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生儿黄疸

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黄疸,其血清或血浆总胆红素水平超过成人正常值上限17.1μmol/L(1mg/dl)。新生儿黄疸既可以出现在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过程中,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其中以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最常见。关于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需清楚以下定义:

1.在胎龄≥35周的婴儿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定义为总胆红素大于Bhutani小时列线图的第95百分位值(图3-1-1)。

图3-1-1 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

2.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定义为总胆红素大于428μmol/L(25mg/dl),其与胆红素诱导的神经功能障碍(bilirubin-induced neurologic dysfunction,BIND)的风险增加有关。胆红素穿过血脑屏障并与脑组织结合时即发生BIND。

3.急性胆红素脑病用于描述BIND的急性表现。

4.胆红素脑病用于描述BIND的慢性和永久性后遗症。

一、病史线索

1.母孕史和家族史

母亲妊娠史(胎次,有无流产、死胎和输血史,妊娠并发症,产前有无感染和羊膜早破史);分娩过程(分娩方式,有无难产史,是否用过催产素、镇静剂或麻醉剂、葡萄糖等);父母血型;同胞兄妹有无黄疸史或家族史。

2.新生儿一般情况

是否为早产儿、低体重儿或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喂养方式,新生儿食欲,是否有呕吐,粪便排出情况,尿和粪便颜色,体重增加情况。

3.黄疸情况

(1)出现时间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者,应先考虑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其次为先天性感染。

2)生后2~3天出现者多为生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出现,至生理性黄疸消退期黄疸仍重者,可能为新生儿肝炎、母乳性黄疸、败血症或某些先天遗传代谢病等。

(2)发展速度:

新生儿溶血病发展速度最快,其次是败血症,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发展较慢而持久,可呈进行性加重。

(3)伴随症状

1)伴有发热,提示感染或溶血性疾病。

2)伴有呕吐,需排除消化道畸形。

3)大便色浅或灰白,提示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胆汁淤积及某些遗传代谢病。

4)胎粪排出延迟、便秘者可因肠肝循环增加而加重黄疸。

5)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急性胆红素脑病或颅内感染等疾病。

二、体格检查

1.黄疸

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或在日光荧光灯下进行黄疸的检查。指压皮肤可减少局部皮肤血流灌注,有助于发现黄疸。首先,观察黄疸色泽,如色泽鲜艳并有光泽,橘黄或金黄色,偶可稍显苍白,应考虑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所致的黄疸;若黄疸色泽呈灰黄色或黄绿色,则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特点。其次,肉眼观察黄疸分布情况,可粗略估计血胆红素水平(表3-1-1),但对皮肤较黑的新生儿肉眼观察黄疸可能不可靠,而严重贫血的新生儿可表现为皮肤蜡黄,不可误认为黄疸。

表3-1-1 皮肤黄疸部位估计血胆红素值

2.肝大

需考虑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或溶血性疾病。

3.神经系统症状

重症黄疸患儿应警惕急性胆红素脑病。

三、辅助检查

1.经皮胆红素、血液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检测

评估黄疸水平。

2.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型、溶血试验

评估感染因素和溶血性疾病。

3.肝功能、串联质谱、腹部超声、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判断有无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胆汁淤积及某些遗传代谢病。

4.头颅磁共振及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

评估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的相关功能受损情况。

四、诊断流程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流程,见图3-1-2。

图3-1-2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流程

五、治疗原则

1.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1)光疗:

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图3-1-3),或将TSB超过Bhutani曲线95百分位数作为光疗干预标准。出生体重小于2 500g的早产儿光疗标准应放宽,可以参考表3-1-2。

图3-1-3 胎龄35周及以上新生儿黄疸光疗干预指南

(2)换血疗法指征:

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换血参考标准(图3-1-4),出生体重<2 500g的早产儿换血标准可参考表3-1-2;严重溶血,出生时脐血胆红素>76μmol/L(4.5mg/dl),血红蛋白<110g/L,伴有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已有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者无论胆红素水平是否达到换血标准,或TSB在准备换血期间已明显下降。

图3-1-4 胎龄35周及以上新生儿黄疸换血干预指南

表3-1-2 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生后不同时间光疗和换血血清总胆红素参考标准(mg/dl)

(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可用于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0.5~1.0g/kg于2~4小时内静脉持续输注,必要时可12小时后重复使用l剂。

(4)白蛋白:

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平<25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1g/kg。

(5)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

1)母乳喂养性黄疸:

主要包括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母乳,必要时补充配方乳。已经达到干预标准的新生儿需按照上述干预标准及时的干预。

2)母乳性黄疸:

当TSB<257μmol/L(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257μmol/L(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人工喂养;TSB>342μmol/L(20mg/dl)时则加用光疗。

2.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定义为当总胆红素小于86μmol/L(5mg/dl)时,结合胆红素浓度大于17μmol/L(1mg/dl);或者当总胆红素大于 86μmol/L(5mg/dl)时,结合胆红素超过TB的20%。升高者建议专科就诊。

六、专科转诊指征

1.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并符合换血指征。

2.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3.治疗后黄疸未见好转并有加重或反复。

(许 敏 张拥军)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Pediatrics,2004,114(1):297-316.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3.秦玉明,贲晓明.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14,52(10):74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