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读研:教你如何写论文、做科研
- 张军平
- 2015字
- 2022-06-17 09:53:44
前言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论自己的科研水平,论指导学生的能力,显然我不算出类拔萃。但为啥想写这本“读研秘籍”呢?有几层原因。
一是从读硕士、博士6年到2003年来复旦工作,从自己跟导师学着做科研、学着指导学生到独立带学生做科研;从一个人做科研到现在有一支团队;从论文署名的“一作”位置慢慢排到最后,不知不觉,我在科研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了20余年,形形色色的经验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感觉还是值得分享的。
二是现在这个时代与2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丰富了,另一方面机会成本也上升了。似乎不读个研究生,在就业或从事科研工作方面就有可能不太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未来的上升空间也相对变窄。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读研、读博的时间来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呢?又有哪些方面容易被忽略呢?可能很多人对研究生要“读什么”存在误区,如本科生对自己读研的学习和科研习惯养成上的误区、研究生读研期间的时间分配误区、家长和社会对研究生读研能力培养的认识误区,甚至导师本身可能也存在对研究生培养的定位误区,等等。所以,我希望能把我自己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碰到过的各种问题和找到的解决办法,以及我的一些体会和认识分享出来,避免读者走入误区。
三是定位。目前市面上有关读研的图书并不少。有些书更关注科技论文的写作,却忽略了研究生生涯的其他方面,如心理健康、师生关系、团队合作等。也有些是国际上著名学术专家写的,要么是从国外研究生的角度来写的,不太适合中国国情;要么是视角过于高屋建瓴,很多导师、学生即使原封不动地重复其经验,都有可能会画虎成狗,学不到精髓。所以,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定位在适中的科研水平,并尽可能完整覆盖读研的方方面面,让更多的同学、老师甚至家长读了这本书后,能真正用到里面的经验。
四是写作手法。多数读研的书形式比较严肃,像一本教材。这从某种意义上有可能降低了读者想读这类书的渴望。所以,我尝试着把这本书写得尽可能通俗、有趣,甚至会多加入一点儿幽默感,有的章节还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讲述的。同时,我也注重在内容方面有理有据,介绍了不少发生在著名科学家、自己或朋友身上的科研真实经历,以便读者能知道其中的道理或经验都是切实可行的。此外,我的写作态度也十分认真。作为仍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写科技论文是我的基本功。所以,我也很自然地用写科技论文的习惯与态度来写书,确保书中内容逻辑合理、无明显漏洞。这样一来,如果读者愿意把这本书当作茶余饭后、睡前催眠的读本来读,就能顺便帮其提高读研的能力。当然,如果真能达到这效果,那这本书就真正成为“秘技”和“秘籍”了。
五是平衡。我对我的科研水平有很清楚的认识。在科研上面,我还有很多不足,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弥补。但从做科研、指导学生、申请项目、维护家庭、保持爱好等方面综合来看,我自以为做得还算比较均衡,没有顾此失彼。所以,如果有希望从平衡的角度来考虑和从事科研的学生、导师,不妨阅读本书,也许可以从书中找到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书分为30篇,大致包括了时商的意义和误区、想象力的培养、研究生需要的科研特质、导师的科研能力评价、成为一名研究生的条件、讨论班和做报告的作用、在科研团队里每个人的角色、论文的完整写作技巧、如何形成创新思想、学术合作的形式、研究方向的选择、心理状态的调适、好奇心的培养、师生关系的处理、低效科研的避免、科研与爱好的平衡、研究生毕业后的方向选择等。我期待通过这些方面的介绍,让读者完整地了解读研生涯的每个细节。
另外,本人的见解只是一面之词,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优的读研方案,本书也显然不可能涵盖读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所以,本书最多只能看成读研经验分享类图书中的一本。各位读者不妨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了解、优化,进而形成适用于自己特点的最佳读研方案。除此以外,尽管我对本书做了多次检查,但百密也有一疏,如果还存在问题,还请包涵或指出,我将在后续版本中一一订正。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中科院陆汝钤老师能抽出宝贵时间为本书写序。我也要感谢科学网连续20余次将本书的系列文章推荐至科学网头条,感谢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其学会刊物上的推荐。与网络发表的版本相比,本书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增加了近60%的内容,在行文和措辞方面也做了调整。我衷心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宁茜、周璇编辑对本书出版的帮助,感谢复旦大学马臻教授对本书的审核,感谢西安理工大学孙强教授对本书的书名提出珍贵的建议,也感谢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很多朋友提出宝贵意见。我还要感谢家人和我的学生们对本书写作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大家在科研和生活上的顺畅配合,我显然抽不出空余的时间来撰写本书。我还要感谢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人-机器人智能融合技术”(No. 2018YFB1305104)、教育部指导高校科技创新专项项目“人机协同混合智能算法规划研究”(No.000011)对本书的支持。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张科文和谢德辉。
2021年5月15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