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圣人”的成长之路

母亲的言传身教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论。

——钱穆《孔子传》序

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回到两千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晚期,那是一个乱世,他的成长背景是平凡而穷困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考验之下,孔子激发了生命的最大潜能,成长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那么,具体说,孔子是如何成长的呢?

答案就是两个字:学习!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孔子以好学著称,他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十九岁时,孔子结婚了,新娘是一个叫亓官氏的女孩,结婚后第二年,孔子的儿子出生了。鲁昭公听说年轻有为的孔子生了个儿子,派人送了一条鲤鱼,以示祝贺,可见由于孔子知礼好学,二十岁时就在鲁国小有名气了!关于孔子的好学,有一个关键词可以描述,就是“学而不厌”。这是描述孔子那种永远孜孜以求的求学精神,生命不息,“充电”不止。孔子的一生都贯穿着这个主题词。

影响孔子人生的第一个人当然是他的母亲。

孔母颜徵在的出身我们不得而知,但从遗传学上看,孔父叔梁纥是个武夫,打起仗来能冲能杀。孔子的聪慧、好学应是遗传自他的母亲。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学习的机会。孔子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小时候只和母亲贫贱度日,可以想见,孔子的启蒙老师一定就是他的母亲颜徵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晚期,受教育是贵族特权,男性尚且绝大部分不能读书识字,女性更没有受教育的资格了。由此看,颜徵在应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家中很受宠爱,所以才受到很好的教育,但她的家族可能后来没落了,是没落贵族。

叔梁纥去世后,颜徵在带着孔子离开陬邑,回到自己娘家——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鲁国都城居住。鲁国都城是鲁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这就给儿子日后成长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颜徵在从此开始独立谋生,过着贫贱而清苦的生活。从乡下搬到鲁国的都城,这显然是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最伟大的功绩——因为正是在这里,奠定了孔子日后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也正是在这里,孔子迈出了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孔母颜徵在在孔子幼年教育及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孟母三迁”教子相比,孔母也有类似经典案例。在孔子六七岁的时候,颜徵在特意把家搬到了周公庙附近。鲁国是春秋时期保留西周礼仪最全的国家,孔子和小伙伴们常常溜进周公庙去玩,目睹了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从此孔子对礼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圣人孔子小时候自然不是圣人,他和别的普通小孩子一样,也是要游戏玩耍的。

孔母颜徵在深谙孩子学习的最好导师是兴趣。那么,她是用什么激发儿子的学习兴趣的?

用游戏!

孔子幼年时期做了什么游戏?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

什么是“俎”?

在过去,“俎”有两种意思:一是我们知道的常用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里面的“俎”,指的是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而用在这里,则是另外一种意思,就是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用来盛放牛羊肉,后来成为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方形器物的专属称谓。

什么是“豆”?

“豆”是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形状像带高座的盘子,常常用为礼器,祭祀时用。

现在,我们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上面的这两句话再来分析一下孔子幼年时候的游戏。由于孔家离鲁国的宗庙很近,每当宗庙举行祭祀的时候,颜徵在都要带上年幼的孔子前去观看。此时的孔子,肯定是要睁大眼睛来观看这神圣的祭祀仪式了。他可能会想:这些大人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干这些事啊?为什么他们的神情都如此地庄重呢?

天长日久,很自然地,年幼的孔子就把这些神圣的祭祀仪式的程序和祭祀仪式所用的礼器都熟记于心了。

当然,看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模仿,孩子们的天性就是模仿。于是,年幼的孔子便常常邀来邻家的小伙伴们演练他在宗庙里看到的全套祭祀礼仪,就像“过家家”一样。

这是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2500多年前我们的孔老师小时候玩游戏,和小伙伴们用泥巴捏成“豆”等礼器,学着大人的样子演习祭礼。

其实,小小年纪的孩子,很少会主动喜欢上祭祀这种枯燥无味的活动,这主要是母亲培养了孔子对礼仪活动的兴趣,才使他耳濡目染,养成这种习惯。“玩”着“玩”着,一不留神孔丘小朋友就成了礼仪方面的权威人士孔子。这得益于母亲颜徵在对他的兴趣引导!

