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美容外科解剖图谱
- 徐国成 郭澍 韩秋生主编
- 9963字
- 2022-04-22 16:05:03
第四节 人体的美学观察
所谓人体的美学观察,就是建立在人体测量和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体的容貌与形态作出的评价。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作出这种评价并不容易,更多的时候是由就诊者自己进行评估。
一、头面部美学观察
头型与面型
1.头型
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头型分为球形、卵圆形、楔形、五角形、菱形、盾形等。也可以用头指数分型法,根据头最大长和头最大宽所构成的头指数进行分型,可将头型分为超长头型、长头型、中头型、圆头型和超圆头型五种。
2.面型
人的面型有很多种,亦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下面列举出中外常见的面型分类方法各一种。
(1)波契分类法:
该方法将面型分为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圆形、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倒梯形和五角形,共十种(图1-4-1)。
图1-4-1 面型的波契分类法
1.椭圆形 2.卵圆形 3.倒卵圆形 4.圆形 5.方形 6.长方形 7.菱形 8.梯形 9.倒梯形 10.五角形
(2)字形分类法:
即用汉字字形形容面型。实际上字形分类与波契分类有其类似的地方,即:田字形脸扁方而短,类似方形脸;由字形脸上削下方,类似梯形脸;国字形脸方正,类似方形脸;用字型脸额方,下颌宽扁,类似梯形脸;目字形脸面部稍狭窄,类似长方形脸;甲字形脸上方下削,类似倒梯形脸;风字形脸额圆,腮及下颌宽大,类似五角形脸;申字形脸上下尖削,类似菱形脸(图1-4-2)。
图1-4-2 面型的字形分类法
1.田字形 2.由字形 3.国字形 4.用字形 5.目字形 6.甲字形 7.风字形 8.申字形
面部器官的美学观察
1.眉部
眉位于眶上缘,为横向弧形分布的一束毛发,是容貌的重要结构之一。左右对称、浓淡相宜、粗细适中的双眉对协调、平衡面部整个结构之间的关系,烘托容貌美具有重要的作用。
(1)眉的美学观察:
眉介于上睑与额部之间,稍稍隆起而富于立体性。起自眼眶的内上角,沿眶上缘向外略呈弧形。眉的内端称为眉头,近于直线状。外端稍细称眉梢。眉头与眉梢之间为眉身(眉腰),略呈弧线状,弧线的最高点称为眉峰(图1-4-3)。①眉头:位于内眦角正上方或略偏内侧,在鼻翼边缘与内眦角连线的延长线上。两眉头间距约等于一个眼裂的宽度。②眉梢:稍倾斜向下,其尾端与眉头大致在同一水平线,眉梢的尾端在同侧鼻翼与外眦角连线的延长线上。③眉峰:位置应在自眉梢起的眉长中、外1/3交界处,或在两眼平视前方时鼻翼外侧与瞳孔外侧缘连线的延长线上,也是眉毛长度的黄金分割点。④眉毛:眉毛为硬质短毛,分上、中、下三层。眉头部分分布较宽,眉头到眉峰斜向外上方;眉梢基本一致并斜向外下方;眉腰部分眉毛较密,大体上为上层眉毛向下倾斜,中层眉毛向后倾斜,下层眉毛向上倾斜。眉头部的颜色重于眉梢,眉峰部分最深。眉毛的内1/3生长方向一般与眼水平线呈70°~80°,中外侧呈10°~30°,甚至呈平行生长。眉毛的密度为50~130根/cm2,根据其密度可分为三种类型:稀少,眉毛不能完全盖住皮肤;中等,眉毛几乎完全盖住皮肤,但眉间无毛;浓密;眉毛完全盖住皮肤,眉间有毛,甚至连成一片。
图1-4-3 眉的美学观察
1.眉头 2.眉峰 3.眉尾 4.外眦角 5.鼻翼外侧 6.唇峰
(2)常见眉形的分类:
根据眉的位置、形态分类,中国人常见的眉型有以下八种:标准型、下斜型、向心型、粗短型、连心型、散乱型、离心型、残缺型(图1-4-4)。也有人将眉型以其形状来命名,常见的有新月形眉、剑形眉、柳叶形眉、卧蚕形眉等。
