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主症

本节从中风患者的主要症状出发,总结了中风患者常见的主要症状包括神昏、偏瘫、偏身麻木、口舌斜、言语謇涩、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分别从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及其他疗法等方面叙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对每个症状较为全面的治疗方法,更好的处理患者所存在的症状。

一、神昏

神昏是指在中风病过程中出现的以神志不清为特征的危重症。由于风中脏腑导致窍闭神昏。《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其病机较为复杂,气血逆乱,痰、瘀、水壅滞于上,结聚脑腑,阻滞脑络等都可引起。

(一)常用中药内治法

1.闭证

乃由于阴虚阳亢、肝阳暴亢、阳升风动、气血上逆、夹痰夹火上蒙清窍所致。《证治汇补》中风:“中脏者,内滞九窍,故昏沉不语,唇缓痰壅,耳聋鼻塞,目合不开,大小便闭,乃邪滞三阴里分,为闭症。”偏重于痰湿的称阴闭,偏重于痰热的称阳闭。

治则:

清心开窍,息风潜阳。

方药运用:

①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高热神昏谵语者,其清热力最大;②局方至宝丹适用于心热神昏、痰浊窍闭者,其开窍力最强;③紫雪丹适用于壮热神昏,而兼便结者,有通下之力;④苏合香丸适用于闭证之属寒者。

(1)阳闭:

火痰热之邪上扰清窍而内闭;《素问·举痛论》谓:“怒则气上”,气有余便是火,火动风生,夹痰浊上蒙清窍。《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症见: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牙闭,两手握固,身热面赤,痰壅气粗,舌苔腻,脉弦滑而数等。

方药一:

清热化痰汤合至宝丹加减。

来源:

《口齿类要》《灵苑方》。

组成:

生白术、茯苓、橘红、制半夏、陈胆南星、干菖蒲、枳壳、炒竹茹、炒黄芩、羚羊角(先煎)、钩藤、淡竹沥(分二次冲入)、生姜汁(分二次冲入)、至宝丹1粒(温开水溶化冲入)。

功效:

辛凉开闭,豁痰潜阳。

主治:

火痰热之邪上扰之阳闭。

方药二:

羚羊角汤。

来源:

《医醇义》。

组成:

羚羊角、菊花、夏枯草、生地黄、牡丹皮、石决明、龟甲等。

功效:

清火息风、育阴潜阳。

主治:

火痰热之邪上扰之阳闭。

阳闭者先用至宝丹辛凉开窍,再用羚羊角汤为主加减内服,水煎内服,1剂/d,3次/d,200ml/次,连服3~5剂,后观其病情,随症施用。

既“阳闭”因“火”为患,当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为首法,辅以引血下行、滋阴潜阳、息风止痉、开窍醒神等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化痰汤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血栓素B2(TXB2)的含量,进而起到抗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羚羊角汤凉血滋阴、平肝潜阳,可加强凉血止血、滋阴潜阳的功效。热盛者可加用大黄、牛膝通腑泄热引血下行;痰多加天竺黄、川贝母、胆南星、竹沥等,以助开窍闭化痰之力。

(2)阴闭:

多因肝风骤起,痰湿阻滞,风夹湿痰之邪上壅清窍而内闭;《杂病源流犀烛》:“阴中者,或青或白或黑,昏乱眩冒,多汗,甚者手足厥冷。”

症见:

静而不烦,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苔白滑腻,脉沉滑者。

方药:

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来源:

《奇效良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制半夏、陈皮、茯苓、制南星、干菖蒲、枳实、苏合香丸1粒(温开水溶化冲入)

功效:

辛温通窍,祛痰除湿。

主治:

风夹湿痰之邪上扰之阴闭。

阴闭者先用苏合香丸辛温开窍后,再用涤痰汤加减,水煎内服,1剂/d,3次/d,200ml/次,连服3~5剂后观其病情转归变化,随证施治。

涤痰汤由二陈汤化裁而来,是燥湿化痰之剂,并有开窍之功。方中半夏、陈皮理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降低全血黏度比,明显抑制红细胞聚集和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作用;石菖蒲可以改善血-脑屏障,增强药物开窍醒神的疗效;人参皂苷可以改善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加端粒酶活性;甘草苷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酶活力、抑制脂氧化代谢产物的生成。张军应用涤痰汤与清开灵结合治疗中风伴有意识障碍患者66例,研究发现常规西药治疗同时给予涤痰汤与清开灵结合的治疗组,中风伴有意识障碍的意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同时单纯给予清开灵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愈轻,则疗效愈显著。

(3)总结:

阳闭是“痰火内发病心官”的证候。痰火内发,必然引动肝阳化风,风煽火炽,痰迷气闭,则神昏无知。阳闭远辛温而取辛凉,至宝丹最对症,同时可酌加羚羊角、钩藤以摒痰热,并息风阳。阴闭即浊阴痰湿之内闭。闭证宜开,且中风猝倒,必先顺气,随后治风,一般主张用苏合香丸,集大队辛香阳药以通之。然行气开窍,不除痰湿,仍难开其闭阻,还需配合涤痰汤化湿祛痰,湿去痰消,气顺窍利,神志可苏。

2.脱证

人体正气不足、阳气衰微、阴阳即将离决之候。

症见:

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鼻鼾,面色苍白,二便失禁,呼吸短促,脉象微弱或沉伏等。

治则:

回阳敛阴。

方药运用:

参附汤或独参汤鼻饲,人参用量应倍于附子。参附汤(人参20g,炙附子10g,煎60min煎成50ml)和生脉饮(生地黄、麦冬各20g,五味子10g成50ml)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有学者认为治脱证要掌握三大要旨:脉硬、汗冷、肢厥者,主以参附龙牡合四逆汤,重用附子以回肾阳;发绀、息微、心率加快,脉细欲绝者,主以参附龙牡合生脉散,重用人参以扶心阳;气急、鼻煽、脉散大、舌津涸者,主以大剂参、麦、萸、味,急救化源。

3.其他

风中胃腑,以致胃火炽盛,灼津为痰,痰随火扑,堵其窍道,出现昏不识人。

症见:

手足不遂,舌謇语涩,脘腹痞闷硬痛,二便不通,苔黄厚腻,脉沉实有力。

方药:

三化汤,大、小承气汤。

来源:

《杂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论》。

组成:

厚朴、羌活、枳实、大黄、芒硝。

功效:

搜风化痰,通腑泄热。

主治:

脏满腑实之神昏。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在,腑实燥结,热毒上扰清阳,闭塞清窍发为神昏。实践中观察到运用通腑醒脑法治疗,可使腑气通泄,瘀浊热毒外排,随之患者迅速苏醒,血压正常。故得出“通腑泄毒,醒脑开窍”这种治疗中风神昏的基本机制的模式。邪热下盛时方中可加用枳实、厚朴、大黄、瓜蒌、羌活、芒硝等;若痰火盛者,要及时用通腑泄热之法。西医学阐明,使用下法排除肠道积留物,去除肠内毒性物质,不但能减低腹压,恢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而且会有效增加腹腔内脏器的血液灌注量,促进新陈代谢,对急性大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组织缺血、缺氧有明显改善作用。研究者使用通腑泻浊法以小承气通腑胶囊(大黄、胆南星、瓜蒌、枳实、丹参等)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130例,有效率90%,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且能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二)常用中成药

1.醒脑静注射液

组成:

由人工麝香、冰片、郁金、栀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醒脑开窍。

主治:

可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

用法:

