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段位表达:关键在于精准说话

一个人能否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与表达的基本功有密切关系。如果不掌握好表达的基本功,听者很难完全理解你所说的话,你的表达自然也就前功尽弃。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必须掌握表达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与人交谈时做到清晰明了、准确无误。

通俗易懂是人际沟通的基本法则

朴实的话之所以能打动人,关键就在于它真实、不做作、不刻意掩饰。因此,与人交谈的过程中,那些懂得高段位表达的人都明白,要讲出内心想法或观点时,最好使用平实通俗的语言。遗憾的是,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遣词造句上故意显摆自己,岂知措辞越华丽,越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华丽的辞藻听起来透着虚假与浮夸的意味。

陶然一路过关斩将,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一家上市公司。试用期间,他业务能力强,人缘好。三个月的试用期到了,大家本以为他能顺利成为公司的一员。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陶然竟然没有通过试用期,遗憾地离开了公司。

对于公司的举措,许多员工迷惑不解,私下里议论纷纷,对陶然的离开感到惋惜。针对这个问题,公司领导在开晨会时做出解释。领导说:“不否认陶然是个优秀人才,公司慎重考虑,最终没录用他,主要原因是他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领导这么说,员工们更加迷惑了,大家面面相觑,找不出原因。其中一位员工实在憋不住了,便说:“他真的挺好的,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领导微微一笑,说:“我说出来,你们就全都明白了。”员工们把目光全都聚焦到领导身上,期待他揭开谜底。

领导说:“与他交流时,他的表达是不是有些问题?”

员工们几乎异口同声,说:“挺正常的呀,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领导说:“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他说话时经常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吗?尤其是‘之、乎、者、也’等虚词用得特别频繁,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堆砌辞藻。一句简单明了的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就变得复杂了许多。”

员工们听领导这么一说,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举出例子,证明陶然说话的确像领导说得那样。这时,又有员工说:“他出口喜欢用文言词语,说明他的文言文功底好;喜欢堆砌辞藻,说明他文采好。这怎么成了不录用他的理由了呢?”

领导接过话题,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我们在保证说话质量的前提下,语言越通俗易懂,人们越容易接受。如果在表达内心的想法时,使用费解、拖拉、烦冗的语言,对方就难以听下去,从而影响沟通效果……陶然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公司没有录用他。”

正如这位领导所言,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效率至关重要。通俗易懂的话,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对方明白我们的想法,自然也就提高了办事效率。

这里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千万不要把通俗易懂与粗俗、低级等同起来,要知道,这样的语言并不能彰显真诚,相反,它只会让人觉得浅薄。所以,要注意文明用语,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人,正常说话,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那么,我们在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时,怎样才能做到通俗易懂呢?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表达的段位,才能做到通俗易懂,别人一听即能明白。要想高段位表达,需要牢记以下两点。

◆ 平时说话,尽量使用口语

平时和朋友讲话,如果张口就使用书面语,对方会觉得你在故意表现自己,从而降低与你交谈的积极性,所以,应多使用口语,避免使用书面语。

口语的优势在于:语言通俗易懂,语句简洁明快,很少有冗繁的长句和倒装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句子,几乎不会出现专业术语;口语音节清晰、容易听懂、便于理解。当然,为了活跃交流的气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当下流行的热词和网络用语。

使用口语并非张口即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表达有深度的道理,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反复锤炼和认真体会,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 正式场合发言,用熟语为语言添彩

有一些口语经过长期流传,渐渐固定下来,就形成了熟语。熟语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练的形式,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它们虽然字数不多,但通常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倘若运用得当,可以让语言通俗易懂,增强说话的分量。

成语是经过人们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固定词组,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假如我们在言谈中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常用的成语,自然就会提高我们语言的精练程度。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经过口口相传而形成的固定语句。它富含哲理、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倘若我们在说话时运用得当,就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要表达“说话要有分寸”的意思,可以说“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话多了不甜,胶多了不黏”“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之类的谚语。

