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视力障碍

视力障碍是指裸眼视物时呈现出异常视觉效果,可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色盲、夜盲、彩色视、内视现象、幻视、视物变形和复视。

一、常见病因

(一)按不同病变部位分类

引起视力障碍的病因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颅内肿瘤等,也可以是眼部疾病。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见表1-0-10-1。

表1-0-10-1 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

(二)按病情发展速度分类

根据病情发生发展的速度,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见表1-0-10-2。

表1-0-10-2 不同发展速度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

二、常见病因的识别

(一)急性视力障碍常见病因的识别

见表1-0-10-3。

表1-0-10-3 急性视力障碍常见病因的识别

(二)慢性视力障碍常见病因的识别

见表1-0-10-4。

表1-0-10-4 慢性视力障碍常见病因的识别

三、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1.基础资料

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生活环境、营养状况、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2.病情资料

诱因、单侧还是双侧、特点、发作形式、持续时间、加重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

(二)体格检查要点

1.眼科检查

见表1-0-10-5。

表1-0-10-5 视力障碍的体格检查要点

续表

2.特殊检查

转上级医院,行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视野检查。

3.全身检查

血压,肺部、心脏、肝脏、肾脏的体格检查。

(三)必要的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常规。

2.其他检查

需转诊至上级医院,常用辅助检查有眼眶CT、超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

四、治疗原则

绝大多数视力障碍需转诊至眼科诊疗。

乡村医生在接诊与治疗时应坚持以下原则:①保护眼功能,对症处置,识别常见病因;②结合实情,纠正屈光不正;③及时培养正确用眼习惯,长期随访巩固;④眼外伤、急性视力障碍时,尽快转诊至专科;⑤条件允许时,同时干预眼病和相关的全身病症;⑥指导患者定期复查视力。

(一)非药物治疗

1.用眼卫生知识的宣教

利用广播、宣传册、展板、电子信息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普及正确的用眼习惯和消除眼疲劳方法。

2.重点人群的视力筛查

针对儿童、老人、行动不便者,进行群体性视力筛查,及时发现初期视力障碍,通过干预有效减轻视力损害与改善生活质量。

3.其他人群的视力自查

针对社会适应良好人群,普及视力自查方法与工具,指导正确使用和及时反馈。

4.报警症状意识的培养

针对有潜在视力障碍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进行眼部疾病报警症状信息告知和强调,确认目标人群知晓。

(二)药物治疗

1.眼部疾病的治疗 对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抗感染。若需要行局部镇痛、脓肿切开引流、异物取出及眼部清洗等复杂治疗,需转诊至眼科进一步处理。

2.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原发疾病的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

五、转诊原则

1.大多数问题需要紧急转诊至眼科。

2.不明原因的急性视力障碍需要紧急转诊。

3.任何视物模糊,突然的或逐渐发生的,疼痛的或无痛的,都应转诊。

4.所有可疑视神经乳头疾病都应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