20ml醒脑静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日为1个疗程。

醒脑静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清热活血通窍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对昏迷患者有明显的苏醒作用;且能增加大脑对各种脑损伤因子的耐受性,促进大脑的修复,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并可保护病理性开放的血-脑屏障,减少血-脑屏障损伤,稳定血-脑屏障,从而减轻脑水肿。郭飞等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7日后,发现其对中风伴意识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显示,中风神昏患者经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6%,68例中经络患者中,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者居多,有效率为87.5%,较其他两型为好。迷蒙、神昏患者疗效也较为满意,有效率为62.5%,苏醒起效平均时间为11.23 ± 9.30h。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2.清开灵

组成:

牛黄、黄芩苷、金银花、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珍珠母、牛胆酸等。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通窍,醒脑开窍。

主治:

用于中风急性期神昏闭证患者。

用法:

40ml清开灵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日为1个疗程。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清开灵还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膜上糖蛋白CD62P的表达,阻止血小板与粒细胞及内皮细胞的黏附与连接,减轻TNF-α、IL-2R、IL-6介导的炎性反应以防止免疫应答过盛及活化的血小板和粒细胞引发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形成和再发,促进疾病转归。

3.参附注射液

组成:

红参、附片。

功效:

回阳救逆。

主治:

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等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用法:

100ml参附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日为1个疗程。

参附注射所含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末梢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临床中未发现毒副反应。

4.安宫牛黄丸

组成:

牛黄、犀角(用水牛角代)、麝香、冰片、黄连、生栀子、郁金、朱砂、珍珠、黄芩、明雄黄。

功效: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

中风痰热内闭之阳闭症。用于中风神昏证属邪热内陷心包,痰热内闭清窍的阳闭者。

用法:

每次1丸,灌服或鼻饲,每日1~2次。

安宫牛黄丸内含牛黄、犀角(用水牛角代)清热凉血;麝香、冰片芳香醒脑开窍;辅以黄连、栀子泻心火;郁金疏肝并可清心,佐以朱砂、珍珠重镇安神。诸药合用能使肝风平息,痰浊渐去,窍开而神清。有报告指出安宫牛黄丸能显著降低大鼠急性期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缩短大鼠恢复清醒时间,缩小脑梗死体积。脑梗死发生时TNF-α明显增加,并对缺血病灶引起免疫病理损伤。研究缺血中风大鼠血清的IL-18、TNF-α时发现,安宫牛黄丸能使两者水平降低,清醒时间缩短,行为学评分减低,提示它具有脑损伤保护作用。有报道指出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卒中急性期中经络神昏患者全部显效,中脏腑者有效率为86%。有研究对146例中风阳闭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治疗,其中治疗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及通腑醒脑合剂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缩短,病死率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

5.苏合香丸

组成:

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制)、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辅料为蜂蜜。

功效:

芳香开窍、行气解郁、散寒化浊。

主治:

用于中风痰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牙关紧闭、口舌斜等症。

用法:

苏合香丸为蜜丸,每丸重3g,口服或鼻饲每次1丸,每日1~2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开窍药能使神志昏迷患者苏醒,如冰片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石菖蒲挥发油有镇静催眠作用,能延长小鼠常压耐氧存活时间;这些与中医开窍醒神相一致。另外治疗脑疾患的开窍药能通过影响血-脑屏障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为中风的临床运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对中风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素问·生气通天论》述:“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倘若任其偏盛偏衰的病态发展,势必各自走向极端,即造成有阳无阴或纯阴无阳的“离决”状态。“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一旦离决,形神瓦解,使丧失生机而告终。中医学对于中风神昏机制已有了一定认识,但限于历史条件,未能从局部解剖细微结构上做进一步探讨。西医学证明,神明即是大脑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元神被扰,神明失用即是大脑的功能受限、特别是大脑皮质与脑干网状结构受到严重损害所致。

(三)针刺

中风神昏分闭证和脱证。系属本虚标实之症,故治疗须标本兼顾。闭证以开闭祛邪治标为主;脱证以扶正固脱治本为主。而闭脱互见者,则应按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治疗须有侧重。闭证多因风火内闭,痰热郁阻所致,治疗应清热豁痰,息风开窍。针刺以泻法为主,点刺十宣出血以清热宣闭,应用醒脑开窍法针刺人中、内关、泻太冲,刺丰隆降逆息风,通调脾胃二经气机,以强刺激反复运针至神志清醒。脱证乃由于真阴衰微,元阳欲脱,阴阳离决,治疗以益阴回阳,扶正固脱,可急灸神阙,可用隔盐灸法,壮数不拘,以神清脉回为度,同时针关元、足三里施补法留针,并可在关元针柄上以艾卷灸之,留针时做间断刺激。

1.闭证

主穴:

水沟、行间、涌泉、丰隆。

配穴:

曲池、足三里、合谷。阳闭加十二井穴、历兑、窍阴;阴闭加中脘、内关、百会。

2.脱证

主穴:

关元、气海、足三里。

配穴:

百会、合谷、中脘、复溜、内关(均中弱刺激,若元气极度衰微者勿针,用艾炷持续灸主穴)。

急性期可配合十二井穴刺血,现临床中患者多不省人事或牙关紧闭;或舌卷缩,服药困难,故多由西医进行抢救,待脱离危险期,才由中医用药物和针灸进行治疗。石学敏教授首创的中风醒脑开窍针法在病机上强调“窍闭神匿、神不导气”,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的规范化,成为目前中风外治法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督脉取穴法、头体针配合治疗、十三鬼穴、头针耳针结合法等多种针刺方法。

(四)鼻疗法

中药鼻腔给药及雾化吸入属于中医鼻疗法范畴。药物通过鼻黏膜及肺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还可以直接通过鼻黏膜-脑脊液途径进入脑脊液,使药物快速入脑。许多药物经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已接近100%。鼻腔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脑靶向性好、给药方便、能够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特点,在治疗脑中风等脑部疾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无论是对于水溶性成分栀子苷,脂溶性成分艾片、麝香酮,还是难溶性成分葛根素,经鼻给药均能迅速入脑,并显著提高药物在脑组织的分布和生物利用。但目前对于中药经鼻入脑的通路,特别是神经通路(嗅神经通路、三叉神经通路)和嗅黏膜上皮通路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各通路对脑靶向性的贡献度以及不同性质药物的主要入脑途径尚不够明确。

有研究显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予以脑清喷鼻微乳(主要由麝香、三七、冰片、川芎、石菖蒲、薄荷等组成)喷鼻治疗,能有效保护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在于:经鼻给药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中药药效;药物刺激鼻腔,对循行鼻腔的经络起到良性的刺激,从而发挥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后期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其也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麝香酮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缺氧损伤及脑水肿,抑制炎症因子,保护神经元。三七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能有效减少因脑缺血造成的脑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川芎可祛风止痛,扩张血管,促进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及脑梗死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冰片具有抗炎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同时可增加生物膜屏障通透性(包括血-脑屏障),有利于药物的整体吸收。早期有人予以加味通关散(由猪牙皂、细辛、麝香、冰片制成)经鼻雾化吸入,对中度及轻度意识障碍的中风患者疗效较好。

