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对疾病难以消除的恐慌情绪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明明身体非常健康,却疑心自己患有某些病症;一旦身体出现不适,他们就会觉得十分恐慌,即使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一切正常,也无法摆脱恐惧、焦虑、担忧的负面情绪,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这种情况被称为“疑病症”,也叫疑病性神经官能症。

26岁的陈刚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难题,精神压力很大,出现了食欲下降、失眠的情况。

一天晚上,他又在为工作的事情发愁,忽然感到头顶位置一阵阵刺痛,似乎还有一些手足发麻的感觉。

“我是不是患上了脑溢血或脑梗死?”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篇题为《白领突发脑溢血离世》的公众号文章,陈刚心中十分慌乱。

第二天一早,他就向公司请了假,去医院检查,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医生告诉他头顶刺痛可能与他最近休息得不好、情绪紧张有关,劝他放松心情,保持规律作息。

但陈刚觉得很不放心,他自己在网上查找信息,还看了一些健康类的自媒体文章,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反而觉得头部、颈部和胸部更不舒服了。

后来他又反复到多家医院就诊,接受过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胃镜等十几种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

可他就是无法摆脱恐慌情绪,即使医生告诉他“没事”,他也会认为医生是怕自己承受不住,才刻意隐瞒病情,所以医生越是安慰他,他就越是忧心忡忡……

陈刚就是一名典型的疑病症患者,他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度关注,又常常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错误的估计,终日处于对“假想疾病”的强烈恐慌情绪之中,自我感觉十分痛苦。

疑病症的产生通常和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不良心理暗示

疑病症的产生与心理暗示有较大的关系。比如,有的人看到自己的亲人患上了某种严重的疾病,不论此种疾病是否具有遗传性或传染性,他们都会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我可能也会患上这种疾病。”

之后,他们会对自己身体的细小变化十分关注,哪怕出现了微乎其微的健康问题,也会引发情绪的强烈波动,并会对自己做进一步的心理暗示:“我之前的担心变成了事实,我已经出现症状了!”

在不良心理暗示的影响下,他会对自身“病情”深信不疑,最终会发展为严重的“疑病症”。

2.自身性格缺陷

疑病症与个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性格敏感、多疑、谨小慎微的人更容易患上疑病症。

心理学家还发现,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他人意见的人,也容易成为疑病症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固执己见,在他们为不存在的疾病烦恼、痛苦时,亲人、朋友的安慰及医生的规劝都不能消除他们的“疑病信念”,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忧虑、苦恼。

3.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关系发生剧变(如亲人离世、夫妻离婚、子女离别等),或是生活稳定性改变、社会交往突然减少(如搬家或更换工作,导致与原来的朋友、同事减少了联系),都会让人缺乏安全感,也会让人感觉孤独、寂寞、空虚,难免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并有可能放大一些无关紧要的健康问题,从而引发疑病症。

不管是什么因素诱发的疑病症,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严重时可能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障碍,同时,负面情绪又会加重疑病症病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对疑病症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采取措施,从情绪和心理入手进行自我调节。

1.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客观的认知

疑病症患者应当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在身体出现不适感的时候,不要自己随意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就“对号入座”,认为自己患有某种疾病。

事实上,是否患有疾病应通过一系列医学检查才能得出结论,所以,如果担心自身健康状况,应当及时入院接受检查,并要信任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不要妄加猜测。

2.变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疑病症患者要停止对自己进行消极暗示,同时要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如可以这样鼓励自己:“我已经接受过检查,医生确定我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之前我觉得某处疼痛、不舒服,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敏感。”

除了语言暗示,疑病症患者还可以采用动作暗示的方法,唤醒积极、乐观的情绪。比如,在感觉身体不适时,可以坐直身体,握紧拳头,感受肌肉的力量,让自己产生积极的情绪;也可以走到开阔的地方,张开双臂,挺胸抬头,让身体尽量向外舒展,这样的肢体动作有助于提升自信心和快乐感,能够减少因害怕患病而产生的恐慌、忧虑情绪。

3.投入社会活动中,减少自我关注

对疑病症患者来说,减少对自我的关注也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减轻因情绪紧张引发的不适症状。

为此,疑病者患者可以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志愿者活动,或是参加公益活动,在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同时还能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从而降低疑病症发作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