洛邑访学

因为不断学习、思考,做事踏实认真,对礼仪尊重、精通,还没到三十岁,孔子的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有很多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学,收起学生来。鲁国的贵族、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尽管孔子已经很有学问、很被大家仰慕了,但是他还是想有更大的进步,特别想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洛邑是东周王朝的首都,周王朝的图书典籍、庙堂文物都集中在洛邑。孔子有一个偶像,就是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当时孔子虽远在鲁国,但他倾心于周公所制的礼乐,特别想深入学习。洛邑还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史官老子,孔子也想向他当面求教。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家语》记录了孔子到周朝都城洛邑向太庙守藏史老子问礼和拜谒太庙的过程。周太庙位于洛水之滨,是弘扬礼乐的圣地,更是周王朝的精神象征。太庙收藏着所有王室典籍及国之重宝,包括九鼎、先王的法典、载有全国人口和山川形势的版图等。到周王朝的都城洛邑访学,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些是孔子梦寐以求的。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周易》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相当于皇家图书馆,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无所不有。老子同时还担任周王朝的史官,博学多才,熟悉礼仪典故,知识非常渊博。

但是,老子身处东周王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孔子生活在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曲阜到洛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十分艰辛甚至是充满危险的。幸好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是孔子的学生,在他的斡旋下,孔子从鲁昭公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两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告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

孔子这次洛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把这对伟大师生的对话记录得活灵活现: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孔子从鲁国远道而来见老子,是想向老师请教周礼的。没想到老子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孔子对礼仪过度尊崇的态度,老子期望他能更从容淡泊。老子说:“君子么,如果天下太平,官场干净,就出来坐坐公车、做做官。如果时运不济,官场贪腐,那就做野外的蓬草,在乡下随风而行,安步当车吧。”与老子的这次会面,大概给孔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久久不能忘怀。回到鲁国,他还难以平抑自己激动的心情,见到自己的弟子,孔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跑,可是会跑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它爱风里去就风里去,它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办法把握、描述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论语》中没有与老子相关的记载,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等古籍中均记载有“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只是当中对孔子的年龄记述差异极大,有说是三十岁,有说是二十岁左右,也有说是五十一岁。孔子问礼时年龄差异如此巨大,使不少学者对孔子问礼一事产生怀疑。但是有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记载的差异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孔子曾在不同时期多次拜访过老子。无论两人相见时孔子年龄多大,可以确信的是老子给了他相当震撼的感受,孔子从老子身上获益良多。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的相见,如两道江河的汇聚,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洛邑访学期间也是孔子最快乐的求学时光,“学而不厌”的孔子可说是如鱼得水、如饥似渴,进行了大量的拜访、观摩、学习、阅读、参观、学术研讨等活动,并在老子的帮助下,对周天子所藏的各种书籍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与思考。苌弘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洛邑访学时,传说是经老子介绍,孔子得以向苌弘学习音乐理论。这师生二人寒暄已毕,面对面席地而坐。

孔子谦恭地问道:“《韶》乐和《武》乐都很高雅,二者有何区别?”苌弘不慌不忙地答:“《韶》乐是圣王大舜统治下太平和谐之乐,曲调优雅;《武》乐是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之乐,音韵豪放。就音乐形式来看,二者虽风格不同,却同样美好。”

孔子再问:“那么,二者在内容上有什么差别吗?”

苌弘再答:“从内容上看,《韶》乐侧重于礼仪教化;《武》乐侧重于乱中求治。这是二者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孔子恍然大悟:“如此看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啊!”

这两位音乐导师,讨论的是音乐在政治、军事、文化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是一次有着极高水准的学术研讨。大型歌舞剧《大武》记录的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历史大事,孔子和苌弘讨论后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这部气势恢宏的大型乐舞,反映了周人从以武力征服天下到以礼乐治理天下史诗般的全部过程,堪称周人的国乐。什么音乐能比《大武》乐更好听呢?就是艺术欣赏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的《韶》乐。这里特别强调了美与善的统一。

孔子向老子学习了礼仪,与苌弘交流了音乐理论,游历了太庙,在洛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既有丰富的文物典籍、礼仪形式,又有与老子、苌弘等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沟通、对话,孔子比读博士还要学得多吧?