(五)灌肠法

灌肠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传统方法之一,是根据“开鬼门,洁净府”的中医理论,将邪毒排出机体,使脏腑功能正常运行。它针对中风中脏腑疾病转归时痰热腑实的关键病机,强调祛除“邪毒”,符合“上开下泻”法。有研究显示,予以中药星蒌承气汤对急性卒中患者灌肠治疗,发现其可通过通腑气、化痰热缓解病势,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用通腑开窍汤保留灌肠,发现其对中风闭证的总有效率达82.14%;予以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缺血性中风昏迷患者,发现其有效率达82%。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法是中医常用灌肠疗法,重在帮助缺血中风昏迷患者将体内瘀积的浊物排出体外,清气自然呈现,患者可逐渐康复。中医理论认为通过化痰通气的作用,可促进脑部的开窍,起到提神作用,被浊气影响的气血方能运行无碍,气血调和之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四肢的麻痹症状有所改善。大黄中含有丰富的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等,可以提高肠道的吸收功能,增强胃肠的蠕动,可以起到抗菌利尿的双重作用,对降低患者胆固醇也有积极作用。有报告表明,研究100位中风神昏患者,观察组中医辨证之后予以中药制剂灌肠,配合西医治疗,对神昏的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中风神昏可予灌肠给药。直肠静脉丛有很强的吸收能力,直肠给药能加快奏效时间,既可避免消化液的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又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并通过灌肠清除因肠内容物积留过久而产生肠源性内毒素对脑组织的损害,达到中药在治疗急重症方面低毒速效的目的。

二、偏瘫

风邪初中经络,未入脏腑。多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而入,引动湿痰,由络入经,气血痹阻,不能濡养经脉。

1.中药内治法

目前中风的研究遵循“辨证规范化”原则,将中风分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及阴虚阳亢证六大证候。治疗上除传统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之外,对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能取得较好疗效,并且毒副反应小,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1)补阳还五汤

来源:

《医林改错》。

组成:

黄芪、当归尾、地龙、赤芍、桃仁、川芎、红花。

功效: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有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中风后半身不遂的血肿吸收,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有效降低致残率。研究表明,本方具有祛瘀生新的功效,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有效率达到89.6%,且对于脑梗死后遗症运用越早,疗效越佳。另有研究发现,本方行血旺气,不仅可以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还可改善口、痴呆等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2)小续命汤

来源: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麻黄、防己、防风、炙甘草、杏仁、大枣、桂枝、黄芩、川芎、生姜、白芍、炮附片、党参。

功效:

祛风扶正。

主治:

正气内虚,风邪外袭。

麻黄、防风、杏仁发表开闭,疏通经络,祛邪外出;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平衡阴阳,疏通营卫;党参、炮附片、炙甘草益气温阳,调节气血;防己祛邪,诸药共用可奏益气活血,温通经络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续命汤有效改善中风半身不遂等后遗症,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也能改变患者血液黏度及降低血脂。胡明亮观察发现,小续命汤联合西药组比单纯西药组治疗效果好,认为本方可有效改善中风半身不遂患者局部肢体血流及恢复脑功能障碍。另有研究发现,小续命汤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减轻对脑细胞的毒性,减少脑细胞的死亡。白芍中的芍药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神经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离子通道、抗组织氧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改善胆碱神经功能而发挥作用。小续命汤其他有效成分还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提示其有效成分可能还通过其他机制参与了脑组织缺血时的神经保护和缺血后的神经修复过程。

(3)大秦艽汤

来源: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秦艽、独活、川芎、茯苓、当归、熟地黄、白芍、生地黄、细辛、白术、羌活、白芷、防风、石膏、黄芩、甘草。

功效:

养血和营,祛风通络。

主治:

风邪初中经络证。

《医宗必读》曰:“血行风自灭。”如湿痰重者,可去地黄,加半夏、橘红、南星等,以燥湿化痰。研究发现大秦艽汤化裁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后肌力明显增加,偏身麻木症状消失率为41.7%,肢体肿胀率为37.9%。有研究认为大秦艽汤对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变应用价值较高,清热养血健脾药之中配伍大队祛风药,有外风祛之,无外风可化之、散之、疏之、通之。

(4)八珍汤

来源:

《正体类要》。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炙甘草。

功效:

培补气血,补益扶正。

主治:

中风后遗症期,肌肉痿废者。

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病理基础为下虚上实,主要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而引起,因此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需要以“补益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为治疗原则,八珍汤为补气补血之方剂,是四君子汤及四物汤的复方,补气以四君,补血以四物,气血双补,应用中可酌加补益肝肾之药。研究表明,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其有效率可达到92.86%,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早期有人运用加味八珍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病例以50岁以上发病为多,就证明年老体衰、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是根本的内在因素,以此来培补气血,调节阴阳,增强体质的内生能力,促进机体康复,总有效率达8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八珍汤可显著降低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能改变血“黏”“浓”“凝”“聚”状态,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5)自拟方运用

1)黄芪九物汤:

主要由黄芪、防风、当归、茯苓、白术、鹿角胶、独活、牛膝、甘草等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脉络空虚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内风。黄芪又称棉芪,色灰白,性味甘,微温,具有保肝、降血压、益气固表等作用,临床常用于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治疗。有报告显示,黄芪九物汤配合康复理疗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发现治疗组有效率达88.3%,且血液黏稠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2)补脾治瘫汤:

主要由白术、山药、茯苓、赤芍、当归、地龙、砂仁、木香组成。在临床中,受邓铁涛名老中医治痿证从脾入手论治的启发,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脾主四肢,脾为后天之本。脾健五脏则强,四肢则健。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采用补脾益气、化湿行气、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补脾治瘫汤中以白术为主药,健脾补气,使脾胃健运,精气充足,肢体肌肉得以濡养;山药、茯苓健脾除湿利水;木香、砂仁行气醒脾,以达到补而不滞;当归、地龙、赤芍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同时,赤芍反佐各药之温性,补而不燥。从“脾主四肢”理论出发,补脾益气则四肢肌肉充足,临床疗效较好,肌力恢复有效率达95%。以补脾治瘫汤治疗中风恢复期半身不遂患者,总有效率达95%。

3)补气活血固肾汤:

由黄芪、丹参、豨莶草、络石藤、桃仁、茯苓、红花、当归尾、杜仲、川芎、淫羊藿、地龙、乌梢蛇等组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现代研究进一步证明,肾阴不足,元气亏虚,风痰瘀血阻络,是该病的重要病机。因此,在治疗上以补气、活血、化痰、祛瘀、通络为大法,偏瘫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致残率,有效提高生存质量。

4)马钱汤:

由全蝎、鹿筋、白芍、当归、蜈蚣等组成,具有收缩肌肉功效,对于肢体弛缓无力者,可使用此方,使得筋肉先紧后松,交替进行,有利于筋肉恢复常度。

5)二草芪蛭汤:

由豨莶草、透骨草、芪菜巴巴叶、沙糖根、水蛭等组成,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组方原则,祛瘀通络、益气活血、宣痹利脉,截断病理产物,保护脑细胞,促进患肢恢复。

2.常用中成药

(1)血塞通:

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苷制成的无菌水溶冻干品制剂,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效能,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等。血小板活化因子是迄今为止最强的致血小板凝聚的活性物质,而三七总皂苷为一种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并能降低黏度和纤维蛋白含量,延长血凝时间;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使循环供氧恢复正常功能。有研究指出血塞通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患者,总有效率达93.3%,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功能。血塞通注射液为中风恢复期的常用药,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有相关研究。但临床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常有皮疹、咽干、头痛、心慌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

(2)疏血通:

疏血通注射液由动物类中药地龙、水蛭等合理组方,两者配伍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水蛭含有的水蛭素,地龙含有的蚓激酶,能够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和溶微血栓作用。中医认为,血蛭为破血逐瘀之良药,而地龙走血分,能够消滞通血脉,两者协同作用具有良好活血化瘀与通经活络的效果,从而有助于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研究表明,患者在针灸基础上予以疏血通治疗,发现两者联合可改善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有研究对中风患者予以疏血通治疗,总有效率达70%。中药地龙味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镇痉息风、活血止痛作用;水蛭味咸、性平,有破瘀通经作用,两者配伍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清肝息风。同时现代医学研究地龙中含有的蚓激酶具有类似组织纤维蛋白溶酶激活物成分,有抗凝、抗纤溶、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还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水蛭能够抑制缺血鼠脑的白细胞的浸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其含有的水蛭素为凝血酶特效抑制剂,能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液黏度,溶解已形成的微血栓。

