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空中电子侦察

二战前,德国是否也在研发雷达?对于英国沿海矗立起许多高高的塔架,是否引起过德国情报部门的怀疑呢?

众所周知,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发现和证明的。他还证明电磁波的性质与光波的性质完全相同,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赫兹还做过最原始的雷达实验,他在实验室的一端摆放一个金属物体,然后向其发射电磁波,观察其反射情况。如果赫兹已知光的传播速度,那么记录下电磁波往返该金属物体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端到该金属物体的距离。他向海军战略家们演示了实验过程,告诉他们研发这样一种设备能够侦察海面船只,也可以用作航海辅助设备等。不过,赫兹的演示和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

20世纪30年代初期,德国海军信号研究部的鲁道夫·库诺尔德博士,开展了利用声波探测水中物体的试验,也就是如今的声呐试验。通过试验,库诺尔德意识到,在水下可以完成的事情,在水面利用无线电波也可能完成,于是他又开始了在雷达领域的研究工作。大约在1934年10月,他组织研发的一部连续波雷达试验样机,可以探测到距离11千米的舰船。第二年,他又组织研发了一部脉冲雷达试验样机,对舰船的探测距离达到8千米。1936年春天,德国研发出工作频率为150兆赫的脉冲雷达样机,能够探测到距离48千米的飞机。后几经改进完善,首部工作在125兆赫频率,名为“弗雷亚”的对空警戒雷达,于1938年在德国服役。

依据自身研发雷达的进展情况,以及有关英国发展无线电测向装置的传闻,德国怀疑英国可能也在开展雷达研发方面的工作。为了切实弄清英国在防空作战方面的准备情况,尤其是雷达研发方面的进展情况,德国空军专门组织了一次空中侦察。1939年8月2日,德国空军出动一艘“齐柏林伯爵”号飞艇,沿着英国海岸线实施空中侦察。飞艇上临时加装了电磁信号接收机和一些专门的电磁信号测量设备。除了专业信号分析人员,负责雷达业务的德国空军通信兵司令沃尔夫冈·马蒂尼亲自坐镇艇上,指挥侦察。飞艇按照事先计划,沿着英国海岸架设有发射天线塔架的一侧来回飞行,企图查明这些装置是否为雷达设备。虽然信号分析人员采用各种方法,但是,却没有侦收到可以值得怀疑的信号。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组织和有计划的空中电子侦察行动。不过,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英军事先掌握了“齐柏林伯爵”号飞艇的侦察企图,在飞艇飞临之前,防空本土链雷达已经关机;二是信号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不够宽,没有覆盖防空本土链雷达的工作频段;第三种可能,就是临时动议,准备仓促,飞艇升空后,接收机等设备发生故障,而操纵人员没有向马蒂尼报告。不管何种原因,这次不成功的空中电子侦察,不仅没有达成预期的目的,反而形成了误导,认为无须担忧英国发展雷达,即使有也还未达到德国的实用水平。1940年7月中旬,不列颠战役发起前夕,在评估英国空军作战能力时,德国空军情报局长约瑟夫·贝波·施密德上将介绍了许多情况,唯独没有提及雷达,更不用说雷达在英军防空作战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从事后的历史演进中不难看出,1939年8月2日,马蒂尼组织实施的空中电子侦察是一件影响深远、命运攸关的事件,其结果为德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中的失利,以及希特勒试图征服英国,一统欧洲,乃至征服世界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这一事件的结果,到底是历史的必然性还是历史的偶然性在起作用呢?何兆武先生说:“历史不同于自然界,它有两重性,一重就是它的自然性,因为人的历史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它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因而它是必然的,是科学的;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有非科学的成分,就是它主观意志的成分,也就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成分在里面。”“决定人类历史变化的就不仅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而是还有一部分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受到人的意志影响的。”“人的努力毕竟是在历史上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马蒂尼的空中电子侦察计划更周全、准备更充分、行动更隐蔽些,或者在第一次不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手段和措施,实施第二次、第三次电子侦察,那么,二战的走向会不会发生改变呢?看来是会的。二战后,马蒂尼不无懊悔地说:“我没能及早觉察到一场‘高频战争’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