惯用语和谚语一样,同样可以为语言增添魅力。惯用语是口语中定型的习惯用语,它简明生动、含义单纯、通俗有趣。例如,表达为某人或某事“提供方便”的意思,可以说成“开绿灯”;表达做事抱着不管不顾的态度,可以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准确地引用惯用语,可以增强演讲和谈话中的幽默感和说服力。

歇后语也是熟语的一种,通常情况下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后一部分才是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比如,想要表达“两面讨好”的意思,可以说“快刀切豆腐——两面光”;想要表达“一个人没有主见,见风使舵”的意思,可以说“风吹墙头草——两面倒”。这样会使你的语言生动活泼,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不过在使用时,千万不要用得过滥,否则会令人生厌。

养成逻辑思维,条理清晰地表达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正饶有兴趣地给朋友或亲友描述某件事时,突然“卡壳”了,记不清刚才说了什么,接下来要说什么,这个时候,语言就像在玩捉迷藏一样,让人摸不着头尾,这就是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晰导致的结果。

与人交谈时,高段位表达就是把内心想法清晰得讲出来。口头表达得是否流畅自然,决定了你给对方的印象。养成说话有条理的好习惯,是高段位表达的基础,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有助于提升个人魅力。

有位公众人物,通过央视一档栏目走入公众视野,她说话条理清晰,极富语言智慧。朋友曾对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这样的评价:“她讲话慢条斯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只要有她参加的研讨会,很多人都不愿在讲话时排在她后面,主要原因是,只要她一说完,其他人就几乎压不过她。所以,她的发言通常排在最后。”

有人问她,这种语言表达是怎样练成的?她说,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女,由外婆带大。童年的她,没有上过幼儿园,一两岁时开始识字,四五岁时接触到《论语》,后来看《红楼梦》。除了外婆以外,很少有人同她说话,她就自己和自己说话。到了十三四岁时,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现在。写日记的最大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培养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逻辑性和目的性,帮助她养成了条理分明的思维习惯,继而在沟通表达时有力有序。

可以想象到,如果一个人说话模糊不清,即便知识再怎么丰富,见解再怎么深邃,恐怕也无法打动公众的心,因为没有人喜欢听一个说话条理不清晰的人,毫无头绪地发表言论。一个逻辑混乱的人,就像鸟儿折了双翼,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社交中,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将表达提升到高段位呢?

◆ 说话之前想三分

说话之前如果没有经过周密的构思,讲话的过程中,就很难达到条理清晰的状态,甚至有可能陷入尴尬的局面,就算有一肚子的话,说出来时不是颠三倒四就是结结巴巴。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日常语言分为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对话语言指聊天、座谈、辩论等;独白语言则指报告、演讲、讲课等。一般而言,独白语言的要求比对话语言要高,并且以对话语言为基础。与人交谈前,特别是进行发言或演讲之前,最好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可以把讲话内容写成提纲或者在心中默诵、试讲。

◆ 找准说话的方法

如果想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方法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按讲话内容的重要程度把不同的信息划分等级,最重要的话先说,表达要简洁;接着是次重要的话,即可以先阐述观点,也可以讲完第一点,给予具体论述,然后讲第二点,再论述第二点的具体内容;最后,说出观点,进行论述。

要想把话说好,必须掌握好方法,才能与人做更好的思想交流。当他人讲话时,一定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或观点,不要随便插话或中途打断对方,还要懂得“察言观色”,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他对话题的感受,更要分析对方讲话的特点,吸取其优点,舍弃其缺点。与此同时,讲话的态度也十分重要,当发现对方有厌倦的情绪时,应该及时终止正在谈论的话题。

◆ 抓住多练习的机会

好口才并非天生形成的,而是通过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努力,逐步提高的。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孤身一人或面对少数人时,就可以流畅地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就可能出现思绪混乱、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要想克服这种状况,需要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多和陌生人交谈或在人多的场合练习说话,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刚开始不一定能够成功,甚至会招来他人的耻笑,但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挫折而放弃。这个时候,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自己讲话失败的原因,然后勤讲多练,不断提高讲话能力,慢慢练习,就能逐渐做到淡定不慌、有条有理。