(3)丹参多酚酸:

丹参多酚酸主要含有丹酚酸B、D、E、迷迭香酸、紫草酸等。丹参是在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活血化瘀中药,其有效化学成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丹参水溶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清除自由基、保护缺血脑组织神经元等多种药理作用。有研究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患者NIHSS评分降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通过对照试验发现相比于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其血黏度,改善缺损神经。陈红东等研究提示丹参多酚酸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降低血黏度,进而达到保护或恢复神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而其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提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改善缺损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动物实验证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有效提高大鼠模型存活率,缩小其脑梗死面积;且现代药理学发现该药物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适用于脑梗死等病症。

(4)川芎嗪:

川芎嗪为活血化瘀代表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研究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在使用黄芪注射液基础上予以川芎嗪注射液,发现其抑制内皮素活性,舒张血管,降低血细胞比容及血浆中凝血因子Ⅰ、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的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人在葛根素氯化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效率达8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下降,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川芎嗪可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氧自由基和血栓A2形成,从而减轻细胞缺氧,促进脑功能改善。有研究表明,使用川芎嗪治疗中风患者,有效率达95.71%,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营养并修复神经。

(5)灯盏细辛注射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活血化瘀药灯盏细辛中提取酚酸类成分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灯盏细辛具有舒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供血等作用;改善神经元血流状况,通过增加血流及神经传导使皮质功能重建,改善脑代谢,使损伤的神经细胞逆转,恢复其功能;动物实验表明其对大鼠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其在急性中风、中风偏瘫等疾病中应用广泛,且安全有效。脑梗死病理生理改变与神经和脑组织损伤关系密切,需要有效治疗来针对性阻止神经元损伤。有研究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发现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40%低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度指标及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明显舒张血管、降低血黏度及改善神经功能等综合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动脉血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梗死区的血液供应,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有研究指出,与对照组相比,在各相应时间点,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说明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是通过VEGF的高表达来实现的,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6)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来源于丹红方,为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红花提取制成的针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有研究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共14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均得到显著提高,说明其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缺损;第7日、第14日时血小板活化产物较对照组下降,说明丹红注射液可能有抑制血小板功能亢进作用。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诸多环节而同时减少坏死和凋亡,保护脑缺血组织。其功能可能为:①抑制血小板聚集: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脑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②抗炎作用:丹红注射液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丙二醛,从而减轻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毒害,降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及TNF-α水平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③神经保护:丹红注射液还可抑制caspase-3(胱天蛋白酶3)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的凋亡,也可激活细胞活性,防治神经细胞凋亡。

3.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经络不通、气血失和而导致肢体偏枯失用为偏瘫的基本病理改变,故偏瘫的针灸治疗则是在补虚泻实的基础上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要治法。

(1)体针

1)健患侧交替针刺法: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曰:“中风,左瘫右痪,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根据患者发病病程分为3期,早期阻在脑,针健侧泻实补虚,调养元神;中期气郁经,针双侧疏导经气,均衡阴阳,先针健侧,后针患侧,取穴肩井、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后期寒拘脉,针患侧温运阳气,通利关节。

2)子午流注纳甲法:

应用于中风早期,可明显增强疗效。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在治疗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是运用天干配脏腑按时取十二经穴的一种开穴治疗方法,其理论认为人体气血流注呈周期性变化,气血注入穴位时,是穴位功能旺盛之时,其把握人身气血流注旺盛的“开穴”这一治疗“时机”增强针刺的疏经通络之功,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它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实用价值。临床实践证明,较之常法,此法尤长于调整气血之盛衰,协调机体之阴阳,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有人在治疗组阳明经辅以太阳、少阳之法,并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施以针刺,总有效率达98.57%,选辰、巳时以纳甲法取穴治疗,是因辰、巳时分别属脾胃所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多气多血之腑,此时人体气血最旺盛,较其他时间治疗作用会更好。

3)靳三针:

治疗中风偏瘫是根据偏瘫的状态和程度,有选择性地使用颞三针(头侧部少阳经循行部位)、手三针(曲池、外关和合谷)、足三针(伏兔、足三里、太冲)以及上下肢挛三针[极泉、尺泽、内关、鼠蹊(位于腹股沟区)、阴陵泉、三阴交]。弛缓性瘫痪主要表现为阳经拘急、阴脉弛缓,故针刺以阳明经及少阳经为主,选取颞三针、手三针及足三针;痉挛性瘫痪针刺以太阴经、厥阴经为主,选取颞三针、上下肢挛三针。

4)升阳通督法:

任、督二脉与三阳经穴在中风治疗上有其特殊作用。督脉行腰背而总督诸阳经,主一身之阳气;任脉行胸腹而统领诸阴经,主一身之阴气,故二脉经穴对于调整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三阳经脉疏通,则阳气舒展,血行旺盛,肢体功能可望康复。有人运用升阳通督法治疗中风患者,主穴选取人中、神庭、百会、风池、大椎、命门、通天、络却、天柱。配穴选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俞、天宗、秉风、曲垣、秩边。治疗18天后,有效率达89.5%。

5)醒脑开窍法:

采用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7%。石学敏醒脑开窍法从理论上对“脑”与“神”赋予既符合中医理论又接近西医学的全新观点,发展了中风病机学说,提出了“窍闭神匿”是其总病机,中风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遇劳累、生气等诱因,肝风内动,内风夹痰,火、血、虚(气虚、血虚)上扰清窍(脑)致脑络阻遏,窍闭神昏,神不导气。

6)其他针法:

有人治疗半身不遂患者选取两组穴位交替针刺患侧,分别是百会、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肝俞、秩边、委中、绝骨、昆仑、阳陵泉、四神聪、手三里、偏历、脾俞、肾俞、环跳、风市、足三里、丰隆、丘墟、太冲,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日,基本痊愈达46.6%,总有效率达96.5%。研究发现,针刺以隐白、大敦、丝竹空为主穴,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效明显,认为隐白为脾经井穴,脾脏之气出于隐白,取此穴可以达到养气血、健四肢的功效。有人用电排针取患肢少阳经和阳明经穴位治疗半身不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毫针针刺,其优势在于加强肌肉、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善肌肉营养,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人采用透刺加温针选取肩髃透极泉,太冲透涌泉,曲池透少海,解溪透中封,合谷透少府,丰隆透筑宾,伏兔透阴包治疗本病,总有效率达到97.2%,透刺可以沟通数经经气,温针取艾火之力温通气血。

(2)头针:

头和脑都是脏腑经络之气血汇聚的部位。“脑为髓之海”,头部是调整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针刺头皮可广泛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头针治疗则直接刺激诸阳之会,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动五脏六腑之精气,促进肢体恢复。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是以神经解剖生理为依据。头针穴位所在的点和线恰好与大脑皮质的各功能投影区相对应,进一步奠定了头皮针治疗中风的理论基础。在病变大脑皮质的相应体表部位针刺,不仅能激活受损的脑细胞,而且能引起神经生理功能的改变,使患者的脑电活动改善,建立侧支循环,促进脑血流量的增加,改善皮层病损区的供血供氧,从而加速脑组织及患肢功能恢复。头针配合体针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生化代谢、缓解免疫损害等途径,间接调整中风偏瘫患者的功能状态。头针取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捻针的手法要求熟练,速度要达到260r/min以上。有研究者治疗组予以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发现较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且与单用体针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可明显改善患者患肢症状。