图1-4-4 常见眉型的分类
1.标准型 2.下斜型 3.向心型 4.粗短型 5.连心型 6.散乱型 7.离心型 8.残缺型
2.眼部
眼部充满了美学法则,双眼左右对称。眼裂宽窄、高低,其与面部其他器官、面型等的位置关系均遵循一定的比例。眼睛的美学观察主要包括眼裂以及上下眼睑的宽度和外形。
(1)眼部的美学参数(图1-4-5):
①眼眶:眶深度46.9~47.9mm,眶口高度34.9~36.7mm,眶口宽度35.5~39.8mm,两眼眶外侧缘距离94.2mm,两眼眶内侧缘距离20.8mm,眶腔与眼球的容积比是4.5:1;②眼眉间距:平均20.0mm;③上睑皱襞(重睑)高度:平均6.0~8.0mm;④睑裂高度:7.0~12.0mm,最高处位于内中1/3交接处;⑤睑裂宽度:25.0~30.0mm,与眼水平线面宽比例符合“五眼”;⑥内眦间距:29.0~32.0mm,与眼裂宽度近似;⑦外眦间距:90.0~100.0mm;⑧内眦角:稍圆钝,角度48°~55°;⑨外眦角:较锐,角度30°~40°,极度睁眼时达60°;⑩睑缘宽度:2.0mm;上睑睫毛2~3行,100~150根,长平均8.0~12.0mm;下睑睫毛2~3行,50~80根,长平均6.0~8.0mm;角膜呈横椭圆形,横径11.5~12.0mm,垂直径10.5~11.0mm,厚约1.0mm;角膜露出率为50%~80%,平视时上睑遮盖角膜2.0mm,下睑缘与角膜下缘相切;眼球突出度为12.0~14.0mm;瞳孔直径2.44~5.82mm,瞳孔间距平均58.54mm±0.11mm。
图1-4-5 眼部美学参数
(2)眼裂:
根据眼裂的高度可将眼裂分为三型:①狭窄型:眼裂高度在5.0mm以下;②中等型:眼裂高度在5.0~10.0mm之间;③高度型:眼裂高度在10.0mm以上。
(3)上眼睑皱襞:
人类上眼睑的皮肤,有的较为紧张,不形成任何皱襞,东方人约占53%。有的则有横向皱襞,称为重睑(双眼皮)。根据上睑皱襞的有无及宽度分为四个等级,①0级:无皱襞;②Ⅰ级:皱襞距睫毛2.0mm以上;③Ⅱ级:皱襞距睫毛1.0~2.0mm;④Ⅲ级:皱襞达睫毛处(图1-4-6)。
上睑皱襞的形态可分为七种类型,分别为平行型、平行内缺型、平行低位型、广尾型、新月型、三角型、混合型。
重睑形成术皱襞设计常见为三种类型:广尾型、新月型、平行型,其中以广尾型最美观(图1-4-7)。
图1-4-6 上眼睑皱襞的分级
1.0级 2.Ⅰ级 3.Ⅱ级 4.Ⅲ级
图1-4-7 上眼睑皱襞的分级
1.广尾型 2.新月型 3.平行型
(4)内眦皱襞:
蒙古人种最常见,又称蒙古皱襞或内眦赘皮,即上眼睑皱襞向内眦角延续而形成的皮肤皱襞,遮盖泪阜,使内眦间距增宽,给人呈现呆板的印象(图1-4-8)。
(5)眼裂高度:
眼裂高度指被测者直视正前方时,上下眼睑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可分为3型,①细窄型:眼裂高度在5.0mm以下;②中等型:眼裂高度在5.0~10.0mm;③高宽型:眼裂高度在10.0mm以上。
(6)眼裂的倾斜度:
眼裂的倾斜度是指内眦角与外眦角的位置关系,分三种类型:水平型、内高外低型、外高内低型。内外眦连线与水平夹角以10°左右为美,此型外眦角略上翘,又称“丹凤眼”,是女性美艳的标准(图1-4-9)。
图1-4-8 内眦皱襞
1.无内眦赘皮 2.有内眦赘皮
图1-4-9 眼裂的倾斜度
1.水平型 2.内高外低型 3.外高内低型
(7)睫毛:
睫毛位于睑缘,为2~3列排列的短毛,上睑睫毛方向略向上翘,较下睑睫毛多而长,100~150根,长度平均8.0~12.0mm。下睑睫毛略向下卷,且短而少,50~80根,长 度平 均6.0~8.0mm。睫毛在泪乳头与泪小点处消失。它能遮挡强光直射,并有敏感的反射功能,还能防止汗水、沉淀、和小飞虫进入眼内。睫毛倾斜度因人而异(图1-4-10)。睫毛的平均寿命为3~5个月,不断更新,拔去睫毛后,一周即可长出1.0~2.0mm的新睫毛,约10周即可达到原来的长度。细长、弯曲、乌黑、闪动的睫毛对眼型美乃至整体容貌美都具有重要作用。