说话的语气,决定着说话的结果

倘若对方与你说话时总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你会愿意与他沟通下去吗?相信没有人会乐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如此,会表达的人在说话的过程中,总会调整好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他们知道这是深入沟通的前提。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说好了,皆大欢喜;说不好,反目成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宁终于在某城市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开了一家规模相当的公司。虽然也算取得了点成就,但张宁内心的烦恼却在与日俱增。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招进来的员工总是干不了几天就离开公司,甚至包括一些管理人员。可张宁给出的待遇在同行业中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为什么高薪也留不住人呢?张宁心里很苦闷,难道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行吗?

问题总不能这样一直耽搁着不解决,张宁决定请人帮忙。

他找到好友严渊,严渊是一名资深的企业咨询师,主要负责企业文化这方面。一大早,严渊和张宁一起来到了公司,准备上楼到张宁的办公室去进行座谈。刚走进电梯,就听见张宁开始冲着开电梯的大姐吼了起来:“你怎么这么笨呢?按电梯要先按关门再按楼层。”电梯大姐一脸委屈地低下了头。

在楼道里,张宁又冲着一位打扫卫生的员工发脾气:“你怎么拖地的,拖地要从左到右拖三遍,从上到下拖三遍。”打扫卫生的员工看了一眼老板,毫无表情地低下头继续拖地。

到了办公室,张宁看到了桌子上秘书新放的整齐的文件和日程安排表,他看了一眼后马上把秘书叫了进来,冲着秘书叫道:“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今天我有其他安排,你的日程是怎么安排的?”秘书沮丧地退了出去。

严渊看到了这几幕情形后,对张宁说:“企业文化首先是老板文化,你有没有觉得,员工有点儿‘怕’你?”张宁听后感到很惊讶,他一直觉得对自己的下属发号施令是很正常的,压根儿没想到会让员工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

严渊耐心地向他解释:“对待自己的员工、下属要严爱结合,如果有人用颐指气使的样子跟你说话,你愿意听吗?想要留住人,就要学会尊重他们,不要总是用命令的语气指使他们。把你说话的语气调整好了,公司的问题就能解决一半。”

说话是人们交流信息、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人们对其发音器官的有意识控制和使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控制和使用的一个重要对象便是说话的声和气。恰到好处地使用声和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而且还能使话语生机勃勃,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说话语气适合彼此的沟通交流呢?懂得高段位表达的人,通常遵循以下几条规则。

◆ 与人交流要和声细语

没有人愿意被他人训斥,即便是自己真的犯了错误。所以,想要与对方好好地把话说下去,我们务必记住一个要点——语气要温和。

◆ 催问注意用语分寸

催问时也要注意用语的分寸,应多用恳请语气,千万不可用“你怎么还没办完这件事?”“是谁说的今天就能完成?这样耗着有意思吗?”“这个月底前必须处理!”等责问句或命令句,这会使对方有一种被“权势”压制的感觉,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还会引起逆反心理。

◆ 遇事时尽量保持冷静

一个人无论如何努力去维系自己建立的人际关系,仍旧无法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自己和谐处世的习惯,遇事尽量保持冷静,说话语气尽量保持温和。

用词够准确,说出的话才有分量

说话本身并不难,但要把话说到位,却十分不易。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本来是一番好意,可说出的话在别人听来却是相反的意思,这种表达相当失败。造成曲解的原因,主要在于说话的一方遣词造句时不够准确。

刘大妈和儿媳妇隔三岔五地总闹矛盾,隔壁的邻居李婶想帮忙缓和她们的婆媳关系。一次,这婆媳二人正闹矛盾之际,李婶就走过来说:“都是一家人,有事儿好好商量,不要动不动就吵架,吵架叫别人笑话。你们应该肝胆相照、和平共处……共同把家庭治理好。”

听到这儿,你可能都想笑了,因为李婶犯了遣词造句的错误:“肝胆相照、和平共处”,适用于国际关系,而大词小用,用它来劝说婆媳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极不恰当。