(3)眼针:

眼针疗法是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倡导的,指出十二经脉直接、间接都和眼有密切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所以,眼针能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阴阳平衡。眼针通过刺激眶周穴区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阴阳的作用。治疗以取上、下焦区以疏通上下肢经络,流畅气血,从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配合循经取穴、取肝肾区平调阴阳以治本,标本兼顾,故能取得良效。

眼针取穴以《中华眼针》为标准,取双侧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以0.5寸不锈钢针,在距眼眶内缘2mm处眼睑相应穴位上横刺,进针深度不宜过深,不宜超过各区界限。不施手法,留针30~40min,留针期间配合运动疗法。有研究发现,在偏瘫患者服中药基础上,每日行眼针疗法1次,治疗4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研究认为,急性期且初次发病者眼针疗效较好,但若偏瘫患者病程长、正气虚、骨骼和肌肉均有萎缩、变形,应用眼针疗法治疗效果甚微或无效。有研究指出对偏瘫患者予以眼针效果较普通针刺临床疗效较好。眼针针感多酸、重、痛,个别病例出现冷热感,凡出现酸和冷感的病例疗效较好。“目系属脑”,针刺眼区穴可改善脑血流减轻脑水肿,减轻神经元缺血性损害,缓解脑血管痉挛,有促进脑血管侧支及早建立的作用。

4.推拿疗法

有人拿督脉经为重点,从大椎擦法至长强等穴,治疗本例患者,痊愈33.3%,显效40%,好转26.7%,认为本病与督脉关系密切,督脉通则十二阳经畅达。有人用㨰、点、拿、按、摇等手法治疗半身不遂37例,有效率100%,认为急性期后1~2周采取深透、有力地推拿效果最佳。研究发现,先用药酒擦拭半身不遂患侧肢体,拍打10min,后按穴位进行推拿,痊愈占25%,显效占50%,有效占18.75%,总有效率达93.75%。现代医学表明,通过手法进行早期推拿,可引发中枢神经环路的联系,促使患肢出现运动或肌肉收缩。早期推拿能利用残余的相对肌力较强的肌肉随意收缩兴奋所有的运动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经常保持正常的兴奋和抑制活动过程,可以避免瘫痪肢体无活动和不重视被动活动,以致形成关节挛缩而造成失用性退变。对患肢加以推拿,可以使局部肌肉处于活动和紧张状态,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结合推拿时肢体的被动活动,可以改善肺活量及全身血液循环,对促进瘫肢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很有帮助。

三、偏身麻木

中风日久不愈或中风初起常见肢体麻木,肌肤不仁,痛痒不知,多为气虚风痰入络,营卫不和,气血涩滞所致。《素问·逆调论》谓:“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景岳全书》又谓:“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

(一)中药内治法

指迷茯苓丸

来源:

《全生指迷方》。

组成:

茯苓、枳壳、半夏、生姜、芒硝。

功效:

理气燥湿、化痰通络。

主治:

中风偏身麻木。

有研究指出在针灸基础上予以指迷茯苓丸治疗两个疗程,上肢麻木加桑枝、桂枝;下肢麻木加桑寄生、牛膝;左侧麻木加鹿胶或鹿筋,右侧麻木加猪胫骨或狗胫骨,有效率达87.5%。加用上、下、左、右引经药更利于药效直达病所:桑枝、桂枝引药上行于双手;桑寄生、牛膝引药下行于双足。古语云“左青龙而右白虎”,鹿又名斑龙,故取鹿胶、鹿筋引药左行,虎骨已禁用则以猪骨、狗骨代之而引药右行。亦可用活络丹、天麻丸等搜风活络。

(二)针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能通过对机体整体的调节,加快血液流动速度,改善微循环,影响血流变。由于改善了神经系统供血供氧,提高了病变周围血氧浓度,因而促进了病变神经功能的恢复,消除或缓解了肢体麻木的症状。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主选阳明穴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解溪),配合太阳穴位(后溪)和少阳穴位(环跳、阳陵泉、悬钟)。有人使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偏身麻木患者,针刺肩髃、肩髎、曲池、外关、合谷、髀枢、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三阴交、太冲及太溪,并取第1胸椎至第3腰椎夹脊穴刺络放血及十二井穴刺络放血,一个疗程后患者偏身麻木症状较入院好转,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延长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降低了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从而对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具有显著意义。有研究发现,使用针灸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卒中偏身麻木患者,有效率达80%。患者或因于外感,或由情志不畅肝风内动,或因脾胃亏虚痰湿内生,肝风引动痰湿阻于经络,经脉不通则肢体活动不利,络脉不通,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发为麻木。有研究表明,使用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壮医莲花针拔罐疗法与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相似,一方面可以疏通经络,使得气血运行顺畅;另一方面还可以清除血液中造成机体损伤的病理产物。正如张从正所说“岂知出血乃所以养血也”,“年衰火胜之人,最宜出血”,“先论攻其邪气,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四、口舌

风邪中于太阳、阳明经脉,阳明之脉夹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若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脉,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而为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目时流泪等症。

(一)中药内治法

牵正散加味

来源:

《杨氏家藏方》。

组成:

白附子、僵蚕、全蝎、白芷、防风、白蒺藜、川芎、天麻、橘红、路路通等。

功效:

祛风化痰,缓急通络。

主治:

中风口眼歪斜。

若目动加钩藤、石决明、白芍等以平肝息风。有研究用益脑通络牵正汤配耳压法治疗面瘫44例,其中中枢性面瘫16例。自拟益脑通络牵正汤用黄芪、鸡血藤、当归、赤芍、石菖蒲、南星、天麻(或钩藤)、地龙、川芎、半夏、白附子、桃仁、红花、僵蚕、全蝎加减。中枢性面瘫耳穴取心、脑、神门、缘中为主,配口、眼、面颊、肝、肾等。得总有效率为95.45%,其中治愈显效率为86.36%。认为该组方药有益气健脑、豁痰祛风、醒脑开窍、化瘀通络之功。

(二)针灸疗法

1.常规针刺疗法

有研究对120例中枢性面瘫患者观察组予以面部局部取穴:四白、颧髎、下关、翳风;活血化瘀穴位取百会、足三里、合谷、太冲。研究结果表明,同时针刺合谷、太冲穴能诱导额叶、颞叶脑组织的血流量和血流容积,可以改善大脑皮质的血流容积,改善大脑皮质的血液供应,从而调整大脑皮质的功能。有研究对12例中枢性面瘫患者针刺下关、颧髎、夹承浆、翳风、地仓、颊车、合谷、百会、风府。总有效率达91.67%。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整体调节作用。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恢复,延缓神经细胞坏死,对其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合谷刺法

有研究将12例中枢性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合谷组,合谷组在中西医基础治疗上加针刺面瘫对侧合谷穴,直刺进针,施以捻转手法,120次/min,行针30s。研究结果表明,合谷组和对照组均可一定程度改善缺血性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面肌运动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进行评估治疗效果时,合谷组优于对照组。后进行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的量效研究,表明针刺合谷穴时采用逆经脉方向刺、行针5s的参数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疗效最佳。且患者面部运动及感觉功能改善,这可能与刺激合谷穴激活同侧大脑中央前回、后回有关,两者分别为第一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或改善大脑皮质的血液供应,调整大脑皮质功能;加之配合体针的运用促进身体微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大脑和颜面部的血运从而加速面瘫的恢复。有学者对中枢性面瘫患者施以5种合谷穴针刺方案,发现针刺手法操作持续5s,针尖逆经脉方向组总有效率达93.3%。

