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转型2.0: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的进化之路
- 刘继承编著
- 5059字
- 2022-05-10 20:12:47
1.1 多维度理解数字化的内涵
我们处在一个希望与焦虑交织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人类正在迈向新世界。然而目不睱给的新概念,也让我们对未知充满不确定性的恐惧。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算起,作为企业IT从业者,我们接触了MRP、MIS、ERP、PDM、CAPP、CIMS、BPM、ESB、PLM、SCM、SRM、TMS、APS、MES、CRM、LES等一系列“洋三字经”式的专业系统缩写术语。近年来又涌现了云原生、微服务、数字中台、物联网、深度学习、工业5.0、数字孪生等“中式三字经”。对这一现象,安筱鹏博士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之为“概念雾霾”。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就是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概念的空前爆发不仅行外人不理解,很多专业人员也经常感到困惑。在漫天飞舞的新语汇中,我们似乎难以分辨哪些概念是真正足以引导人类进步的新理论,而哪些又只是商业炒作的伪命题。数字化就是这样一个被广泛传播而又内涵不确定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但每个人理解的似乎又都不一致。如果大家对数字化定义没有达成共识,那就无法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标准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实施路线是什么。因此,在全书的最前面,我们有必要对这个关键概念做一个全面的解读。
到底何谓数字化?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一热门概念呢?各个咨询公司、研究机构、IT公司都结合自身的理解给出了数字化的定义。我们发现,大家在谈论数字化概念时经常不在一个频道上。例如IT公司在谈到数字化时不论前面怎么铺垫,后面落地的都是实现转型的软硬件技术、平台、工具。而咨询公司则认为转型最重要的是战略、是管理,兜售的一定是一套管理理念、方法。政府报告里的数字化转型更宏观,更多强调的是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迁移。
应该说这些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认识都有其正确的一面,都是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数字化转型的某种特征。鉴于数字化是一个如此复杂的概念,本书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深入理解其内涵。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理解数字化内涵的四个维度
第一是从技术角度看传统要素如何数字化,这是分析的起点,更多从技术角度分析数字化是什么?数字化与传统的信息化到底有什么差异?
第二是从产业应用与创新视角,分析数字化技术到底如何影响产业创新,到底催生了什么样的商业文明?从这个角度看,典型代表是互联网企业,正是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诞生了一批成功的数字化原生企业,他们是数字化浪潮之巅的引领者。
第三个维度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视角,在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传统企业面临内外部的冲击,传统的业务与管理都遭遇重重危机,必须借助新技术开展业务创新与转型。
第四个维度是数字经济,数字化产业自身就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数字化技术又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这双重身份助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诞生与繁荣。
接下来,本书就从这四个维度分别阐述数字化的内涵。
1.要素数字化:从数据生产的层级上理解数字化
我们经常会提到与信息、数据类似的几个概念,比如知识、智慧,这几个看似差不多的概念其实是有层级关系的,具体如图1-2所示。
图1-2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层级关系
●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数据就是含有黄金的沙子,数据量非常大,但含金量往往并不高。
● 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有一定含义的,有逻辑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流。信息可以比喻为沙子中的黄金,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个淘金的过程也就是数据向信息转化的过程。
● 知识:通过人们的参与对信息以归纳、演绎、比较等手段进行挖掘,有价值的部分沉淀下来,并与已经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这部分有价值的信息就转变成了知识。知识就像是一串金项链,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变得有条理,结构清晰。
● 智慧:是人类基于已有的知识,针对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绎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如果沿用前面金子的比喻,智慧就好比如何把那串金项链戴在你心仪的女神脖子上。
由于技术发展的原因,我们的IT应用是从信息化阶段开始的,信息化时代,因为技术手段有限,我们在使用IT系统时经常需要手工录入数据,所以数据量就不可能太大,很多数据都是经过人工计算形成一条信息后才录入系统,再依靠关系数据库加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IT系统经常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工具,并没有减少人工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了系统录入的工作量,这给很多一线工作人员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因此很多软件难以推广,即使勉强上线也会最后不了了之。第二个挑战是,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技术不成熟,传统数据库是关系数据库,只能处理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难以有效处理,而非结构化数据才是数据的主体,这也使得信息化系统能够发挥价值的空间大大受限。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录入渠道已经不仅仅限于人工录入,IT技术自身能够记录事物的运行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把现实的缤纷世界在计算机世界全息重建,将物理世界运行的轨迹自动转化成0和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并将这一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多维集成和实时分析,这一过程就是信息的数字化过程。目前的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记录、整合、分析、利用,实现数据自动向信息层级的跃迁。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数字化就是要把物理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仿真虚拟出来,在计算机系统里体现物理世界。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数字记录物理世界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因此,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化实现了两个层面的升级:一是将企业工作场景中必须用到的数据、文字、图像、语音等各种要素,通过人机交互、传感器等自动化手段,自动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实现了“数据原生”,把人从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二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整合、分析,使数据自动变为信息,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还解放了人的大脑,这是技术的升级与进阶。
2.业务数字化:从业务创新与应用上理解数字化
IT技术的创新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这似乎成为一个常识,但这一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到底哪些业务是在数字化技术创新下诞生的呢?我们可以用另一个模型来展示,如图1-3所示。