图1-4-10 睫毛倾斜度
1.上翘型 2.普通型 3.下垂型
3.鼻部
鼻部位于颜面中部,其形态对于人的整个面部的美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改善鼻部外观为目的的求美者,其鼻部往往不表现出明显的畸形。因此,术前对鼻部的美学特点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明确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鼻的整体形态特点和各部位分区的可能变化十分重要。鼻的美学观察应包括鼻根的高度,鼻背的形态,鼻根的凹度,鼻孔的形态,鼻尖及鼻基底的形态。
(1)鼻部的美学参数
1)鼻的位置:
根据“三庭五眼”的标准,理想的鼻子的鼻根部应位于面部上1/3处,鼻基底应位于面部下1/3处;鼻宽略大于内眦间距,为面宽的1/4,直立位向前凝视时,口角位于虹膜内缘垂线上;成人以鼻根为中心,鼻根与外眦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其轨迹应经过鼻小柱、鼻翼下侧缘。对于儿童,此弧线应经过口角。对于成人来说,这个圆可确定鼻的长度,以及鼻与脸型和眼的比例关系。
2)鼻的长度:
鼻长应是面部长度的1/3。中国成年男性的标准鼻长约为48.5mm,女性的标准鼻长约为47.3mm。
3)鼻的宽度:
鼻宽是面部宽度的1/5,相当于一个眼裂的长度。中国男性标准鼻宽约为39.6mm,女性标准鼻宽约为36.4mm(图1-4-11)。
图1-4-11 鼻的位置及鼻长、鼻宽、鼻根宽
1.鼻根宽 2.鼻宽 3.鼻长
4)鼻的深度:
鼻深为鼻下点至鼻尖点之间的投影距离,它可决定鼻尖前伸的程度。鼻深的理想值相当于鼻长的1/3。鼻小柱小叶部、中央部和基底部三等分,小叶部宽度相当于基底部的75%(图1-4-12)。
图1-4-12 鼻小柱的三等分
5)鼻的角度(图1-4-13):
鼻的角度利用量鼻器或画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鼻部各角度的正常值如下:①鼻额角:125°~135°;②鼻面角:36°~40°;③鼻唇角:90°~120°;④鼻尖角:17°~18°;⑤鼻梁与鼻小柱夹角:即鼻梁向下的延长线与鼻小柱向上的延长线的夹角,正常为85°~95°;⑥鼻颏角:即鼻根点至鼻尖的连线与鼻尖至颏前点的连线的夹角,正常为120°~132°。
(2)鼻根:
鼻根是与额部相连的狭窄部位,鼻根最低点位于两眼内眦连线的中点稍上,常与重睑褶皱同高。鼻根的高度是指在鼻起点的垂直高度。中国男性标准鼻根高约为12.0mm,女性标准鼻根高约为11.0mm。根据鼻根的高度,可以将鼻梁分为四个等级,①低鼻梁:鼻根高度小于7.0mm;②中高鼻梁:鼻根高度在7.0~11.0mm之间;③高鼻梁:鼻根高度在11.0~13.0mm之间;④超高鼻梁:鼻根高度大于13.0mm。
图1-4-13 鼻的角度
(3)鼻梁侧面形态:
鼻梁侧面形态大体分为凹型鼻梁、直型鼻梁和凸型鼻梁3种。每种的具体分型如图1-4-14所示。
(4)鼻尖:
鼻尖由两侧鼻翼软骨构成,上接鼻背,两侧为鼻翼。鼻尖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出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按鼻尖形状可将其分为3种(图1-4-15):①尖小型:鼻尖尖而小;②中间型:鼻尖大小中等,圆尖适度;③钝圆型:鼻尖肥大钝圆。
鼻尖至鼻翼基底的距离相当于鼻尖高度。理想的鼻尖高度相当于鼻长度的1/2。按鼻尖高度也可将其分为3种:①正常型:一般男性鼻尖高度约26.0mm,女性约23.0mm;②低鼻型:鼻尖低于22.0mm;③高鼻型:鼻尖高于26.0mm。
(5)鼻基底:
主要是指鼻尖部与两鼻孔外侧缘的位置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上翘型、水平型和下垂型(图1-4-16)。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翘型逐渐减少,下垂型逐渐增加,女性上翘型较男性多见。
图1-4-14 鼻梁侧面形态
凹型鼻梁:1.鼻梁短,鼻根低平,鼻尖向上,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2.鼻梁短,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上,鼻基部略向前上方 3.鼻梁短,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前,鼻基部呈水平位 4.鼻梁中等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前,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5.鼻梁中等长,鼻根高,鼻尖向前,鼻基部呈水平位
直型鼻梁:1.鼻梁短,鼻根低平,鼻尖向上,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2.鼻梁中等长,鼻根高,鼻尖向上,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3.鼻梁中等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前,鼻基部略向前上方 4.鼻梁长,鼻根甚高,鼻尖向前,鼻基部呈水平位 5.鼻梁中等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下,鼻基部朝向前下方
凸型鼻梁:1.鼻梁短,鼻根低平,鼻尖向上,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2.鼻梁中等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前,鼻基部略向前上方 3.鼻梁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下,鼻基部朝向前下方 4.鼻梁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下,鼻基部略向前下方 5.鼻梁长,鼻根高度中等,鼻尖向前,鼻基部呈水平位
图1-4-15 鼻尖的不同类型
1.尖小型 2.中间型 3.钝圆型
图1-4-16 鼻基底方向
1.上翘型 2.水平型 3.下垂型
(6)鼻孔:
鼻孔由鼻小柱和鼻翼构成。两鼻孔外侧缘之间的距离相当于鼻长度的70%。鼻孔的形状参与决定鼻基底部的形态、鼻尖的高度和鼻基底部的宽度,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对选择手术切口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鼻孔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按鼻孔的形状分类(图1-4-17),①方圆型:鼻孔外形呈略方之圆形;②三角形:鼻孔是底边在下的三角形;③卵圆形:鼻孔呈卵圆形。鼻孔最大径的方向也可分为三类:即横向、斜向、纵向。
(7)鼻根点凹陷:
从鼻根点的侧面看,可将其分为4个类型(图1-4-18),①0级:鼻根点无凹陷;②Ⅰ级:鼻根点略有凹陷;③Ⅱ级:鼻根点有明显凹陷;④Ⅲ级:额骨与鼻骨相连处有明显转折。
图1-4-17 鼻孔形状分类
1.椭圆形鼻孔(最大径纵向位置)2.三角形鼻孔(最大径斜向位置)3.卵圆形鼻孔(最大径斜向位置)4.圆形鼻孔(最大径斜向位置)5.椭圆形鼻孔(最大径横向位置)6.长椭圆形鼻孔(最大径横向位置)