司马迁说,孔子自洛邑访学问礼于老子之后,学识大进,气质更为醇和,作风更加朴实,来拜他为师的人更多了。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孔子通过在周天子的首都洛邑的学习深造,在学识与思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年,孔子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这一年的“洛邑访学”也为他的教学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的成长给予了有力的推动。

圣人无常师

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开始,孔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全天下华人共同的老师。然而,今天的人们,只是单纯地敬仰和崇拜孔子,却很少去思考、追溯孔子有没有老师。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老师呢?回答应该是:有。一个人的成长,哪能没有老师?古今中外无师自通的天才有,但那毕竟是极少数。孔子在磨难中成长,从前人和当时贤哲们的身上汲取营养,最终成为集大成的孔圣人。那么,孔子的老师是谁?孔子有多少个老师呢?韩愈的《师说》就倡导“圣人无常师”,也就是没有固定的老师。谁有优点、有学问便积极向他学习。孔子自己就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就是随时随地向身边人学习。

除了老子、苌弘,孔子还有哪位老师呢?

孔子转益多师,还有一位教他练琴的老师师襄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弹琴、鼓瑟、吹笙、击磬,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五十岁那年,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

师襄子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著名乐官。古代乐官一般叫师,后来担当这一职务的人就把师作为自己的姓,冠于名之前,如师襄,加“子”表示尊重,又称师襄子。

本来孔子的琴技已经相当好了,但是,对孔子来说,艺无止境,他还想提高自己的琴技。在听了师襄子抚琴的精妙演奏之后,孔子就下定决心向师襄子学习。来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精彩描写,已经成为中学课本中的经典古文阅读片段,情辞并茂地描述了孔子学琴的过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师襄子教孔子弹奏一首曲子,已经学习弹奏了半个多月,师襄子觉得孔子已经练习得很好了,想再换一首新曲子教他。可孔子还是坚持继续学习同一支曲子。师襄子劝他:“这个曲子你确实已经会了,学一首新的吧。”孔子却说:“曲调是学会了,可是演奏曲子的技巧还尚未学好。”过了几日,师襄子听着、看着,觉得这下连技艺也熟了,又劝他:“技艺已经学好,该学新曲子了。”孔子还沉浸在曲调中,好一会儿才回答说:“我还没有能够全部领会这首曲子的志趣神韵呢。”又过些日子,细心的师襄子清楚地觉察出,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将曲子的志趣与神韵真正把握住了,便再次郑重劝他:“志趣神韵都有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但是让师襄子想不到的是,孔子还是坚持要继续学习这支曲子。他向师襄子请求:“再等等吧,等我体察出这个曲子的作者是谁并想象出他的精神风貌,再学新的曲子吧。”

终于有一天,孔子在琴声缭绕的余音中站起身,推开窗子,向着遥远的天边抬头仰望,许久,才若有所思地说:“我已体察到作者的为人风貌了,这样的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做得出来呢?!”此语一出,师襄子顿感震惊。他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着孔子连连作揖道:“是呀是呀,我的老师向我传授此曲的时候,正是说此曲名叫《文王操》呀!”

《文王操》本是歌颂周文王的琴曲,被古人尊为最高雅的作品,认为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灵魂。孔子大爱此曲,可惜的是,琴曲《文王操》后来失传。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所以后来的《文王操》就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

正是在切磋琢磨中,孔子的琴艺突飞猛进!孔子学琴,锲而不舍。他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更深的层次里。哪怕是大师级的老师师襄子说可以了,要进一步教他别的,孔子还是不断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学会了。一支曲子,孔子不断深入,从会弹到掌握技巧,又进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进而再去领会曲子所描述的人物。孔子如此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与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真令我们深受感动。除了《史记·孔子世家》之外,《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记载了这个故事,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学习音乐的榜样与范式,告诉我们该从音乐中获得什么、领悟什么,也让我们看到了圣人孔子的好学与善学。

如果我们能细心揣摩孔子向师襄子学琴这段故事的深意,我们就能知道怎样“学”“习”,才可以让我们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孔子学习弹奏古琴不是浅尝辄止,也不是只想获得弹琴的技艺被人羡慕,而是精益求精。