3.针刺加艾灸疗法

有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主穴百会、合谷、足三里、地仓、颊车、颧髎、下关,随症配穴:人中沟斜配合承浆;素体羸弱者配合曲池;目闭合不全者加四白、攒竹,并予以艾灸,将点燃后的艾条对准穴位,治疗4周后,研究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95%。头为诸阳之会,取穴颊车、地仓、下关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又可激发诸阳之气,艾灸可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现代药理学证实,艾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黏稠度的功效。有学者对中枢性面瘫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加艾灸疗法,取穴颊车、地仓、迎香、颧髎、下关(均取患侧)、合谷(对侧)、足三里(双侧)、百会、承浆,并予以艾灸,总有效率达95.8%,痊愈20例,好转3例。《针灸大成》曰:“面口合谷收”,兼手阳明大肠经在口唇部循行规律,所以取对侧合谷穴治疗中枢性面瘫。百会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为各经脉气汇聚之处,对于协调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视丘下部、双侧颞叶脑区的血流量增加。

五、言语謇涩

风痰阻于舌窍,舌乃心之苗,心脾肝肾四经所系,邪中其经则痰涎闭其脉道,故舌不能运转言语也。《杂病源流犀烛》谓:“肾脉之气不能上循喉咙,挟舌本,故不能言;脾土不足,痰涎涌盛而謇涩,故亦不能言也”。

(一)中药治疗

1.涤痰汤

来源:

《奇效良方》。

组成:

半夏、制胆南星、橘红、石菖蒲、茯苓、竹茹、枳实、栀子、甘草等。

功效:

祛风涤痰、宣通窍络。

主治:

痰热闭窍型失语。

方中制胆南星化痰,枳实破痰利膈,石菖蒲、远志开窍通心逐痰,栀子清热泻火,本方适用于痰热闭窍型失语。《张氏医通·中风门》言“肥人舌根强硬,作湿痰治,瘦人舌根强硬,作心火治”,“如脾土不足,痰涎壅盛而謇涩者,是痰火壅塞上窍,气虚不能上营则舌机不转”。有人对中风后言语謇涩患者在针刺基础上予以涤痰汤治疗,总有效率达94%,其中治愈13人(26%),显效21人(42%),有效13人(26%)。中医学认为,语言与心主神明、主血脉的关系最为密切,中风失语主要病因病机不外乎风动、痰阻、气滞、血瘀。正气不足,肝肾阴亏,肝阳上扰,肝风内动,为致病之本;痰阻、气滞、血瘀为致病之标。气滞、痰阻、血瘀、风痰或瘀血闭阻心脉、清窍为导致失语的关键。所以临床以祛(豁)痰、通络开窍、息风、活血为主要治法。

2.神仙解语丹

来源:

《医学心悟》。

组成:

羌活、白附子、石菖蒲、郁金、木香、远志、胆南星、天麻、全蝎、甘草等。

功效:

温经通络,息风开窍。

主治:

适用于风痰失语。

方中石菖蒲化湿祛痰开窍,天麻祛风通络、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共为君药;远志辅助石菖蒲增强祛痰开窍,全蝎加强天麻祛风通络,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白附子祛风化痰共为臣药;木香行三焦之气,既能行气以助通络,又能行气以助祛湿而绝痰源。《医学心悟》谓羌活“能治贼风失音不语”,羌活既祛外风又兼去寒湿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该方祛风痰,行气血,通经络,开舌窍,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本病病机为痰湿阻滞经络,经络不通,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而致舌强失语。有人用神仙解语丹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失语症,治疗组显效30人,有效24人,总有效率达87.09%。采用神仙解语丹加减联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患者,患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语症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均提示了神仙解语丹加减与舌三针联合使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后观察组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了神仙解语丹加减与舌三针联合使用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促进中风的康复。

3.地黄饮子加味

来源:

《圣济总录》。

组成:

熟地黄、生地黄、麦冬、五味子、山萸肉、肉桂、附子、石菖蒲、远志、巴戟天、茯苓、石斛、川芎、丹参、红花。

功效:

益气养阴,滋补肝肾。

主治:

本方适用于肝肾两虚型。

地黄饮子在中医临床为“舌废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之喑痱阴虚证的重要方剂。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巴戟天温壮肾阳;制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菖蒲可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本方有益气补肾,开窍通络,摄纳浮阳,滋阴敛液,以调理阴阳平衡之功。有研究将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2例给予地黄饮子口服,对照组58例予以针刺疗法,结果提示地黄饮子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的症状,临床总体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组。有人在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基础上予以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听、复述、口头表达、出声读、阅读理解、描写抄写、听写和计算能力。此外,采用失语商(quotient aphasia,AQ),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hinese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CFCP)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等进行评定,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的言语训练治疗,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语言交流能力,降低失语严重程度。

4.苏丹解语汤

来源:

《简易方》引《资寿方》。

组成:

苏合香、麝香、丹参、水蛭粉、冰片、丁香、蜈蚣、沉香、地龙、白檀香、石菖蒲、制半夏、制南星、茯苓、荜茇、白术、诃子。

功效:

温阳化痰,芳香开窍,祛瘀通络。

主治:

痰湿蒙神型中风失语。

方中苏合香辛散温通,芳香辟恶,通窍开郁;麝香辛温芳香,辟恶开窍,行气解郁,二药共为君药。冰片芳香走窜,助君药开窍醒神;白檀香、丁香、沉香、行气解郁,芳香辟秽,散寒止痛;石菖蒲、制半夏、制南星燥湿豁痰开窍;丹参、水蛭、蜈蚣、地龙活血祛瘀,息风通络共为臣药。荜茇辛热,温中散寒;茯苓、白术补气健脾,祛湿化浊;诃子收涩敛气,防诸香药辛散走窜,耗散正气,共为佐药。有人以苏丹解语汤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痊愈10人,显效11人,有效14人,总有效率达87.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冰片芳香开窍,镇静安神,具有消诸窍之火的功效,可载药上行透过血-脑屏障,促进药物吸收,同时可对抗脑缺血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和保护作用;石菖蒲的挥发油成分可直接入脑,还具有改善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脑功能减退、减轻脑神经细胞损伤等作用。

5.资寿解语汤

来源:

《诸症提纲》。

组成:

羚羊角、桂枝、羌活、甘草、防风、附子、酸枣仁、天麻、竹沥、姜汁。

功效:

息风化痰,通络开窍。

主治:

痰阻窍络所致舌强不语。

防风散外风;羚羊角、天麻息内风;酸枣仁宁心;甘草和中益脾,扶正祛邪,化痰息风。而附子、肉桂不仅引火归原温脾土,同时可以温补肾水,振奋心阳,促使心、脾、肾之脉上络舌本,恢复功能。石菖蒲、竹沥、姜汁健脾化痰开窍,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风消、痰祛、络通,药证相合。中风后失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辨证时应分清虚实,实证多因风痰痹阻,经络失和,治宜祛风豁痰,通窍活络,方用资寿解语汤;虚证多因肾虚精气不能上承,治宜壮水之主,方选地黄饮子。有人用资寿解语汤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有效率达89.1%,且治疗后患者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复述、命名较治疗前好转。

(二)针刺治疗

1.体针

体针疗法主要以整体治疗为主,辨清虚实寒热,进行补泻,或清热、或温益、或泻、或补,活血通络,补气益血。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局部配穴,多以廉泉、金津、玉液等配合治疗。有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组取穴:人中、内关、三阴交、风池等。传统针刺组取穴: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内关、通里。治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为两组中风失语症患者失语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显著,提示醒脑开窍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有研究显示,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9例,针刺天鼎、关冲、哑门、间使穴,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1.2%,提示采用治疗组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疗效。

