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血液及肿瘤疾病专科医师手册
- 郑胡镛 吴润晖 马晓莉主编
- 3586字
- 2022-04-22 15:18:35
第四节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占儿童髓细胞白血病的10%左右,易见于青少年人群。APL存在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形成特异的PML-RARα融合基因。APL临床表现凶险,起病及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近二十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砷剂的临床应用,APL已成为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之一,90%以上的APL患儿可以被治愈。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常以各种出血为临床表现。病情凶险,起病及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白血病的其他临床表现如发热、贫血、骨痛等亦可发生。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数量可升高、减低或正常,外周血涂片可见早幼粒细胞。白细胞升高的程度与APL的危险度及分层治疗密切相关。
(2)凝血功能检查:
因APL患儿经常以出血倾向、DIC起病,凝血象检查及监测非常重要。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
(3)骨髓检查:
细胞形态学可见异常的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增生,大于20%即可诊断 APL,常见呈柴梱状的Auer小体。APL的细胞化学具有典型特征,表现为过氧化酶强阳性,非特异性酯酶强阳性,且不被氟化钠抑制,碱性磷酸酶和糖原染色(PAS)呈阴性或弱阳性。
(4)免疫分型:
典型的APL表达CD13、CD33、CD117和MPO,不表达或弱表达CD3、CD7、CD14、CD64、HLA-DR、CD34、CD56。
(5)细胞遗传学:
包括常规染色体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两种技术可检测约90%以上典型的t(15;17)和约5%不典型易位。常规染色体检测还可发现除t(15;17)以外的染色体异常。FISH 可快速报告,利于尽早靶向治疗。1%~2%的APL有变异型t(11;17)(q23;q21)/PLZF-RARα,更少见的变异型染色体易位有t(5;17)(q35;q21)/NPM-RARα、t(11;17)(q13;q21)/NuMA-RARα、dup(17)(q21.3-q23)/STATSb-RARα。前2种易位的患者对ATRA敏感,但ATRA对STATSb-RARα融合基因阳性患者无效。
(6)分子生物学
1) PML-RARα 融合基因:RQ-PCR可检出99%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是诊断APL的最特异、敏感的方法之一,也是APL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分析、预后分析和复发预测最可靠的指标。
2)基因突变:部分APL患儿可伴有FLT3-ITD突变,多与早期高白细胞血症以及早期死亡相关。
【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1+2或1+3即可确诊:
1.骨髓细胞形态学AML-M3(FAB分型)。
2.染色体或FISHt(15;17)。
3.分子生物学检测PML-RARα阳性。
【危险度分层】
主要依据外周血白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1.低危组
WBC<10×109/L。
2.高危组
WBC≥10×109/L,或FLT3-ITD突变者,或低危组维持治疗前未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
【治疗方案】
依据APL的危险度进行分层治疗。低危组APL患儿接受ATRA联合砷剂的靶向去化疗治疗,而高危组APL患儿在接受ATRA联合砷剂靶向治疗同时,还接受蒽环类药物为代表的减化疗治疗。
(一)诱导治疗
1.低危组
全反式维甲酸(ATRA)+砷剂[三氧化二砷(ATO)或复方黄黛片(RIF)]。
(1)ATRA:15~25mg/(m2·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第1~28天,骨髓形态学证实为APL时立即给药。
(2)ATO/RIF:ATO 0.15mg/(kg·d)(最大剂量10mg/d),静脉滴注,第1~28天;或RIF 50~60mg(/kg·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第1~28天。分子生物学证实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时给药,建议1周内给药。
2.高危组
ATRA+砷剂+蒽环类药[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或柔红霉素(DNR)]。
(1)ATRA+砷剂(剂量和给药时间同上)。
(2)IDA/DNR:IDA 1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2~3次;或DNR 4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2~3次。
(二)缓解后巩固治疗
1.低危组
ATRA+砷剂(ATO/RIF)。
(1)ATRA:15~25mg/(m2·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第1~14天。
(2)RIF/ATO:RIF 50~60mg/(kg·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第1~14天;或ATO 0.15mg/(kg·d)(最大剂量为10mg/d),静脉滴注,第1~14天。
2.高危组
ATRA+砷剂(ATO/RIF)+蒽环类药物(IDA/DNR)(如果高危组在诱导后分子生物学已转阴,可以不用蒽环类药物)。
(1)ATRA:15~25mg/(m2·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第1~14天。
(2)RIF/ATO:RIF 50~60mg/(kg·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第1~14天;或 ATO 0.15mg/(kg·d)(最大剂量 10mg/d),静脉滴注,第1~14天。
