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主持过的各类科普活动中,涉及两个领域的话题时通常都会有极高的上座率和极为热烈的现场互动——一个是以恐龙为代表的“地球生命史”,另一个则是包含天文学、宇宙学以及航天工程在内的“太空探索”。

其实,这并不意外。科普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多3岁到4岁的孩子,都会出现一个“恐龙敏感期”。类似地,不少5岁到6岁的孩子,还会有一个“天文敏感期”。毫无疑问,这两个“敏感期”,在我的童年都未曾缺席。

归结起来,前者意味着对于“过去”的好奇,试图回答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后者则代表了对于“外面”的向往,似乎可以指示“我们将到哪里去?”。也难怪,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将好奇心视作本能的智人来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我特别喜欢听古生物学家谈论时间,因为他们口中的几万年,不过是一瞬间。相似地,天文学家眼里的几光年,也仅仅是家门边。这样的气势与格局,的确很难在其他学科里感受到。

不仅是孩子,相信每一个成年人,置身于时间长河时,都会感慨生命甚至文明的短暂。同样地,一旦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于一个近乎无穷的浩瀚空间,个体乃至星球的渺小,也会被衬托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反差,也恰恰提醒着我们:未知还有太多,探索之路将永无止息!

当然,这两个领域的话题,在这本书中都会涉及——这本身也并不矛盾,毕竟地球本身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地球史上的不少重大事件,也与空间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考虑到以后应该还会有一本专注于宇宙故事的书,这本书更侧重讲述的,还是在地球这个“宇宙的小角落里”,由生命所谱写的一幕幕史诗般的故事。

最早的那批可以自我复制并且随机突变的复杂有机分子,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造就了如今这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为什么要登上陆地?鸟类为什么要学会飞翔?鲸为什么会重返海洋?两性、胎生、毛发、直立……这些属于我们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特征,究竟是如何发展出来的?相信,这其中肯定也会有曾令你感到困惑的问题。

这些年,一种名为“沉浸式戏剧”的演出形式令我十分着迷——演员们仿佛被困在了某段时空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这个时空,跟随不同的角色,了解他们所经历的故事。每一位角色的故事线,就像是一块拼图,只有将大部分的拼图悉数凑齐,整个故事的全貌才会真正浮出水面。

记得第一次体验的时候,我并没有掌握好技巧,东走西撞。结果,看到的只是一幕幕荒诞离奇的冲突,虽然足够新奇和刺激,但由于不了解前因后果,感觉只是一头雾水。而当我转变策略,开始有计划地跟随,并且与其他朋友分享线索后,逐渐地,每一个诡异的情节,似乎都有了通顺的逻辑。

这真的很像接触地球生命史的过程——最初的震撼,可能来自博物馆里巨大的、奇怪的骨头架子。这些史前怪兽,仿佛凭空出现,又忽然消失。你会有很多问号:它们为什么长这样?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它们那么厉害,为什么又会灭绝?

当我们相对系统地顺着一条又一条线索去追寻,并且将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后,迷雾仿佛渐渐散去了——原来这一切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你恰好是《原来是这样?!》的听众,想必对于这种感觉,你应该更有体会。

有关于地球生命史的书籍很多,其中不少也对我了解地球的过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一本书,我并不想过于严格地去遵照时间线,或者地质年表,把地球生命的故事一层一层地讲给你听。我更希望循着一条条迷人的线索,跟随着一位位有趣的角色,一次次地回到过去,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同视角与尺度的故事,最终构建出一部细节丰富同时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地球生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