与李婶相反的是,有一个外事局的雷局长却犯了小词大用的毛病。

一天,雷局长参加一个国外访问团的座谈会。整个座谈会在愉快而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按照惯例,会议结束前,雷局长要做总结性发言,他说:“今天的座谈会开得非常有意义,是一次团结的、友好的座谈会。目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们两国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抱成一团儿……”

“抱成一团儿”适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国与国间是两个庞大的组织,显然不能用“抱成一团儿”进行形容。

除此之外,有些词属于习惯性用法,对于这类词语,一定要遵从它们的使用习惯,不能随便用其他词语进行替代。否则的话,表达出来就不够准确,甚至会造成误会。

有位领导要主持一个追悼会。追悼会按照既定的时间举行,举行时本来应该说:“请默哀三分钟”,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却意外地说成:“请难过三分钟。”参加追悼会的人员,听到后感觉非常别扭,但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大家还是“难过”了三分钟。三分钟过后,这位领导的大脑好像短路了一般,愣是没有想起“默哀”一词,依旧把“难过”挂在嘴上,说:“现在,难过结束。”

“默哀”与“难过”虽然都有表示伤心的意思,但追悼会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我们习惯上说“默哀三分钟”,而不是说“难过三分钟”。“默哀三分钟”属于约定俗成的范畴,不能随意进行修改,修改后会让人难以接受,也会闹出低级笑话,与灵堂严肃的气氛不符。

显而易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用词准确非常重要。用词准确可以让自己内心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恰到好处的功效;过于夸张或过于缩小地用词,就不能完整地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中,皮加索夫与罗亭有一段对话:

罗亭说:“好极了!按照您的说法,信念之类的东西就不存在。”

皮加索夫说:“的确是这样,根本就不存在。”

罗亭说:“您确信不存在吗?”

皮加索夫说:“对。千真万确,根本不存在。”

罗亭说:“虽然您这么坚信,信念这种东西不存在,我却觉得您错了,当您认为信念根本不存在时,你就在坚持信念的存在。因为‘根本不存在’对您来说就是信念,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您的思想中。”

皮加索夫在回答罗亭的第一个问题时用了“根本”这个词,就把话说绝了,结果让自己掉入了语言陷阱。因此,当你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情时,宁可多用“可能”“也许”“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义的词,也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用词准确,是准确说话的最基本要求。用词准确,不仅能形象逼真地再现你想表达的事物,而且还能明确地表达出你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那么,高段位表达应如何做到用词准确呢?

◆ 懂得词义,再运用

汉语博大精深,每一个词语都有固定的或多个含义,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想使用某个词语,就要了解该词语的含义,确定它适用当时的语言环境,这样的话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如果你想使用某个词语,却对该词语似懂非懂,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随便使用,否则的话会在表达上出现错误。比如:“你可千万不要高屋建瓴,房子建得太高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在这里,说话者显然完全不了解“高屋建瓴”的意思,它是居高临下,处于可以控制全局的有利地位,有不可阻挡的形势的意思;而他却以为,这个词是把房子建得很高的意思,结果闹出了笑话。

◆ 细辨近义词,用词要准确

汉语的词汇丰富多彩,近义词特别的多,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变语言环境。如果不认真分析、不仔细辨别,必然会出现语言混乱的现象,更谈不上用词的准确性。例如:“听了你刚才的话,我现在感到非常后悔。因为我身为一名经理,还不如一个普通职员。”

在这句话中,“后悔”一词就用得不够准确。“后悔”一词是指事后感到懊悔,而这位经理在使用上出现错误,他本来是想表达在某件事上或某个问题上做得没有普通职员好,不配担任经理一职。如果将“后悔”换成“惭愧”,最为恰当不过了。这位经理没有经过认真辨别,使用了“后悔”一词,没能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准确地表达出来。