(3)IDA/DNR:IDA 1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1~2次;或DNR 4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1~2次。
3.巩固后评估
(1)评估时间:低危组和高危组的巩固治疗疗程均为 28 天,即从用药开始计算,第 28天行骨髓穿刺及融合基因评估,然后进入下一个疗程。
(2)若分子生物学(PML-RARα)缓解,进入维持治疗。
(3)若分子生物学(PML-RARα)不缓解,按原巩固方案重复1 次,第 28 天再做评估。如分子生物学转阴,进入维持治疗;如分子生物学仍阳性,进入强化方案:
1)原低危组患儿:IDA 1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2~3次;或 DNR 4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2~3次。
2)原高危组患儿:IDA+Ara-C [IDA 10mg/(m2·d),隔天1次,3天],Ara-C 100mg/m2,12小时1次,7天。
若分子生物学缓解,进入维持治疗。若分子生物学仍阳性,原低危组可重复1次高危组强化方案(IDA+Ara-C),原高危组患儿建议血干细胞移植或更强化疗(HDAra-C为主的方案)。
(三)缓解后维持治疗
1.ATRA 15~25mg/(m2·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1周、停1周,依次循环。
2.RIF/ATORIF 50~60mg/(kg·d),每天2次或每天3次,口服2周、停2周,依次循环;或 ATO 0.15mg/(kg·d)(最大剂量10mg/d),静脉滴注,用2周、停2周,依次循环。
3.每8周为1个疗程。低、高危组均为4个疗程。
4.维持阶段PML-RARα融合基因出现阴转阳情况的处理:
(1)IDA[10mg/(m2·d),静脉滴注,隔天1次,3天]与 ATO+ATRA(维持方案)交替,循环 2~3 次。
(2)根据融合基因监测结果调整,总ATO不超过6个疗程(包括诱导治疗)。
(3)如监测持续阳性,建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5.停药后出现阴转阳(持续2次以上结果)情况处理 建议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中枢神经白血病的防治
诱导期务必待DIC控制后,再行鞘注。诱导期0~1次,巩固治疗 1 次,维持期每3~6个月1次,共1~2次。确诊CNSL后退出该方案。鞘注年龄与药量见表1-6。
表1-6 APL患儿年龄与鞘注用药
(五)减积治疗
若初诊WBC或诱导后WBC>10×109/L,可选择以下药物进行减积治疗:
1.羟基脲10~40mg/(kg·d),2~3次/d(使用不超过2周)。
2.阿糖胞苷 40~100mg/m2,静脉滴注,6小时,每天1次或每12小时1次(使用不超过7天)。
3.高三尖杉酯碱1mg/m2,静脉滴注,每天1次(使用不超过5天)。
4.高危组加用蒽环类。
(六)融合基因的监测
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是诊断APL的最特异、敏感的方法,也是APL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分析、预后分析和复发预测最可靠的指标。因此,在整个APL治疗过程中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十分必要。通常在诱导期第0、28天,巩固治疗期每个巩固治疗的第28天,维持治疗期以及停药时监测,停药后每6个月1次,直至停药后2年。
(七)砷剂安全性监测
砷剂是指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的主要成分,需要定期监测治疗期间砷剂的有效浓度,用药量尽可能控制在满足临床有效血药浓度的最低剂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砷剂对脏器功能的损害。因此每次用药前需常规监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超检查等。对于砷剂排泄的监测包括血、尿、头发、指甲砷剂浓度的监测。
【并发症处理】
1.分化综合征
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 syndrome,DS)是使用诱导分化剂(维甲酸、砷剂)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在用药后 2~3 天发生,通常在初诊或复发时,与 WBC>10×109/L并持续增长有关。表现为不能解释的发热、体重增加、外周性水肿、肺间质性浸润的呼吸困难、胸腔和心包积液、间断性低血压、急性肾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故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1)一旦出现分化综合征,应立即使用类固醇激素:常用地塞米松10mg/(m2·d)(最大量 10mg/d),分 1~2 次使用,症状好转后应减停,一般不超过2周。
(2)根据患儿病情判断是否需要减量或暂停诱导剂,或只单独使用砷剂。
(3)积极对症治疗:如甘露醇降低颅内高压、疼痛控制、保持大便通畅等,症状改善后逐渐恢复治疗剂量。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对于出血倾向明显、凝血功能异常者,输注单采血小板(Plt)以维持 Plt≥50×109/L;输注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复合物和冰冻血浆维持Fib>1.5g/L,PT和APTT值接近正常。每天监测DIC直至凝血功能正常。如有器官大出血,可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3.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监测及治疗
蒽环类化疗药物、砷剂等造成心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化疗后骨髓抑制,均为较常见毒副作用。据此除对症性心脏、肝、肾营养治疗外,应控制蒽环类化疗剂量,累积剂量不超过350mg/m2。少数病例监测到胰腺功能受损。
【小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经从死亡率最高的白血病亚型转变成为治愈率最高的一型白血病。死亡主要发生在诱导分化治疗初期。一旦临床高度怀疑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尽早采取诱导分化治疗。同时在诱导分化治疗阶段积极纠正DIC,早期识别分化综合征的发生,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此点尤为重要。
(张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