勇于创新的使命。践行勇于创新,首在学习。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和运用新知识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创新的过程,创新与学习是一个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的源泉在于学习,学习的成效体现于创新,创新是学习型领导的本质特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不仅应自觉学习、善于学习,而且应学以致用。不难发现,那些勇于创新、乐于从事具有开创性工作的领导干部,一般情况下也是学习力强的领导干部。践行勇于创新,重在思维。要创新,必须借助创新思维。领导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决定领导战略的质量和水平,进而从根本上决定领导活动的结果与成效。践行勇于创新,贵在调研与实践。领导人员走出办公室进行调查研究,是发现创新目标和完善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行动上,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创新要及时废除,每次实践都是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企业领导干部的创新力也是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以逐步提高的。
(二)为何要勇于创新
践行勇于创新,其次要深刻认识为何要勇于创新——这是勇于创新的价值和意义。第2章从多个层面(国家、产业、企业和个人)解读为何要勇于创新。具体而言,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两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角度,阐述了创新对于能源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包括我国能源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国际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新一轮国际能源革命、国际能源合作趋势,以及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内涵、科技创新在能源产业变革中的极端重要性;从国有企业发挥“六个力量”的角度,阐述了勇于创新对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履行历史使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勇于创新对于当前国有企业(尤其是能源企业)迎接管理挑战的紧迫性,分析了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发挥“六个力量”;从个人角度,分析了勇于创新对于个人干事创业的重要性,并概括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创新使命与职责。
从国家层面看,勇于创新是我们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思想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创新对于推进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即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强调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即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创新是时代的脉搏,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进入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在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破解资源环境等约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
从能源产业层面看,勇于创新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必然要求。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我国推进能源系统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深度调整,创新驱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把着力点放在发展上,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建立和巩固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新优势,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中国能源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企业层面看,勇于创新是国有企业发挥“六个力量”的根本诉求。中央对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基本定位,要求国有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化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企业领导人员把创新摆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壮大新产业,推动企业赢得创新发展的新优势,则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路径。
从个人层面看,勇于创新是国有企业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首先,勇于创新是时代发展对领导干部的客观要求。从国家角度讲,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力量。作为党在经济领域执政骨干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强调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强调市场引导创新。而我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都面临从规模经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型企业需要创新型领导者。要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下带领能源国企做大做优做强,需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方法论,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以无畏的胆识、强烈的开拓精神和果敢刚毅的品格做出科学的决策。
(三)如何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创新力
明确了什么是勇于创新、为何要勇于创新,那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面临的个人层面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力以践行勇于创新。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构成,以及创新领导者的素质、能力体系和思维。第3章概括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如何提升个人的创新力。具体而言,阐述了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构成,包括领导者素质的内涵、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构成以及能源国企领导者提升素质的途径;界定了创新领导者,并概括了创新领导者的素质、能力体系和思维。
领导者素质是鉴别领导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影响领导效能的关键因素,也是领导人才培养、领导者队伍建设的具体对象和主要内容。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大力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水平,是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领导者素质建设尤为紧迫。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包括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卓越的业务素质、开放的学习能力、勇敢的创新素质、高尚的人格素养。
国有企业领导者要在企业中引领创新,还必须是一名创新领导者,要具有创新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和思维。创新领导者不是一个头衔,也不局限于一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而是一个领导者,不仅能够领导公司的创新工作,而且能够发挥创新领导力的作用。他们不一定是最有创造力的人,也不一定从事具体的创意工作,但是部分或全部地肩负着诸如为企业的创新之旅指明航向、建设一套有效的创新流程和可行的模式、打造一支强大的创新组织力量以及提供必要的各种创新资源和环境的使命,善于推动一个大型的复杂组织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前进,引导组织创新更好地适应经营战略。
(四)如何践行勇于创新
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而言,深刻理解勇于创新的内涵、全面认识勇于创新的意义、提升个人创新力,最终是为了在实际管理中更好地践行勇于创新。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践行勇于创新就是要做好创新管理工作。具体而言,要推动企业进行持续、全面和系统的创新,实现企业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打造一家创新型企业,要在企业内部激发和保护自上而下的创新活力。不仅如此,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还应对变革时代创新和创新管理的重大挑战、新理念有清晰的认识,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创新管理者的使命和职责。
第4章从管理的角度,从创新战略开发、创新组织搭建、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文化营造4个维度,阐述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如何践行勇于创新,并聚焦变革时代的创新理念与创新管理挑战,进一步阐述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国企创新发展的互动问题,介绍了整合式创新理论和绿色创新管理,归纳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面对的若干关于创新管理的关键和典型热点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做出影响全局的创新管理决策时,拥有科学、客观的思考基础,更好地践行勇于创新。
最后,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阐述了其创新实践的情况,并进一步聚焦所属大渡河公司的智慧企业建设,总结了其对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践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建设,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要求,从理论高度去认识,从现实角度去理解,从实践角度去践行。本教材力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既有系统的政策指引、理论支撑,也有实践经验与方法的提炼总结,同时辅以案例引发思考和展开探讨。同时,本教材遵循普适性原则,既面向全体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又聚焦能源产业,兼具行业特色。希望更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能够通过学习本教材,把“勇于创新”要求具体化到理想信念和科学管理中去。当然,囿于时间和精力,本教材仍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在教材投入使用后,欢迎大家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