2.头针配合体针

有人在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基础上予以针刺中风后失语患者,选取头针,参照焦顺发头针治疗分区选取运动区和言语2区、言语3区。体针选择哑门、关冲、天鼎、间使,连续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7.62%,且患者自发谈话、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命名能力得到改善。《百症赋》曰:“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选取此穴位为临近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哑门,既是督脉穴位,又是局部穴位。《针灸甲乙经》:“瘖门入系舌本”(瘖门即哑门),“舌缓瘖不能言,刺哑门。”关冲为三焦经井穴。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心包为心之外卫,代心受邪。心开窍于舌,与发音有密切关系。高雁鸿等人以头针配合体针针刺中风后失语患者,治疗后患者在自发言语、理解、复述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失语程度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总有效率达90%。头针疗法能够引起相应区域的兴奋,调节改善脑循环,有利于脑部病灶的修复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建。

3.舌针

舌针疗法是用针刺激舌体上的各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办法。《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系舌本,属目系。”舌针通过针刺与舌有关的穴位和经络,达到调整全身阴阳、运行气血、醒脑起音的目的,从而促使语言功能恢复。研究显示,予以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总有效率达96.7%,舌针疗法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病灶部位的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使病灶部位在不同程度上缩小,刺激患者脑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大脑功能。应用靳三针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对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靳三针组、常规组均配合言语训练,康复组仅给予言语康复训练,三组治疗时间均为42日,结果认为靳三针疗法结合言语训练能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舌针通过针刺舌体上的穴位,经舌根部的舌下、舌咽、三叉神经末梢等,向上传导至延髓核团,反射至高级神经中枢,可能通过皮质-丘脑-皮质的调节,使各传导系统相互协调,增加神经兴奋性及数量,使坏死的病灶尽快恢复,从而对言语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六、吞咽困难

中风后吞咽障碍在中医学上属“喉痹”“类噎膈”等范畴,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风后引起机体阴阳乖戾,真阴不足,髓海空虚,痰浊瘀血互结,使气机闭塞不通而致清窍失宣,咽喉开闭失司而发为本病。

针刺治疗

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在脑,其病机为脑神经损伤致机体气血逆乱,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肝主筋;肾主藏精,在液为唾;另外从经脉循行来看,心、肝、脾、肾四条经脉均循喉舌,可见心、肝、脾、肾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口、舌、咽喉功能发挥。针刺疗法常被作为治疗的首选,一般都认为临床疗效很好,甚至认为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若风、痰、瘀、毒阻滞经脉,闭阻舌、咽、喉窍则可致吞咽困难;针刺以活血通络、醒神开窍为治法。病变涉及肝、脾、肾、脑、任督二脉,乃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不足,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相煽、痰浊阻络、瘀血内停为标。针刺取穴时定位要准确,手法要得当,使患者产生得气感为关键。

1.通关利窍针刺法

有人运用通关利窍法主穴取内关(双侧)、水沟、三阴交(患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翳风(双侧)、廉泉,咽后壁点刺及金津、玉液刺络放血。唇闭合不全和咀嚼运动受限者加太阳、下关、地仓、颊车;舌体运动障碍者加内大迎及舌面散在点刺;肢体运动障碍者加极泉、尺泽、委中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5%,且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得到改善。组方中内关、水沟醒脑开窍,宁神健脑;足之三阴经脉循行均经咽、喉、舌本、颃颡,故与本病密切相关。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健脾利湿,为治本之法;风池、完骨、翳风合用可养脑髓,通脑窍,利机关。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咽后壁点刺,可活血化瘀,通气利窍。诸穴合用,起到标本兼治,醒脑开窍,通关利窍之功。有人采用通关利窍法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28天后,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5.4%,“通关利窍”针刺法,具有通关利窍、平衡阴阳、调神之作用。在取穴、配方、针刺手法及其量学方面做了严格规范,临床疗效显著。

2.醒脑开窍法

有人使用醒脑开窍法针刺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取穴完骨、翳风、双侧风池、天柱、内关和三阴交等穴,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8%。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时刻立足于中医的整体观念,明确了神同人体五脏的病理、生理的紧密关联,侧重于“调神”和“醒神”。因此,将心包经络内关穴充当主穴,借此有利于健脑修性、调神启闭、顺畅气血。中风后吞咽困难的发病通常与脾、肝、肾紧密联系,而足三阴的经脉循行均通过舌本、咽部,进而弥补三阴,达到利湿健脾、肝肾同补的功效,成为中医临床上的治本疗法。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无论从病患康复练习的效果还是治疗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均较纯粹用药的治疗方法略胜一筹。在采用该方法治疗时,经针刺风池穴周边的神经组织,同1~4颈段副面神经核、脊髓前角处的神经元等创建关系,凸显治疗作用。副面神经核可抬高、紧缩舌骨,进而对咽部启动构成直接影响。廉泉穴能对舌部、下颌等部位的肌肉产生正面而又强烈的刺激,可尽快激活咽缩肌。翳风穴可帮助刺激小脑顶核,一旦刺激完成后,小脑顶核对整个脑功能的防护作用是十分可靠的,它会遏制坏死细胞的凋亡,对损伤区的血液实现正常供应,保护性蛋白成功合成的速率也大大加快,刺激咽下肌肉组织,促咽下条件反射,恢复和提高咽下功能。

3.补肾针刺法

有学者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本病病脏在肾,肾气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化风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者胃之关,肾气虚关门不利,胃气不降反升,胃气上逆而见吞咽困难、呛咳,且肾经挟舌体,故其治当以补肾为本,方选肾关、太溪行补法。肾关为董氏奇穴的穴位,位于胫骨内侧,阴陵泉穴下一寸半,为补肾要穴,穴名肾关,有肾俞及关元的作用,为补肾最常用的穴位,位于脾经上天皇穴下,具土水二性,能脾肾双补。太溪为肾经原穴,为补肾要穴,一方面与肾关合用加强补肾作用,且太溪为输穴,为水中之土穴,亦具有脾肾双补的作用。配合太冲平降上逆之肝气。诸穴联用强补脾肾,平肝降逆。有人选用肾关、太溪、太冲穴位,治疗后有效率达96.8%,且吞咽评估量表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得到改善。

4.舌三针

舌三针由舌Ⅰ针、舌Ⅱ针、舌Ⅲ针组成,舌Ⅰ针即上廉泉穴,上廉泉穴左右各旁开0.8寸为舌Ⅱ针和舌Ⅲ针。舌三针中的上廉泉又名舌本,为任脉经气所发,是任脉与阴维脉交会之处,与舌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研究证实舌三针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积分及洼田饮水试验中的疗效均优于康复训练组,有效率达90%以上。针刺患处可直接刺激咽部肌群,以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感受器,形成对中枢神经的刺激作用,促进吞咽反射弧重建与恢复;针刺廉泉穴可恢复大脑皮质对皮质脑干束的调节作用,使其重建吞咽功能。《难经》称:“任脉者上关元,至咽喉,有通舌窍利咽喉的用。”针刺舌三针,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激发舌部经气的作用,使咽喉得气血滋养,阳气得用,从而恢复咽喉部的正常功能。