图1-4-18 鼻根点凹陷
1.0级:鼻根点无凹陷 2.Ⅰ级:鼻根点略有凹陷 3.Ⅱ级:鼻根点有明显凹陷 4.Ⅲ级:额骨与鼻骨相连处有明显转折
(8)鼻翼:
鼻翼的分类同样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出三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按鼻翼高度分类:
鼻翼高度是指从侧面看鼻下缘到鼻翼沟的最大垂直距离。根据其高度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①低型:鼻翼高度为鼻高的1/5左右;②中型:鼻翼高度为鼻高的1/4左右;③高型:鼻翼高度为鼻高的1/3左右。
按鼻翼突度分类:
可将鼻翼分为3种类型。①不突出型:鼻翼与鼻梁侧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②微突出型:鼻翼与鼻梁侧面介于突出型和不突出型之间;③突出型:鼻翼较肥大,比鼻梁侧面突出很多。
按鼻翼与鼻唇沟的关系分类:
可将鼻翼分为3种类型。①鼻翼沟与鼻唇沟不汇合;②鼻翼沟与鼻唇沟微汇合;③鼻翼沟与鼻唇沟完全连成一直线。
4.唇部
唇是面部器官中活动能力最大的软组织结构,占据面部下1/3,是面部的重要美学单位。唇在美学中的特征首先是色彩美。由于唇的移行部——红唇皮肤极薄,没有角质层和色素,加之该处血供丰富,因此表现为唇色红润而醒目。
唇的美学观察:
唇部系指上、下唇与口裂周围的面部组织,上界为鼻底线,下界达颏唇沟,两侧以唇面沟为界,与面颊部相邻。唇分上唇、下唇,两唇之间的横行裂称为口裂,口裂的两端为口角。唇的美学观察包括唇高度、唇突度、唇厚度、口裂宽度及唇型等。
(1)唇的正面观:
当上下唇轻轻闭合时,正位观察唇型轮廓可分为三型,即方唇、扁平唇、圆唇(图1-4-19)。
图1-4-19 唇的正面观
1.方唇 2.扁平唇 3.圆唇
1)人中和人中嵴:
上唇皮肤表面正中为人中,是人特有的结构。人中部中央纵行的凹陷为人中凹。人中凹上接鼻小柱,下续唇珠,高度为13.0~18.0mm。两侧隆起的边缘为人中嵴,其下方为唇峰的最高点。人中嵴两侧为侧唇区,以唇面沟与面颊部相邻。
2)唇缘弓:
也称唇红线,是唇皮肤部和唇红部交界处呈现出的弓形曲线。上唇唇缘弓形成了上唇的唇峰(唇弓峰)和唇谷(唇弓凹)。唇谷位于唇缘弓的中央最低凹处,上续人中凹,下与唇珠毗邻。唇谷中央凹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中央角,国人一般为150°~160°。中央角两边呈弧形曲线,向两侧外上方走行于唇峰内侧。唇峰中央最高凸起形成的钝角为左右外侧角,国人一般为210°~240°。两侧唇峰的外侧缘向外延续于口角,内侧缘即为唇珠两边,两侧唇峰的最高点比唇谷最低点高出3.0~5.0mm。下唇唇缘弓微隆起呈弧形,红唇部较上唇稍厚,突度比上唇稍小,高度比上唇略短,与上唇相协调(图1-4-20)。
图1-4-20 唇的美学参数
A.口裂宽 B.唇峰至口角间距 C.唇峰至唇谷间距
AD.上唇高度 DE.下唇高度 CC’.口裂宽度
3)唇珠:
上唇唇弓与中央唇谷下前方有一结节状凸起,婴幼儿时期更为明显,称为唇珠。唇珠两侧的红唇欠丰满,而形成唇珠旁沟。
4)上唇高度:
指上唇皮肤的高度(即鼻小柱根部至唇峰的距离),不包括红唇部,我国成年人上唇平均高度为13.0~20.0mm。按上唇的高度可分为三类,①低上唇:上唇高度不超过12.0mm;②中等上唇:上唇高度在12.0~19.0mm;③高上唇:上唇高度超过19.0mm。
5)唇厚度:
指口唇轻闭时,根据上、下红唇中央部的厚度分四型。①薄唇:厚度在4.0mm以下;②中厚唇:厚度在5.0~8.0mm之间;③厚唇:厚度在9.0~12.0mm之间;④厚凸唇:厚度在12.0mm以上。上下唇厚度常不一致,因此在测量中常把上下唇分别记录。黑种人厚唇多,白种人薄唇多,而黄种人居中。中国人上唇厚度为5.0~8.0mm,下唇厚度为10.0~13.0mm。下唇一般比上唇厚,男性比女性厚2.0~3.0mm。
