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对工作规律的抽象化能力

精通工作是不是一定就能写好公文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精通工作到写好公文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重要关口是“表达关”。要想顺利通过这个关口必须具备对工作概念化、命题化的能力,即使用概念、命题表达工作经验、工作认知、工作判断的能力。

概念与命题是对工作进行思考的结果,在提炼概念、归纳表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与公文写作的关系更加密切,具有本质意义,更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公文写作过程本身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抽象化过程。换言之,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必然是达到一定抽象程度的,否则将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

有些公文写作论著强调作者抽象思维能力,这固然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基本方法是提炼概念和命题,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抽象思维,并且思维成果也能直接应用于文稿撰写。

将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认知及时进行思考和抽象,形成一系列概念、命题,如同备好“零件”,为写作提供基础“构件”,可以直接作为公文的主题论点、标题、层次小标题等要素,使写作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第一种抽象能力:概念提炼能力

从学理角度界定“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这里不再进行严格定义,而是将其简化理解为采用抽象化方式从某一群对象事物中提取的反映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知识单元。更通俗的理解是“起个名字”,即用词或词组的语言形式为某类或某种事物命名。

公文中充斥着大量代表概念或命名的词语。有的是语言的常规部分,只是为了完成正常表达而存在,我们对于这类词语往往“无感”。此外,给人留下鲜明印象、带来深刻启发、发挥指导作用的词语主要是针对工作而创造的概念。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的一段内容使用了多个新概念。

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中国政府网

其中,“农业”“主要矛盾”等概念是常规概念,在句子中发挥语法功能,并不给人突出印象。“结构性矛盾”“阶段性供过于求”“供给不足”“供给侧”等概念指明问题实质,反映中央的深刻理解,是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

近年来,中央提出“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等一系列新概念。一些商界人士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等一系列新概念。这些新概念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和专业人士对过去的分析、对现状的认知、对未来的展望。

对工作有精深研究、富有创新能力的人非常擅长“起名字”“贴标签”,即提出新命名、新概念。社会不断发展,工作不断演进,公文写作者也应当不断努力提高命名能力。

形成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在原概念上增加修饰定语、增加后缀,或者重组概念、简化压缩概念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动能”“互联网+”等概念就是在已有概念基础上增加定语或后缀而形成的新概念,“生产+加工+科技”“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是几个概念的组合,“放管服”是几个概念的简化压缩。

使用与创造概念必须以工作实践和工作需求为基础,不能脱离工作片面追求概念创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创造概念,都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反映现实。公文写作时可以使用大量概念,但不能简单生硬地堆砌概念。

阅读各种公文时有意识地抓取文稿中的核心概念、关键概念、重要概念、创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概念体系与网络,这也是“领会文件精神”的重要方法(关于领会文件精神的更多方法,本篇第四章将进一步介绍)。

只有准确理解上级文件中的重要概念,在撰写公文时才能灵活、恰当地使用,也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奠定基础。

第二种抽象能力:命题概括能力

概念是命题的基础,命题是使用多个概念和其他语言成分形成的对某种现象的陈述。命题陈述往往表达对事物的判断,很多情况下将命题等同陈述判断,本书不再严格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命题的基本形式是句子。优质文稿能够用简要的句子清晰、准确地表达问题本质,给人一针见血之感。命题陈述在公文中的体现比比皆是,常见的有工作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包含大量命题判断。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中国政府网

这段话内涵非常丰富,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大考验这一核心,介绍了工作思路、难点、重点、底线,几乎每句话都是重要命题判断。如果写作者对农业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对面临的困难挑战没有清醒认识,那么绝不可能写出如此语段。

将工作问题提炼抽象成为命题,不仅需要深入思考研究工作,还必须掌握句子表达的基本规则。在公文中,常用句式并不多,每种句式运用各有其规律。

例如上段引文主要使用是字句和动宾句,第一个分句为是字句,后面分句几乎都是动宾句。是字句作出判断定性,一般用在段落开头,动宾句表达在基本判断基础上要开展的工作任务措施。是字句表达认知判断,动宾句表达行动要求。

提炼概念和命题的训练,能够收到一箭双雕的成效,一方面,为公文写作提供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对工作经验进行语言抽象,借助语言这一思维工具深入思考工作规律,助推工作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