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个月,多脏器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病因不清,可能与某些细胞因子IL-3、IL-5、GM-CSF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系,加速嗜酸性粒细胞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活化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功能,动员其向局部迁徙有关。异常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内在异常及其所释放的细胞内物质造成机体组织损伤而产生本病各种临床表现。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儿童发病率低,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体重减轻。此外,根据受累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受累系统有血液、心血管、皮肤、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等。

(1)心脏:

约80%患者可有心脏受累,主要表现有心悸、充血性心衰,听诊可有心律失常、心脏杂音等。

(2)呼吸系统:

50%可有肺脏受累,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呼吸衰竭,听诊可有水泡音和胸膜摩擦音。

(3)神经系统:

中枢各部位均可受累,主要表现有三型即血栓栓塞、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共济失调、意识障碍、抽搐、智力障碍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等)。

(4)其他:

血管神经性水肿、腹泻、肝脾大、风湿病样表现、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各系统受累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多(10~30)×109/L,部分可高达5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占30%~70%。

(2)骨髓: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伴核左移,嗜酸性粒细胞占25%~75%。

(3)其他:

血清IgE增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另外,根据脏器受累情况可有相应的实验室阳性结果。

3.诊断标准

(1)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持续>6个月。

(2)无明确的寄生虫、过敏等可继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

(3)有脏器受累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辅助指标:免疫球蛋白增高;肿瘤坏死因子,IL-5和/或IFN-α、β、γ增高;血清IgE增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4.鉴别诊断

(1)寄生虫病:

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为虫体破坏黏膜层或发生幼虫移行症时刺激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根据所感染的寄生虫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如蛔虫蚴移行症可有哮喘发作、移行性肺炎、肝大等。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粪便检查虫卵、相关影像学检查,血吸虫、丝虫等也可通过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免疫学检测协助诊断。

(2)变态反应性疾病:

哮喘、变应性血管炎及其他各种急慢性过敏反应由IgE介导而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呈轻中度增高,去除诱因及抗过敏治疗有效,嗜酸性粒细胞很快恢复正常,预后多较好,而本病为多脏器损伤,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6个月,预后较差,常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3)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恶性克隆性疾病或骨髓增殖性疾病可同时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这组疾病包括:急、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急、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血小板增多症,T淋巴细胞淋巴瘤等,这组疾病由于恶性细胞本身或刺激机体释放各种因子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通过骨髓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以及分子技术检测加以鉴别。

【治疗】

若无明显器官受累症状可暂不治疗,密切随访观察。有重要脏器受累和功能障碍时则需接受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为本病首选药物,泼尼松1mg/(kg·d)口服,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后可开始减量,2~3个月内减至半量,再逐渐减量维持1年。急重症患者在急性期可给予等效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2.细胞毒药物

对进展快的重症患者以及皮质激素疗效差者可给予羟基脲口服,此外也可考虑应用长春新碱、烷化剂、VP-16等。

3.生物因子和免疫抑制剂

干扰素、CSA 对皮质激素和羟基脲无效或不能耐受的可考虑应用。

4.其他

合并巨脾和脾功能亢进、脾栓塞时需考虑脾切除。各种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