6)口裂宽度:
指上下唇轻度闭合时,按两侧口角的距离可分为三型。①窄小型:宽度在30.0~35.0mm之间;②中等型:宽度在36.0~45.0mm之间;③宽大型:宽度在46.0~55.0mm之间(图1-4-20)。
(2)唇的侧面观
1)上唇侧位:
根据此部位前突的程度,可分为三类。①突唇型:上唇皮肤部明显前突,其中突出凹型占45.5%,突出直型占24.8%,突出凸型占9.5%;②笔直型:上唇皮肤部大体呈笔直形态,占19.3%;③后缩型:上唇皮肤部后缩,占1.0%。
2)下唇侧位:
根据形态也可分为三类。凹型,占59.0%;直型,占29.0%;凸型,占12.0%。
唇的侧面形态不完全取决于面部骨骼的结构和牙齿的生长状态,还有明显的种族差别。白种人多为直唇型,黑种人多为凸唇型,某些黄种人唇凸很明显,但却无突颌及门齿前突征象。凸唇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3)唇的分型:
唇的形态按其高度、厚度、前突度、口裂宽度等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唇型有以下七种(图1-4-21): 理想唇型、厚唇型、薄唇型、口角上翘型、口角下垂型、尖突型、瘪上唇型。
图1-4-21 唇的分型
1.理想唇型 2.厚唇型 3.薄唇型 4.口角上翘型 5.口角下垂型 6.尖突型 7.瘪上唇型
5.颊部
颊部平滑,与周围组织结构有良好的移行。鼻唇沟微微凹陷,微笑时出现明显酒窝,酒窝位于通过口角的水平线与通过外眦的垂线的交点处。
6.耳部
(1)耳郭的位置:
耳郭位于头颅两侧,左右对称,其上端与眉上的水平线齐平,下端位于经过鼻底的水平线上,长轴大致与鼻梁平行,应是在面部三等份的中1/3处,整个耳郭的平面与头颅侧壁成30°(图1-4-22)。
图1-4-22 耳郭的位置
(2)耳郭的形态及相关参数:
根据耳郭及达尔文结节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六种类型,即猕猴型、长尾猴型、尖耳尖型、圆耳尖型、耳尖微显型和缺耳尖型(图1-4-23)。
图1-4-23 耳形态分型
1.猕猴型 2.长尾猴型 3.尖耳尖型 4.圆耳尖型 5.耳尖微显型 6.缺耳尖型
理想的耳郭其长轴应与鼻梁平行,耳郭上缘与眉高相等,耳轮脚附着点与外眼角等高,耳垂附着点与鼻尖等高,耳轮与耳垂附着点的连线与下颌支平行,耳轮附着点与外眼角距离大约与耳高相等。外耳道将耳郭横向一分为二。耳甲的高度占耳郭纵向高度的43%。耳甲上方部分占耳郭纵向高度的33%,而耳垂的高度则约占耳郭高度的23%(图1-4-24)。
(3)耳郭的外展程度:
耳郭的外展程度可用耳颅角表示。分为三型:①紧贴型:耳颅角不超过30°;②正常型:耳颅角为30°~60°;③外展型:耳颅角大于 60°。
(4)耳郭的长度:
耳郭的长度为62.0~65.0mm,60.0mm以下为小耳,其中耳垂的 高度为16.0mm左右,耳上幅宽约为32.93mm,耳中幅宽约为30.43mm。
(5)耳垂的形态:
耳垂的形态有三种类型,按其与面部皮肤相连的程度分为游离型、粘连型和混合型。游离型耳垂的内缘的绝大部分不与面部的皮肤相连。而粘连型的耳垂其内缘全长均与面部皮肤相连。混合型耳垂介于游离型与粘连型之间。粘连型耳垂又分为与颊部皮肤有小切迹和与颊部皮肤直接相连两种(图1-4-25)。从形态上看,游离型近似于半圆形,混合型近似于方形,而粘连型则更近似于三角形。
图1-4-24 耳郭的相关参数
图1-4-25 耳垂分型
1.混合型 2.游离型 3.粘连型
(6)颧部:
颧部位于面部双侧中央,是面部轮廓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一部位的外形结构主要取决于骨性支撑物:颧骨和颧弓。一般颧骨体、颧弓过凸或面部过宽超过正常都可诊断为颧骨复合体肥大,由于存在地域、文化背景和面部轮廓审美意识及审美认知的差异,目前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国外学者认为颧骨面宽不超过额面宽的10%为正常,国内学者将额面宽与颧面宽之比低于7.5%为颧骨复合体肥大诊断标准。颧骨复合体肥大,表现为面部中1/3向前或向两边突出,面部上1/3及下1/3凹陷低平,使面部显得粗犷,失去和谐的美感,这种面型在东方人中较为多见,可以使用外科手术方法改变面部骨骼轮廓。
此外,颧部的突出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扁平,颧骨扁平,颧骨体突出,自侧面观鼻颊间界限为颧骨所遮;②中等,颧骨体发育适中,鼻颊间界限大部可见;③微弱,颧骨体不突出,鼻颊间界限清晰。
(7)颏部:
颏部的形态显示了容貌的个性特征,其美学形态是圆形,轻度前倾。如前文介绍的理想面部平面,东方人脸部轮廓侧面观时,美学标准为从鼻尖点到颏前点连线,上下唇的前点各自后退4.0mm和2.0mm(图1-3-20)。
1)颏唇沟:
成人颏唇沟深度为4.0mm。
2)颏的突度:
颏的突度分为五级。Ⅰ级:微向后收缩;Ⅱ级:直型;Ⅲ级:微向前突;Ⅳ级:明显前突;Ⅴ级:极为前突。一般认为美貌人群应为Ⅲ级(图1-4-26)。
图1-4-26 颏部突出度分型
1.Ⅰ级 2.Ⅱ级 3.Ⅲ级 4.Ⅳ级 5.Ⅴ级
3)颏颈角:
颈点至颏下点的连线与颏下点至颏前点的连线相交的角度。正常值为100°。颈点至颏下点的连线与眉间点至颏前点的连线相交的角度。正常值为85°。
二、体型的分类及体型美的标准
体型(somatotype)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和体格类型,与人体的生化过程,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有关,也与内脏器官的类型有关。
体型的分类
1.基于外观的体型分类
见图1-4-27。
图1-4-27 体型的分类
1.肥胖型 2.中间型 3.瘦长型
(1)瘦长型(asthenic type):
身材瘦长,体重较轻;骨骼细长;皮下脂肪较少,肌肉不发达;颈部细长;肩宽度较窄;胸部狭长、扁平,胸围小,如系女性,其乳房发育低平,肋间隙大,肋弓下角小;四肢细长,手足狭长;头较小,面部窄而瘦,鼻子尖而细。
(2)肥胖型(obesity type):
身材矮胖,体重较重;骨骼粗壮;皮下脂肪发达,肌肉发达;颈部短粗;肩宽度大;胸部短宽厚,胸围大,肋弓下角大,剑突宽;四肢粗短;头较大,头顶平坦,面型较宽。
(3)中间型(midst type):
介于瘦长型和肥胖型之间。
2.基于体型指数的体型分类
(1)皮-弗(pignet-vervaeck)氏指数:
(2)罗(Rohrer)氏指数:
(3)达(Davenport)氏指数:
(4)皮(Pihnet)氏指数:
皮氏指数=身高(cm)- [胸围(cm)+体重(kg)]
根据上述指数,可将体型分为几类(表1-4-1):
表1-4-1 指数体型分类表
体型美的标准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体型美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前述所介绍的黄金分割律、达·芬奇人体比例等,均为今天的美容外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体型美的基本标准
(1)骨关节部:
骨骼发育正常,关节不粗大突出,身体各部分之间比例适度。
(2)肌肤部:
男性肌肉均衡发达,四肢肌肉收紧时,肌肉轮廓清晰。女性体态丰满而无肥胖臃肿感,皮下脂肪适度。皮肤光泽有弹性。
(3)面颈部:
五官端正,与头部的比例配合协调。
(4)肩部:
双肩对称,男性应结实、挺拔、宽厚,女性应丰满圆润。
(5)背部:
背视脊柱成直线无侧弯,侧视具有正常生理曲线,肩胛骨无翼状隆起和上翻。
(6)胸部:
