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鉴别诊断思路
(一)急性腹泻的病因
1.肠道疾病
常见于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肠炎或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此外,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缺血性肠病、肠道肿瘤等。
2.食物及化学中毒
毒蕈、河豚、鱼胆、酒精、砷、磷、铅、汞等。
3.药物
如泻剂、拟胆碱能药、高渗性药、肿瘤化疗药等。因抗生素使用而发生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4.全身性感染
如伤寒或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脓毒症等。
5.内分泌疾病
如甲亢、甲亢危象、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6.肠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鱼、虾、蟹、乳制品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二)腹泻的发病机制
腹泻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按病理生理可分为5大类,某些腹泻可能几种机制同时存在,只是以其中之一的机制为主而已。
1.分泌性腹泻
各种刺激因子刺激肠道黏膜分泌的液体超过其吸收能力所致。刺激肠道黏膜分泌的因子包括:
(1)细菌的肠毒素:
如霍乱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等毒素。
(2)神经体液因子:
如血管活性肠肽、血清素等。
(3)炎性介质:
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4)去污剂:
如胆盐和长链脂肪酸。
(5)通便药物:
如酚酞、蓖麻油、番泻叶等。
2.渗透性腹泻
由于食入大量不吸收的溶质,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腔而引起的腹泻。如经口服用镁盐、乳果糖、甘露醇等高渗性药物引起的腹泻。体内乳糖酶缺乏,摄入牛奶或乳制品后发生水泻、腹胀痛和排气增多等症状,亦称为乳糖不耐受症。
3.动力性腹泻
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吸收所致的腹泻,肠动力过缓时因结肠型的细菌在小肠定植和过度生长,影响脂肪、胆盐、糖的吸收所致的腹泻,见于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4.吸收不良性腹泻
由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吸收障碍等所致,见于小肠大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小儿乳糜泻等。
5.渗出性腹泻
又称炎症性腹泻,肠黏膜的炎症部位渗出蛋白、黏液或脓血等引起。
(三)问诊要点
1.年龄及性别
病毒性肠炎、先天性小肠消化吸收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症多从婴幼儿期起病,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甲亢、功能性腹泻多见于女性,结肠癌多见于老年男性。
2.起病及病程
询问是否有不洁饮食、聚餐、服药等病史,是否与摄入脂肪餐有关或与紧张、焦虑有关,腹部手术史等。起病突然,病程短,腹泻次数频繁多为感染;群体暴发或同餐人先后发病多为食物中毒。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者出现腹泻多见于伪膜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常间歇性发作。
3.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
排便次数明显增加,可多达每日10次以上,多见于急性感染;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感染;粪便呈暗红色或果酱样,见于阿米巴痢疾或升结肠癌;次数多,量少,伴里急后重多见于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等;腹泻呈米泔水样多见于霍乱;粪便带食物残渣、未消化物,并奇臭,多见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紫色血便,有恶臭味,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多见于肠结核和肠易激综合征。
4.伴随症状
(1)腹痛:
腹痛在脐周、便后腹痛缓解不明显,多见于小肠疾病;腹痛在下腹部,便后疼痛缓解,多见于结肠疾病。分泌性腹泻常无明显腹痛。
(2)发热:
多见于急性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脓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见于肠道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等。
(3)里急后重:
多见于结肠直肠病变,如痢疾、直肠炎或直肠肿瘤等。
(4)恶心、呕吐:
多见于急性炎性腹泻、食物中毒或内分泌危象等。
(5)皮疹或皮下出血:
伤寒或副伤寒、脓毒症、过敏性紫癜等。
(6)体重明显下降:
多见于小肠器质性疾病如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7)重度脱水征象:
分泌性腹泻,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
(8)关节痛或关节肿胀:
见于克罗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四)体格检查
由于引起腹泻的病因多样,需全身详细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必要时直肠指检。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等检查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情况。新鲜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很重要,可发现致病菌。粪便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酌情行甲状腺功能、胃镜、小肠镜、结肠镜及其活体组织检查、腹部X线平片、胃肠钡餐、腹部CT或MRI、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