5.任督通调法

督脉入络于脑,而“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中风乃为脑病,中风后吞咽困难乃脑髓受损所致,任督通调法可达通督醒脑、通经调气之功,故可改善吞咽功能。有学者使用任督通调法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治疗组取穴:天突透膻中、上廉泉穴;百会透脑户、风府穴,一个疗程后有效率达87.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采用任督通调针刺法,针刺任督二脉,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激发舌部经气以通经活络,利咽通窍,从而恢复咽部的功能,以治疗吞咽障碍。取任脉的天突、膻中及位于任脉的上廉泉可通经活络、利咽通窍。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天突和膻中可使上下段食管蠕动增加、内径增宽,有利于吞咽;百会、脑户、风府为督脉穴,督脉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脑、喉、目等。风府又是足太阳、督脉和阳维脉之交会穴,可疏解脑府之内风,《类经图翼》记载其主治中风舌缓;廉泉系阴维脉、任脉之交会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治“舌根急缩,下食难”,两穴异名“舌本”,围绕“舌本病”前后取穴,共奏益脑开窍、宣通舌络之功效。

七、共济失调

卒中引起的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眩晕、站立不稳、肢体运动不准。中医并无共济失调之病名,多归为“痿证”“颤证”“骨繇”等范畴。有研究认为中风后共济失调属于中医学“骨摇”范畴。本病多表现为肢体震颤、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骨摇”一词,又名“骨繇”,《灵枢·根结》:“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也。当穷其本也。”可见“骨繇”乃形容四肢躯干摇摆不稳之状态,最早对共济失调症状中的四肢平衡能力障碍进行了概述。

(一)中药内治法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

症见:

走路不稳,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呕吐,形体肥胖,舌质胖苔厚腻或白腻,脉滑或弦滑或濡缓。

来源:

《医学心悟》《难病奇方系列丛书》。

组成:

天麻、制半夏、陈皮、白术、枳实、茯苓、竹茹、石菖蒲、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

燥湿健脾,化瘀开窍。

主治:

瘀浊蒙窍型。

有人将20例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治疗,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总有效率达9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患者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治宜燥湿健脾,化痰开窍。

(二)针灸疗法

1.头项针

有研究观察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选取头皮针中调衡、调运及调颤三针,项针取穴风池(双)、风府、颈3~6夹脊穴,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且促进VEGF的表达。调衡三针、调运三针、调颤三针横跨督脉、足太阳、手足少阳与足阳明等多条经脉,具有多重综合调理功能。透刺法能够加强表里经及邻近经脉的沟通,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风池可治一切风邪为患,为治风之要穴。督脉从风府入属于脑,帅气血上荣脑髓,所以风府为治疗中风之关键穴。颈部之髓是髓汇聚成脑的终端部位,髓经过项部最终汇聚成脑,“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择颈部的夹脊穴来调理入脑之髓,可调理髓海、协调运动。血清VEGF可直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而不依赖于血管的形成或再通,有助于改善神经细胞的存活,延长细胞的存活时间,直到新血管形成,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2.头体针

有人观察头体针治疗卒中后共济失调的疗效,治疗组头针选取枕下旁线,配合颞后线,体针选取风池,治疗30日后,Berg平衡量表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5%(P < 0.05)。根据Tinetti量表及“站起-走”计时测试评定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枕下旁线为小脑在头皮的投影部位,颞后线是前庭神经在头皮的投影部位。通过相应的针刺手法,能够对刺激区造成强大的压力,容易激发刺激区效应,集中和增强能量的效应及转化,改变小脑局部的病理状态,促进小脑与大脑皮质之间的信息传递,使之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风池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太阳、阳维之会,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能壮阳益气,化生气血精微充养于脑,促进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恢复。

3.透刺针法

有研究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选取脑空透风池、玉枕透天柱、脑户透风府、风池透风池穴位透刺,总有效率达92%,透穴刺法能够加强表里经及邻近经脉的沟通,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人体的四肢百骸受控于脑,因此取头部穴脑空透风池、玉枕透天柱、脑户透风府、风池透风池,分别采用透穴刺法,起到一经带多经、一穴带多穴的整合作用。

4.其他针刺疗法

有研究使用针刺夹脊穴疗法治疗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发现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有人针刺迎香、上迎香、听宫、听会等开鼻窍及耳窍的穴位,发现患者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有人采用穴位注射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患者,有效率达93%,说明穴位注射疗法可改善患者临床共济失调症状。而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主要表现为协调运动功能障碍。动属阳,中医辨之为“阳病”,夹脊穴能治疗此类疾病。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针刺夹脊穴不但可影响脊神经后支,还可涉及其前支,而前支与交感神经相联系,故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扩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中医认为,人体头面五官有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孔二及口,并认为七窍气血相通,脉气相接,往往可以采用利他窍以达通病窍的方法。有人用电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患者,治疗组取风池、供血、脑空、曲差、玉枕、五处、百会穴,除百会外均取双侧。头针取平衡区、运动区、晕听区、舞蹈震颤控制区,4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头针疗法主要通过刺激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在头部体表的相应投影区域,反射性地增加相应部位大脑皮质的血流量,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广泛建立,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恢复。

(三)其他疗法

1.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有人整理近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研究发现,两者结合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有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康复训练,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透穴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发现治疗组的Berg评分及MBI评分与单纯康复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人将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针刺及下肢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后患者平衡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 < 0.01)。运用醒脑开窍法配合Frenkel平衡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治疗组小脑型、脑干型、基底核型,显效率分别为72.2%、83.3%、61.1%,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4.4%、94.4%,Berg平衡量表评分标准(Berg balance scale,BBS)显示,治疗后组间比较,小脑型、脑干型有统计学差异(P < 0.01)。现代康复理论认为,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仍然具有可塑性,但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通过针刺配合康复方法治疗可强化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提高功能重组的机会,从而部分甚或全部恢复受损神经系统的功能及肢体活动功能。

2.经颅直流电刺激

是皮质电刺激的方法之一,可诱导皮质功能可塑性。有人将30例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配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定位于枕骨粗隆下1cm向左/右旁开3cm,以此作为阳极刺激部位(刺激电极的中心覆盖该刺激点)。治疗后患者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卒中患者的共济失调、平衡能力,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也提示小脑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可能激发共济失调患者更快的学习能力,减少其重新学习平衡、行走的时间,缩短疗程。当阳极靠近神经元胞体或树突时,神经元放电增加,而电场方向颠倒时,神经元放电减少,即阳极刺激可以引起兴奋性的增加,阴极刺激引起兴奋性的降低。

3.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作业治疗

有学者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作业治疗对卒中后共济失调的疗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作业治疗,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53.3%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功能性电刺激利用频电流对患者神经元进行刺激,从而产生神经源性保护,减轻脑损伤,并扩张血管,改善脑的血流量、氧代谢,即刻保护脑。同时,功能性电刺激还可将脑血管阻力降低,进而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功能恢复。在小脑共济失调治疗中,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状况、需求的作业疗程,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言语训练、自我管理训练等。因此,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作业疗法治疗小脑共济失调患者,通过功能性电刺激恢复脑功能,通过作业疗法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4.针药结合

有人将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及头针针刺滞针疗法,留滞6h,4个疗程后,治疗组证候积分显著降低,而临床有效率为9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足痉急,不得伸”的名方,功专滋阴补肝,养血柔筋,缓急止痉。诸药相伍,滋阴补肾柔肝治其本,搜风祛瘀通络治其标,推陈致新,使髓得养而脑络通。中枕下旁线位于小脑脑干外侧大脑皮质部,具有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共济失调、平衡失调、头晕等功能。研究表明,头皮上的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增加相应皮质部位的血流量,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广泛建立,使病变部位得到充分营养以使脑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和代偿。滞针法能获得更为持久、更为强烈的刺激,使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紧密缠绕针身,形成对穴位的一种持续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