男子胸廓厚实,胸肌隆鼓,背视腰以上躯干呈“V”形(胸宽腰窄)。女性乳房丰满挺拔,有弹性而不下垂,侧视曲线明显。
(7)腰腹部:
男性在处于放松状态时,有腹肌垒块隐现。女性腰部细圆,微呈圆柱状,腹部扁平,无明显脂肪堆积。
(8)臀部:
男性臀部鼓实,稍上翘。女性臀部丰满圆润,不下坠。
(9)下肢部:
男性下肢强壮,双腿矫健。女性下肢修长,线条柔和。男、女小腿长而腓肠肌位置较高并稍突出,两腿并拢时正视和侧视均无屈曲感。
2.体型的匀称美
体型匀称是指站立时头、颈、躯干和足的纵轴在同一垂线上,肩稍宽,腰椎、骨盆、长骨发育良好,头、躯干、四肢比例和头颈胸联结适度。
判定一个人的体型是否对称有许多方法,以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以及前述的体型指数最为常用。
理想的身高与体重比例是体型匀称的基本条件,这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黄金比例表示,即体重(kg)=身高×(1-0.618),其他算法在人体比例美中已有介绍。
三、体部美学观察
乳房
乳房的美学包括女性及男性乳房美学两个方面,这里主要描述的是女性乳房。
女性乳房是功能器官,它以乳汁哺育新的生命。同时,女性乳房又是形体器官,它是女性形体美的最显著标志。从美学的角度看,波浪起伏的胸峰是构成女性美的主要方面。理想的乳房应该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呈半球状或圆锥状。乳房的形态及体积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指标。年龄及哺乳均是引起乳房形态改变的因素。
1.乳房的位置
乳房上部起自锁骨肋骨接合处,外侧达腋中线,内侧弧形至胸骨中线,下部即乳房下皱襞,位于第6肋间,老年妇女或较大乳房女性,乳房下皱襞可降到第7肋间。一般乳房的位置在第2~6肋间。
2.乳房的形态
女性乳房的大小,形态与前突程度因人而异,从其前突的长度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图1-4-28)。
图1-4-28 乳房形态的分型
1.圆盘型 2.半球型 3.圆锥形 4.下垂型
圆盘状:
乳房前突的长度小于乳房基部周围的半径。
半球状:
乳房前突的长度等于乳房基部周围的半径。
圆锥状:
乳房前突的长度大于乳房基部周围的半径。
下垂状:
乳房前突的长度更大,乳头部下垂。
3.乳房的体积
乳房的体积与身高、体重及体内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女性标准乳房体积为250~350ml。
4.乳头及乳晕
多数女性乳头位于第4肋间的高度,立位时,胸骨上切迹至乳头的距离一般为18.0~24.0cm,乳头间距平均为18.0~24.0cm,胸骨中线至乳头距离为9.0~12.0cm,乳房下皱襞至乳头的距离为5.0~7.0cm,乳房基底面直径为10.0~12.0cm。
乳晕直径为3.5~4.5cm,乳晕皮肤有色素,一般呈棕褐色,乳晕区有许多小圆形凸起,为乳晕腺。
臂部
臂部按伸展的类型可分为3种(图1-4-29)。
图1-4-29 臂部伸展的类型
1.欠伸 2.直伸 3.过伸
1.欠伸(伸展不足)
当两臂(掌侧向上)用力向左右水平伸展时,上臂与前臂不在同一直线上,前臂稍向上曲。
2.直伸(伸展适当)
当两臂(掌侧向上)用力向左右水平伸展时,上臂与前臂在同一直线上。
3.过伸(伸展过度)
当两臂(掌侧向上)用力向左右水平伸展时,上臂与前臂不在同一直线上,前臂稍向下曲。
腿部
腿的类型可分为3类(图1-4-30)。
图1-4-30 腿型的分类
1.直形腿 2.X形腿 3.O形腿
1.直形腿
站立时,两膝和两腿内侧面相互接触。
2. X形腿
站立时,两膝内侧接触,两脚分开。
3. O形腿
站立时,两脚内侧接触,两膝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