◆ 词语也有感情色彩

汉语是一个复杂的文字体系,许多词都带有一定的色彩,通常表现在语体和感情两个方面。语体色彩一般指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感情色彩一般指贬义词和褒义词。在表达内心想法时,如果恰当使用,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情感的表达,甚至闹出笑话。比如:“太意外了,你父亲刚死不久,母亲也因车祸上了西天,真是让人伤心。”

“死”这个字是口头用语,这样表达就显得很不礼貌,缺乏基本的同情心,而“上了西天”则是贬义,用在这里与整句的情感色彩搭配不协调,应该分别把它们改为“病故”“去世”等词语。

有些话开口之前,应适当铺垫一下

正如一位名人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长相看起来让人难以辨别,但性格也大相径庭。如此一来,也就决定了我们在与不同的人说话时,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

有些人不分情况,总是喜欢开门见山;有些人不管说什么事情,都要迂回曲折。当然,并不是说开门见山不好,也不是说迂回曲折就一定是最好的。如果你面对一个脾气急躁的劫匪,却依然迂回曲折地讲道理,只怕劫匪还没听完你的话,就直接暴怒了;相反,如果你遇到了文质彬彬的学者,却满口粗话,说话一点儿弯都不拐,则一定让学者难以接受。倘若把对付劫匪和学者的方式调换一下,也许就恰到好处了。

真正高段位的表达,是根据交谈的对象,选择最适合其特征的表达方式。开门见山虽诚恳,但针对有些问题,如果缺乏必要的铺垫,则往往让人觉得突兀,甚至无法接受。尤其是求人帮忙办事,一定要提前进行铺垫,这样对方才不会因为事出突然,一时之间不知应该作何反应。

晓斌已经28岁了,独自一人在大城市生活。说独自一人,是因为晓斌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与他不在一个城市。不过,晓斌也并非完全孤独,因为他的姑姑一家就在这座城市生活。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晓斌都会买些礼物去看望姑姑一家,顺便也尝尝家乡菜的味道,解解馋。就这样,晓斌与姑姑一家人相处得很好。

晓斌谈了个女朋友,最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不承想,丈母娘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晓斌买房。其实,丈母娘说得也有道理:钱多钱少,都可以过日子,但不能没有地方住,总不能一直租房子。在丈母娘摆出了一通大道理后,晓斌只得和父母说了这件事情。然而,父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根本没有办法为晓斌提供经济支持。

左思右想,晓斌觉得姑姑一家人经济条件还不错,手里应该有闲钱。因而,他在周末时带着很多礼物,再次来到姑姑家。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也许是因为自卑,晓斌决定开门见山地直抒胸臆。

见到姑姑,刚刚坐在沙发上还不到一分钟,晓斌就直截了当地说:“姑姑,我想和您借钱买房。”晓斌这句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陡然变了。姑姑半晌没有说话,姑父说:“你怎么突然要买房,之前没听你说过啊!”晓斌说:“是这样,我要结婚了,丈母娘让买房。”

屋里又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姑姑良久才说:“晓斌,很不凑巧呢,我和你姑父也刚刚在云南的一个城市买了套房,准备过去养老。你要是早点儿说,我们或许就不买了,先把钱给你用。但是现在,首付都已经交了呢!”姑姑的话让晓斌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他尴尬地赶快告辞,以后也都很少去姑姑家了。

就借钱这件事而言,晓斌的表达是比较失败的。

首先,姑姑家的钱不管有多少,都不是姑姑一人做主,而是姑姑与姑父的共同财产。因而,晓斌要想向姑姑借钱,起码应该先和姑姑打个招呼,从而让姑姑也和姑父私下商量商量。如今,晓斌这样开门见山地非常突兀地说出自己的请求,姑姑根本不可能当着他的面与姑父商量,为了避免夫妻矛盾,只好找了个借口拒绝。

其次,在寻求他人帮助时,一定要先了解对方。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太愿意把钱借给准备贷款买房的人的。更何况,晓斌借钱的请求提得过于唐突,遭到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恳请别人帮忙时,高段位的表达方式,是在前期适当做一些铺垫,真诚地说明自己面临的困境,想帮忙的人不等你开口,也会主动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对于无力帮忙的人而言,又不会感到特别尴尬。我们必须给他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先做适当铺垫然后再说出请求,这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言简意赅,高段位表达重在精简

