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
- (英)卡罗琳·韦布
- 1333字
- 2022-06-02 14:37:42
第一节
目标课
为每天设定行动主题
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它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你还称其为命运。
——卡尔·荣格(Carl Jung)
首先我想讲述多年前的一个上午,当时我对下面要介绍的建议还一无所知。
那天我一起床就心情不好。我刚被要求参加一个我不感兴趣的新项目,那是我开始这项任务的第一周。为了说服我参与,老板说我可以和项目组的另一位资深同事卢卡斯形成良好互补。卢卡斯是个吹毛求疵干实事的人,而我会提供所谓的人性面。卢卡斯会给出大量分析和想法,与此同时,我可以帮助客户制订出能让他们的同事团结协作的计划。虽然我理解老板为什么认为我们会配合默契,但还是无法打消两个人可能因工作风格迥异而不合的顾虑。
就在那天上午,我们团队准备与一些新客户开第一次重要会议,而我起床后基本都没什么时间做准备。在去会场的路上,我的脑中一团糨糊,各种厌烦和疲倦的感觉挥之不去。到了会场之后我发现,那是一个在现代办公楼里随处可见的黑咕隆咚、狭窄逼仄、层高很低的视频会议室。大家坐成一排,好像在参加司法听证会,一张张空洞的脸浮现在我们面前的屏幕上。我的心又是一沉。
正当我想着必须再喝一杯咖啡时,卢卡斯干劲十足地讲起了我们面前像砖头一样厚的文件,他开门见山,明显对自己要说的胸有成竹。我拼尽全力跟上节奏,发表些建设性意见,但我感觉漫长的讨论就像是往山上推石头——其间各种小误会,大家互相抢话,气氛沉重,满是不可言说的恼怒和顾虑。到最后,我感觉我也起不到什么正面作用了。我此前的担心应验了,会议让我一整天都愁云密布。
一段时间后,我有天心情还不错,觉得必须要跟卢卡斯谈谈,因为我一直对那次客户会见出师不利耿耿于怀。在我讲起对会议的观感时,卢卡斯满脸疑惑。他并不认为那个会场特别让人不舒服,也记不起我提到的烦躁和尴尬场景。他对新项目踌躇满志,很高兴我们大家有时间谈谈,一心只想着推进项目。他知道自己想通过会议获得什么,而且也达成所愿。
当然,我俩的性格确实不同,这可以解释双方看法的差异。但也只能解释一部分,应该还有别的缘由,因为我们真的好像参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会议。卢卡斯透过积极乐观的视角看不到我之所见,而很快我也意识到我没有关注到他所述的那一面。他指出了我们完成的所有事项,让人信服;他让我想起了那些反复不定的时刻,还有我基本没记住的微笑。不是说我们两个人都完全错了,我们交流观点时也并没有彻底冒犯对方。(“你为什么这么盲目?我们是待在一个房间里吗?唉,别做梦了。”)
然而,我们确实对同样的几个小时的体验如此迥异。这怎么可能?让我特别好奇的是,为什么他那么享受那次会议而我却没有?我后来发现答案在于我们对待那天的态度不同。卢卡斯认真思考了他想要看到什么,想要达成什么,想要有什么感受,而我却只是被动接受那天上午的一切。虽然我在尽力保持职业风范,但那天确实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
由于方向不明,我错过了影响那天上午表现的三大机会,但现在总算认识到了。第一,我们设定的优先事项和假设能以惊人的程度决定感知;第二,设定恰当的目标不仅能可靠地提升表现,还能让我们感觉良好;第三,脑海里的想象能塑造我们在现实世界里的体验。在接下来的三章里,我想告诉你如何逐条利用好行为科学的重大成果,助你收获远比我和卢卡斯度过的那天更为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