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歌1

落日欲没岘山西2,倒着接花下迷3。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4。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5。百年三万六千日6,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7,恰似葡萄初酦醅8。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糟丘台9。千金骏马换小妾10,笑坐雕鞍歌《落梅》11。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12。咸阳市中叹黄犬13,何如月下倾金罍14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15,龟头剥落生莓苔16。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17。舒州杓,力士铛18,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1 《襄阳歌》:南朝陈沙门智匠《古今乐录》(《唐宋诗醇》卷五引):“《襄阳乐》,宋随王诞作。《襄阳踏铜鞮》者,梁武西下所制。沈约又作其和云:‘襄阳白铜蹄,圣德应乾来。’”《乐府诗集》卷四十八录入杂歌谣辞。

2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南。

3 接䍠:即白接䍠,一种白帽。《晋书·山简传》:“永嘉三年……镇襄阳。……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䍠。举鞭问葛强:何如并州儿?’强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4 《白铜鞮》:乐府清商曲名,流行于襄阳一带。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玉台新咏》载《襄阳白铜鞮歌》,大抵主言送别,且皆在襄阳。沈约曰:‘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若欲寄音息,汉水向东流。’无名氏一首曰:‘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泪沾衣。’其末云:‘龙马紫金鞍,翠眊白玉羁。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郭茂倩《乐录》本《襄阳踏蹄》,梁武西下所作。《玉台新咏》两首皆沈约和《白铜鞮》,即太白所谓‘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者也。”鞮(),革履。“白铜鞮”指用白铜装饰的革履。南朝梁戴暠《从军行》:“胡骑白铜鞮。”

5 鸬鹚杓:一种长柄酒杓,形如长颈鸬鹚。鹦鹉杯:一种酒杯,用鹦鹉螺制成。《太平广记》卷四六五:“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咮,如鹦鹉嘴,故以为名。壳上青绿斑,大者可受二升。壳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同倾鹦鹉杯。”《嫏嬛记》:“金母召群仙宴于赤水……坐有碧玉鹦鹉杯,白玉鸬鹚杓,杯干则杓自挹,欲饮则杯自举。故太白诗云‘鸬鹚杓,鹦鹉杯’,非指广南海螺杯也。”王琦谓“《谢氏诗源》亦载此事,说颇新僻。然他书未有言及者,恐是因太白诗语而伪造此事,未可知也”。

6 三万六千日:即百年。又李白《阳春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7 鸭头绿:鸭头色绿,形容水色。

8 酦醅:重酿而未过滤的酒。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桃酦醅。”

9 麹: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之发酵后再晒干,称为麹。可用来酿酒。糟丘台:即糟丘。“糟”是酿酒剩下的渣子。积糟成丘,极言酿酒之多,沉湎之深。《尸子》卷下:“六马登糟丘。”《韩诗外传》卷四:“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

10 唐人李亢《独异志》:“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号曰白鹘,后因猎,献于文帝。”

11 《落梅》:即《落梅花》,古笛曲名。李白《司马将军歌》:“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又《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2 凤笙:笙形像凤,又有王子晋吹笙作凤鸣的传说,此用作对笙的美称。龙管:对笛的美称,以其声似龙吟。

13 “咸阳”句:《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14 金罍:饰金的酒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15 羊公:指羊祜。《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羊祜,字叔子……吴人悦服,称曰羊公,莫敢名者。”《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卒,时年五十八。……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一片石:《朝野佥载》:“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庾信见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字何如?’信曰:‘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韩陵山,北魏高欢于此击败尔朱兆,并建寺旌功,由温子升撰写碑文。李白此处借指堕泪碑,并赞美羊祜的功业。

16 龟头:碑座下龟形的头部。

17 玉山:形容人美姿仪,典出《世说新语·容止》:“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18 舒州杓:不详,疑舒州所产之杓。力士铛:不详。铛,温酒器。


此篇亦太白酒歌也,借襄阳人物故事点染之,打破时空,古今沆瀣一气。此种唯太白最擅长。诗言当落日欲没岘山之时,见花下有人,醉后倒着接䍠,招来襄阳小儿的拦街笑唱,乃山公者也。此乃李白至襄阳,酒醉后想象山公故事,眼前恍惚见此景象。其下大肆渲染豪饮情景,句调似其《将进酒》,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醅”者,极想渴酒之怀,最为奇特。后人有“酒渴爱江清”(坚《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只是冷静的联想,李白此语则直将汉江看成酒窖。并且下一转语,说如果这一江之水都变作春酒,则其所余之糟曲将可垒成山丘。《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李白的诗句,表现的正是这种人生观,而淋漓远过毕卓之语。其下更谓自古富贵、功业、游观皆不可留,从反面来鼓吹唯饮酒可了此一生。然而这并非李白真正的人生观,而是他怀才不遇、无法排遣内心不平与苦闷时的一种发泄。读太白诗,而直认其为一酒徒者,非真知太白。诗可以怨,太白借酒抒怀,怨之深者也,怨之狂者也。浊世未可与庄语,正太白诗之精神也!

太白最善用长短错落之句法。他人作此体,多有意布置,散文之意多而诗意少。唯太白之长短句,纯为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