一个语言涵养好的人,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解释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而一个缺少语言涵养的人,则很容易夸夸其谈,把简单的问题描述得烦冗而复杂。即便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不同的人在表达内心的想法时,也存在段位高低之分。滔滔不绝并不高明,言语简练通达,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钟繇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钟毓,一个叫钟会。有一次,钟繇带着两个儿子去见魏文帝,也就是曹丕。当时,钟毓满头大汗,曹丕就问他:“你为什么会出这么多汗?”钟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而钟会在一旁没有出汗,曹丕就转过头来问他:“你怎么没出汗呢?”钟会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兄弟两个言简意赅的表达,让魏文帝听了很高兴,而兄弟俩也因此得到了魏文帝的青睐。

事实上,多数人对于过于累赘的辞藻都是没有好感的,反倒是更乐于接受简洁明了和实事求是的语言,即喜欢言简意赅、废话较少的语言。钟氏兄弟恰恰是掌握了这一原则,在帝王面前精彩地展示了自我,又传递了对帝王的敬畏之心,故而赢得了曹丕的赏识。

言简意赅之所以有这样的魔力,是因为它足够实际,毫不浮夸。这样的表达,也不需要强调文采,只需要绝对精辟,且能将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与其让自己的话语重复、啰唆、累赘,不如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反而会给他人留下实在、不虚伪、不矫揉造作的良好印象,进而让自己多一份真实的人格魅力。

那么,如何做到言简意赅,让表达变得简洁呢?

◆ 围绕中心主旨说话

由于事物和道理是复杂的,我们往往会有许多话想说。但这些话并不能随意讲,要紧紧围绕中心讲,这样才能突出主题,让表达简洁不繁。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人沟通时,一定要牢记交谈的目的是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怎样发生的;还是准备做什么事,为什么要做,以及怎么做;抑或要向对方讲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在向对方阐述时,先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围绕着中心主旨说下去。在说的过程中,与中心无关的话,绝不提及。如果没有把握,可以事先想出说话要点,按照要点逐层讲述。这样一来,话说得不一定多,但意思会表达得很充分。

清人郑板桥介绍行文经验时说:“删繁就简三秋树。”深秋时节,繁花密叶早已落去,仅剩有树干和树枝,这树干和树枝虽“简”,但又不失树的形象,可谓突出了根本。与人表达,也是同理。

◆ 用概括的语言讲话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说话十分有力,往往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具备高度概括的表达能力。所以,想要说话简短有力,就得经常性地自觉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训练自己的概括能力:一是概括书本知识;二是概括生活事实。

所谓概括书本知识,就是把自己阅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可以写在书页旁,也可以写在读书笔记上。有人在读书时,经常进行这种概括。这种训练做多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概括能力就会渐渐增强。

在进行概括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唯有用自己习惯的思维语言进行概括,才能把他人的东西纳入自己的思想,从而逐步培养、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唯有用自己所习惯的思维语言进行概括,在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为己所用。

所谓概括生活事实,就是对自己所碰到的、所了解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思考其意义,穿透其表象,把握其本质。事实上,我们常常在不自觉地做这一工作。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我们时常会在头脑中思考,并对它进行评价,只是这种思考、评价通常是零碎的,不全面、不深刻的。如果我们能从概括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来自觉地进行训练,如写短文评价、记笔记等,那么,假以时日,我们对生活事实的概括和把握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任何情境下都要说好“第一句话”

善于高段位表达的人都明白,与人交往,无论什么场合,说好第一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给对方印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是否能够继续和对方愉快地交谈下去。尤其是在初次见面时,如果开场白说得好,不仅能够消除陌生感,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璐璐是一家服装店的导购员。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走进来一位体形偏胖的女士。璐璐赶紧迎上去说:“您好,孕妇服都在这边。”

“你说什么?谁是孕妇?”女士很不高兴地瞪了她一眼。璐璐这才明白过来,赶紧解释说:“对不起,您肚子那么大,我还以为怀孕七八个月了呢。”

顾客一听更生气了,大声说:“你这人会不会说话?就你这样的还做导购呢?”说完气呼呼地走了。璐璐私下委屈地说:“我不过说了几句实话而已,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

作为一名导购,说话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案例中的璐璐不仅不会说好开头语,连基本的如何交流的问题都处理不好,这样怎能留住顾客呢?连顾客都留不住,又怎么创造业绩呢?