孔子弹琴时心意专一,人与曲合,从而心有所得。

孔子是通过学琴这种日常活动来磨砺心性,这恰恰就是儒家修身的特点。

注意“学习”这个词,学是学习,习是实践演练,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孔子学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是学古圣先贤的为人,《文王操》琴曲的主角文王,一片仁德之心,使得周朝国运昌盛。“习”就是按古圣先贤的为人方法去做。孔子现身说法,为我们后人昭示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境界。

除了向老子、苌弘、师襄子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学习外,孔子还时刻向身边遇到的人、事学习。他还有个小老师,《三字经》里有这样一段话:“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里说的是孔子好学,不耻下问的故事,他曾向七岁的项橐请教问题,给后人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

孔子的学习攻略

在走向圣人的道路上,孔子不断总结学习理论和方法。他曾站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慨叹岁月的流逝,时不我待,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可是,学习不能是简单地照抄和模仿,要通过独立思考,学思结合,才能在接受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孔子正是这样一个不断总结学习理论与方法的人,所以才会不断地提升。我总结了一下孔子的学习攻略:

孔子学习攻略的第一点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态度方面,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也就是说,知道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以之为乐的。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活动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严肃刻板、不苟言笑,倒是非常轻松愉快的,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课堂。他非常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本人更是因“好学”而对学习充满兴趣,更留下了读书好学的佳话——“韦编三绝”。

孔子时代的书,是用竹子为材料制作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薄薄的竹签,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称为“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一部书要用许多根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周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非常喜欢《周易》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精力,精心研读。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绳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这就是著名的“韦编三绝”的典故。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精髓了。”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孔子成为圣贤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孔子年轻的时候,读书很用功。当时孔子家里很穷,依靠母亲帮别人做活维持生计,孔子很知道替母亲分忧,他做过许多卑贱的工作。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委吏”,就是仓库保管员;第二份工作是“乘田”,就是帮人家管牛羊。这两个职业,让他较早地接触到了民情、民生,学习了管理。当时孔子地位低微,可是艰难困苦的生活没有泯灭孔子的人生志向。在十五岁的时候,孔子就立下了一生以学为志的誓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其志向远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振兴礼乐文化。他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终于学会并精通了“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他一生好学不倦,并引导更多人通过知识改变世界。

孔子学习攻略的第二点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打个比方说,学习和思考就是学问长进的两只车轮子,缺一不可。学习得到知识,思考产生困惑;学习新知识,解决因思考产生的困惑;然后再学,再思。每经一个循环都会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涵养。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孔子学习攻略的第三点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进入太庙时,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那个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其实我们今天也会对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很是不解。孔子本身就是礼仪方面的资深专家,他从小在太庙玩,对太庙祭祀的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怎么还要每件事都问个不休,似乎什么都不懂呢?

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在太庙这样庄重肃穆的场所,不可以专家自居,指手画脚。“每事问”的行为举止向人们表明一种姿态:孔子很敬重太庙中举行的礼仪活动,愿意积极虚心学习。

同时,这还反映了孔子“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态度。孔子对周礼的掌握主要来自书本知识,是从《仪礼》一书中得来的,用今天的话说叫作“理论知识”。“入太庙”,正好提供了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检验书本知识是否准确、可靠、全面的机会。因此,孔子不愿失去这样的机会,所以不厌其烦地“每事问”,就是想借此把礼仪知识弄个清清楚楚。因为他知道只有勤问好学,才能获得进步。

“不耻下问”则是能够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等问题,要真正实行起来确实有点难度。这种虚心好学,以能者为师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孔子去世后,儒家学派在孔门弟子的传播下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史记》和《汉书》都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在去世的前一年(公元前196)11月,自淮南返回都城,路经鲁地,用牛、羊、猪三牲齐备的“太牢”,也就是以最隆重的礼仪祭祀孔子,从此开启了历代帝王尊孔和祭孔的先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在中华大地从此得以确立。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孔子被追谥为“褒成宣尼公”,(《汉书·平帝纪》)这是历代政府对孔子封谥之始。后来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邹国公”“先师尼父”“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也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在海外,孔子几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了。宋朝有一个人写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如此!

学习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认真学习,并且将学来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以利于苍生,定会有人生的精彩。“万世师表”孔子就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