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道

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苹果的产品设计之道》这本书中第1章讲到了设计改变一切,美观、创新和魅力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设计是一种尝试性的思维方式,一种不断创新,寻求新方法、新形式,追求极致的思考过程。设计,应该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高品质的设计可以把普通产品提升为卓越的产品,如苹果,这就是设计的价值所在。

设计应该思考,设计应该通过主观意识结合产品、内容、市场、用户、新的交互技术去做创新式的信息呈现、视觉展示、体验服务。设计应该是伴随产品成长的一个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产品初次曝光、新品发布,到内容营运、品牌建设、IP建设,设计的意义体现在整个持续的过程当中。设计师应该根植产品设计,富有自主创新的思想,而不是被动接受需求进行作图的“美工”。很多“设计师”一直用借鉴、临摹的方式做设计,几乎不做创新,不加思考。

最早接触TGideas,笔者其实没有理解这个部门名称的真正含义,这些年TGideas团队内部不断转型变化,TGideas从一个服务腾讯各大游戏产品运营设计、品牌设计的小团队,逐渐发展成集体验设计、营销设计、顶层设计、内容企划、品牌建设、项目管理、技术支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其设计价值不断在腾讯各产品和职能上呈现。

大家做的大部分设计都是商业设计,不是纯艺术设计。纯艺术设计能够让N个人对同一个作品有N种解读,而商业设计是让N个人看到你的设计只会有一种解读。它们做的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但商业设计为运营和品牌服务的目的性更明确,商业设计展示的媒介、用户不同,可视化表达的方式也不同。

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感知行业

“所有感知类学科的尽头都是心理学”,设计属于主观的感知类行业,每个人都可以对设计指指点点。所以要做好设计,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心理学。要了解不同用户的习惯是什么?不同类型的用户想要的是什么?讨厌什么?用户浏览、点击、购买、消费、反馈的心理是什么?

设计是感知行业,但不代表设计师全凭感觉来做设计。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变化却十分快,不管是设计内容本身,还是设计教育都在不断发展,这也催生了人机交互、设计心理学等新兴设计相关学科的出现。研究人、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设计、用户的心理现象及情感因素,可以让设计不是凭感知出现,而是有理有据。

设计是一门专业度很高的行业,涉及多个学科,如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心理学、人机交互、环境学、用户界面体验设计等。

未来的设计将融入更多的学科和交互方式。不管所设计的物料是什么,都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以设计思维解决用户的问题,想用户之所想。所以,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产品,关注产品的内容形态、信息结构及产品各阶段的运营、品牌数据等;另一方面要关注产品的技术表现,如前端、后端、功能性研究的技术,帮助提升设计效率和新的展示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技术是支撑点,产品是形态,体验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如果你从事大型产品UI设计,一定要关注行业动态,以及美学、用户研究、交互、人体工学等学科。很多创业团队的设计师可能觉得接触这些学科的机会不多,那是因为很多设计都是借鉴了BAT或者其他头部产品,他们已经解决了产品的这些问题,只需要模仿借鉴即可。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使得产品营销、品牌建设对设计物料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更高。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TGideas这样一个游戏设计团队从负责单一的网页设计、前端技术这两大块,逐渐发展成集创意、多媒体技术、动画、内容拓展、企划、项目管理、原画、插画、3D、手办、音乐、交互等多元专业的集合体,在设计物料的创作过程中让多学科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或许是未来设计的趋势,因为只有不同专业领域的人聚集在一起发挥各自不同的特长,才会有创作新设计的可能。跨界能力让设计师也有了更高的挑战,阿里也在尝试让不同级别的设计师共同承担交互、视觉等多元的工作。未来,对于设计师将会有更全面的要求——全链路思维、技能、快速学习、全面发展、多元融合。

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

设计服务的对象是人,这是设计的根本,人是最终体验者。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E)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的感受,它包括用户与产品或者服务的一切互动。

什么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的体验服务。设计是运用视觉表现的方法,用设计思维赋予产品生命力,让产品有情感,让产品与用户产生对话、互联。每个人的心智模型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体验好坏的感知标准也不同。设计只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为某类人群设计,而不是单纯地为少数人设计。好的设计体验一定是舒适的、自然的、令人满意的。

不管是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是未来的物联网、产业互联网时代,这些终端服务的主体都是人。使用场景、情境模式的变化,信息输入、输出方式的变化,都是为了提升人的信息获取效率、工作效率,提升舒适体验。

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即人最原始的体验状态。“自然”体验与人的本性相关。在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中,设计应该是挖掘人的本源的体验、经验。“自然”并不只是交互等的体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传递的不仅是对设计最高层级的追求,更是表达出设计对人的人文情怀和体验共鸣的聚焦和关注。自然状态也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状态,所以这种理念造就了产品的极简风格,以至于无法模仿。这是苹果的设计理念,也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设计微信时一直追寻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