雷鸣很擅长人际交往,无论是与陌生人谈话,还是与熟人交谈,他都能制造出非常活跃的谈话气氛,并在交谈过程中,使双方友谊进一步加深,这也是他获得好人缘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其中有不少陌生面孔。遇到一位女士,雷鸣走上前去,彬彬有礼地说:“您好!刚听寿星说,您和他是老同学?”女士高兴地点点头说:“是的,您是?”“我是他的同事,很高兴能认识您!今天还真是个好日子,不但能给同事祝寿,还能结交一个好朋友,真的很难得。”雷鸣略带微笑地说着,对方也高兴地迎合着雷鸣的话题,就这样两人高兴地聊了起来。

雷鸣与对方能够顺利交谈,第一句开场白的作用最大。如果雷鸣的第一句话没有吸引那位女士的注意,没有为交谈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那么后面的情况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当然,说好第一句话,并不只局限于与陌生人的交往中,还要渗透到朋友、夫妻、亲人等的交往之中,这样可以增进友情、巩固爱情、温暖亲情。

庄重因事外出,不小心将随身携带的6000元钱弄丢了,他心里非常着急,本来家里条件就不富裕,这6000元钱是妻子李晗辛辛苦苦、奔波忙碌攒下来的。想到这里,他不停地责骂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向李晗交代。无奈之下,庄重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当电话接通后,庄重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我……把6000元钱给弄丢了。”

李晗听了以后说:“出门在外你的安全最重要,人没事就好,赶快回家吧……”听完李晗的话,庄重感动得不知所措,傻傻地站在电话亭旁,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其实,李晗非常节俭,丢了钱,她心里也是很难过的。但是李晗明白一个道理,知道事情发生了,埋怨也没有用。

庄重和李晗二人结婚五六年了,庄重很少有空在家做饭。可是那天,他回到家后,亲自买菜下厨房,为李晗做了几道菜。虽然做得不是非常好,可李晗却吃得比往常更香。

从此,李晗和庄重更能体贴、理解对方了,感情加深了许多。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相处一辈子却还是关系生疏,而有的人却一见如故。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把彼此的关系变得融洽,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在任何情境下,说的第一句话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很多时候,它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亲切、理解、友善与贴心。

那么,对于说好第一句话,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 顾及对方的感受

很多人认为,在亲人或朋友面前可以随意一点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必要顾忌太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不是所有的实话都让人喜欢,有些实话很容易伤人自尊,所以开口之前,一定要顾及对方的感受。否则,一开口便会让人心生不快,甚至火冒三丈。

◆ 了解对方的处境

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留下不错的印象,仍然需要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当下的处境,如:他近期内最关心的问题、遇到的麻烦,等等。例如:知道对方的子女今年高考落榜,因而举家不欢,你就应劝慰、开导对方,讲讲“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道理,举些自学成才的实例,以给对方理解和宽慰。

◆ 送去关怀与包容

生活中,朋友、亲戚、家人之间,总会出现一些矛盾,此时,第一句话起着决定性作用。一句不得体的话,不但会使矛盾加深,还可能伤害到彼此间的感情,所以,在张口前不妨往语言里加些关爱与理解,这样,再深的矛盾也会因为爱而化解。

◆ 表达出你的仰慕之情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但是,用这种方式必须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要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您的大作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不到今天竟能在此一睹风采!