图1-3 数字化技术创新的逻辑模型
1)机器的发明解放了人的身体,这是过去500年塑造世界格局的主要动力;
2)数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大脑,实现了人的在线和连接,创造了无数新的商业模式;
3)传统机器开始实现智能化,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自我感应、自动传输、自主决策、自主响应,机器开始连接起来,工业互联网迅速发展;
4)互联网发展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水平;
5)随着机器智能化,机器也在积累大量数据,实现机器智能;
6)随着数据量的积累,数据开始脱离互联网和机器,成为独立的、有价值的资产,为企业赋能并创造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共诞生了三类创新企业,它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下催生的三类企业如图1-4所示。
图1-4 数字化技术下 催生的三类企业
● 智能硬件设备制造企业。既包含智能计算机、存储和网络设备制造企业,更包含众多的物联网设备制造企业,还有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等;
● 智能软件平台开发企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系统等的制造企业,与智能硬件设备制造企业一起改变了传统IT技术的格局,重塑了云、管、端的技术架构;
● 数字化创新应用企业。主要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行业重塑的企业,它们利用技术或是降低了交易成本,或是提升了人员协同效率,在此过程中开创了诸多传统上不存在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放眼看看最近20多年崛起的企业,一般都是上述某一种或几种模式的组合。这一点从上市领先企业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来。谈到这个问题时,人们经常喜欢用现在与10年前市值排名最靠前的企业做对比。20年之前全球最大的10家企业,基本上都是石油、汽车企业。而现在,高市值企业基本变成了数字化高科技企业。股票市值的变迁是互联网企业集体崛起的画像,也是数字化技术快速创新发展、应用的必然结果。这些企业中有部分是智能软件平台开发企业,例如微软,有部分是数字化创新应用企业;例如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等;还有部分企业是软硬件及应用全部创新重塑的企业,比如苹果。本质上讲,这个时代,创造财富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底座的制造、数字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并在信息当中抽取知识,用知识不断重组人类社会的现有资源,最终实现财富的快速创造。
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年轻的企业和企业家走进人们的视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些企业在本领域取得成功后,开始跨界,利用手中的先进技术颠覆诸多的传统产业,原本2C的互联网企业开始纷纷向2B转型,产业互联网热潮此起彼伏,这也引起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潮。
3.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的自我救赎
互联网企业在完成本专业领域的业务建设之后,纷纷开始向传统行业发起挑战,驱动传统企业开始了一场名为数字化转型的自我救赎。对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已经不是简单的内部业务与管理系统化了,其本质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业务转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增长趋缓,竞争加剧,要求企业优化或转变现有管理、业务或商业模式;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令企业能够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更加便捷、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实用化,让基于数据的、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并改善用户体验的新的管理、业务或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真正的价值不是要改变消费端,而是要改变供给端,也就是制造端。真正的数字化,是通过技术进行价值链的重塑,实现了这些改造,就会诞生无限可能的新产业组合和全新机会。李书福先生结合汽车行业对科技革命有过一番精彩的论述:汽车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传闻到现实、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局部到全局、从边缘到中央,这是一部正在发生的汽车产业革命剧,这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百年汽车变革剧,很精彩。传统汽车公司可以不屑一顾,顽强抵抗,坚持到底,也可以自我颠覆,出奇制胜,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被动参加革命,也可以主动发起革命,可以单独闹革命,也可以联合闹革命,可以在坚守老根据地的同时,开拓新的疆域,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毕竟行业变革才刚刚开始。
总之,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思维,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对现有商业模式、运营方式、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转型的内涵很类似。但很多传统企业或大企业身上有很多历史包袱,它们的转型之路通常更艰难,跨越的时间也很长,如何实现转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这恰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4.数字经济:数字化技术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数字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共同催生了数字经济的诞生。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也是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1996年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其撰写的《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中提出了“数字经济”的概念,他也因此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美、英、欧盟等纷纷提出数字经济战略。数字新技术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有力推动着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强大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名义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预计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50万亿元。
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用户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总体科研水平并不突出,但是在数字经济相关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依托海量数字化消费者的独特场景,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相似,中国部分行业成熟度较低,许多需求无法被传统行业满足,而数字经济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直击消费者痛点,从而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以上从数字化技术架构、数字化技术应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经济四个维度分析了数字化的内涵。本书关注的是第三个方面,即传统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自身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创新,以应对数字化时代的重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