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者有助:农村贫困残疾人群帮扶政策评估及建议
- 杨立雄
- 5字
- 2022-05-26 20:31:46
第一章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一)连片特困地区成为反贫困主战场
自1986年中国实施开发式扶贫至今,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开发扶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问题得到缓解。数据显示,全国农村贫困线标准由2000年的865元增加为2010年的1274元,但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9422万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平均每年减少67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0年的10.2%降为2010年的2.8%[1]。
但是,受自然环境及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从地势划分来看,贫困人口呈现向山区集中的发展趋势。虽然2000年以来山区农户的贫困发生率下降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快(山区的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23.2%降至2010年的4.9%,共下降18.3个百分点;平原和丘陵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7.4%降至2010年的1.6%,共下降15.8个百分点),但是山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仍然居高不下(2000年,山区贫困人口占全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为48.7%,到2005年这一比例增至49.1%,2010年再增至52.7%,远高于山区人口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2])。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启动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二)农村残疾人是扶贫重点人群
我国残疾人口数量多,残疾人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等因素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贫困残疾人脱贫,依靠自身力量是非常困难的,国家出台的残疾人扶贫政策对于缓解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贫困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考察残疾人反贫困政策,我们发现残疾人的反贫困伴随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最初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减贫工作的时候,残疾人就是扶贫对象的一部分。而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纲要》首次用国家计划的方式制定了残疾群体扶贫工作的目标、方针、途径与措施,标志着残疾群体专项扶贫工作的起步。随着扶贫开发的发展和演进,残疾人反贫困政策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2年开始,国家设立康复扶贫贷款,专门用于残疾人的扶贫,中央层面也先后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1998—2000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实施办法(1998—2000年)》等文件;进入21世纪后,政府连续颁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和《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11年,又制定《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执行10年,全国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累计达到2098.1万人次,约有1317.5万农村残疾人摆脱了贫困[3]。2006—2012年,累计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71.8万户,共计约95.3万残疾人受益[4]。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7829.9元,相当于当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8%[5],而2005年,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为农村正常家庭的48.80%。
但是,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的弱势特征及社会政策的不完善,残疾人及其家庭脱贫难度很大。按照2011年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残疾人口约有2500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1/5。在这些残疾人中,多数因病致残或因病致贫,生活负担重、文化水平低、接受培训能力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如2008年和2009年,河北残疾人返贫率分别达到28%和37%,山东残疾人返贫率分别达到11%和19%[6]。而且,残疾人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远高于正常人,从而造成他们的家庭生活比其他群体更为艰难。2012年,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高出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50%;农村残疾群体家庭每人医疗保健支出占总体消费比重的17%,是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近两倍[7]。2015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对全国持证残疾人的调查表明,农村低于贫困线的残疾人数量超过950万,占整个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比例达到1/8。
(三)同步小康对残疾人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这一精神,中国残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的意见》,就整体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提出具体要求。
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短板在农村。从残疾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城镇残疾人口共2071万人,占24.96%,农村残疾人口6225万人,占75.04%,即有3/4的残疾人居住在农村。从收入来看,2005年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均全部收入,城镇为4864元,农村为2260元,城乡差距大;而正常家庭人均收入城镇为11131元,农村为4631元,城镇残疾人家庭收入为正常城镇家庭的43.70%,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为农村正常家庭的48.80%。
连片特困地区是农村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生活在这些区域的残疾人,其贫困程度要高于本地区的平均贫困深度,因而脱贫难上加难。研究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贫困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书的研究对象为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残疾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残疾人的生产状况、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社会交往、残疾人及其家庭面临的困难及期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