紧扣流行用语,别被时代甩得太远

不可否认,高欢是位才子,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但他性格内向,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较差。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有时为了查一个知识点,他宁可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书本上,也不愿借助互联网去检索。针对这件事,朋友劝说他多次,让他充分利用互联网,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可他微微一笑,不表示反对,但也不按朋友的建议去做。

由于他性格内向,认识的异性少,至今还是单身一人。前段时间,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女生。约会时,两人的交流也算顺畅,印象也不错。快到吃饭的点儿了,高欢问:“你应该饿了吧,我们一起去吃饭好吗?”

女生回答道:“我可能吃了假饭。”就是这句“我可能吃了假饭”,让高欢大跌眼镜,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女生,问:“难道饭还有真的和假的吗?”

女生听他这么问,大感意外,用手捂住嘴巴,不让笑声爆发出来。等到心情稍微有所平息后,女生说了句“你out了”(落伍了),然后借故离开了。

高欢这次约会主要失败在不懂得网络用语上。女生的那句“我可能吃了假饭”,意思是出发前吃得饱饱的,现在的确饿了,潜台词是愿意和他一起吃饭。正是由于他在流行用语上出现的短板,错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日常用语也变得格外丰富多彩。有些承载我们数千年文明的词语出现转换,词性也随之改变,旧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旧的事物有了新的表达方式,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词语。这时,倘若你拒绝接受这种变化,那么你可能就渐渐地被时代无情地甩了出去,成为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

在你的社交圈子或职场中,大家都在接受和认可新鲜事物,你遇到与你一样的人的概率十分渺小。与此同时,你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过去。所以,与人交谈时,一定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社会的潮流之中,才能给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通过与人交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那么,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让语言与时俱进呢?

◆ 所用的词汇要与时俱进

人类文明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改变世界的同时,语言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词汇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新鲜词汇出现得越多,说明社会发展越进步。

假如你现在还不知道“累觉不爱”(觉得自己很累,没有力气再爱下去了)、“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觉得你很厉害的样子)、“请允悲”(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也是蛮拼的”(表示“非常努力”或“特别努力”,多用于赞扬别人的努力态度,做的事情超出了他平常的能力范围)、“惊呆了”(因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突然出现或来临而发呆)、“在有生之年”(指在活着的岁月里,代指等待的时间很久)想表达什么……那么,你有可能是与时代脱节了。

当然,不知道这些流行用语不代表你知识贫乏,只是在语言上不与时俱进的话,你在与他人交谈时,就不会轻而易举地与对方产生共鸣。

◆ 所谈的话题要与时俱进

与人交流时,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话题也要有所不同。如果你的交流对象是整天为一日三餐而奔波的人,这个时候你在他面前大谈风景名胜,难免会遭到对方的白眼,因为对方连基本的温饱都是问题,哪有心思与你探讨风景名胜。假如你同对方谈论当下赚钱的热门,对方一定感兴趣,并且能够成为你的忠实听众,对你的话题产生好感,你与对方在聊天的过程中就能产生互动。

“流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也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指南。时事政治、社会新闻、体育快讯、娱乐新人、当红明星、流行服饰、流行语言等都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如果在别人提及这些话题时,你却云里雾里,就有可能插不上话,在有关这些话题的聊天中充当背景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许多话题。比如“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把人贩子都枪毙”“中国的帅哥在抗洪前线”等都是某个时间段的热门话题。如果你是中老年人,不知道这些是怎么回事儿,还可以免于被嘲笑;如果你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网友,对方正在小声哼歌,你上前说:“呦,今天心情不错嘛!大声点儿,让我听听你在唱什么歌。”对方回你一句:“我唱的不是歌,是寂寞。”这时,如果你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不过,由于人的兴趣有所不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容易对新的、不习惯的事物产生排斥感。所以,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应该培养开阔的观念以扩大话题的范围。树立开放的观念,有利于与他人进行愉快的交流。

我们应该明白,大多数人说话的目的都是想让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如果对于对方的话题或看法,你从未耳闻或一直处于反驳状态,就有可能会导致对方对你失去兴致。当然,开放观念并不是要你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观,没有任何原则地去接受所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