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空间的产生

宇宙诞生前没有时间和空间,这是史蒂芬·温伯格(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其他不少理论物理学家共同认可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离——有空间就一定有时间,有时间就一定有空间;空间消失,时间会也消失,反之亦然。北纬30°线百慕大三角地区发生的奇怪的消失和再现事件,正好可以说明时空的这一关系。飞机或船只的消失,可以视为它们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几十年过去之后,当消失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人们发现该事物仍保持着消失时的外形,这显然说明事物消失期间它们的时间也停止了,或者说它们的时间也消失了。

依据这一观点,如果人濒死之时能感觉到时间即将消失,那么必定也能感觉到自身存在的空间也在消失。也许人死之时看到的景象是眼前的天打开了,地也打开了,打开了的天地不同于往常,是一片漆黑;身在其中的人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感觉自身的体积在不断收缩,直至收缩为零,或者说人似乎脱离了原来的躯体。

这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神学中的时空概念——阴间和阳间。当今社会在超自然现象面前则引入了“异度空间”的概念。无论怎么称呼,总之人们都感觉到存在两个并行的空间,而且是两个不可能脱离时间的空间,本书称之为阴时空和阳时空,异度空间更准确的叫法应是异度时空,即阴时空。

许多神学家和科学家都关注异度时空,却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上述消失和再现的描述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给异度时空下一个易于理解的定义。什么是消失和再现?与通常发生的一个物体的丢失和找回不同,消失和再现具有主动的意义,而丢失和找回具有被动的意义。丢失后找回的物体从来没有离开过原来的时空,而消失的物体已离开原有的时空,到了具有不同时间进度的时空,它再现时又回到原来的时空。所以,异度时空的定义是两个具有不同时间进度的空间,通俗的说法就是阴间和阳间。任何空间都伴随有时间,同一空间一定具有同一时间进度。时间进度不同的情况只能发生在两个时空之间。

上述异度时空的定义表明,阳间和阴间都必须存在——如果不存在阴间,异度时空的定义就失去了意义。有异度时空,就必须有神学和科学,科学描述阳间的事物规律,神学则描述阴间的规律。阴间的规律在阳间体现为因果、不一是一。阳间的规律在阴间体现为消失和再现。在阴间,阳间的规律消失,时间进度减慢,接近于停止,类似于植物种子的保存,有生命而不显生命。对植物而言,种子存放期间就类似于植物的阴间,植物的时间已停止,也无植物生长的空间。阴间和阳间理论也可以解释百慕大三角事件的消失与再现。

以上关于异度时空的论述,都是笔者学习《道德经》得到的启发。老子所说的“有”和“无”,包含了各种层次的含义:有是物体,无就是空间;有是空间,无就是时间;有是时间,无就是空间;有是实空间,无就是虚空间;有是实时间,无就是虚时间。

“无”和“有”一样,需要一个产生的过程。“无”产生的过程,就是实数空间产生的过程。大爆炸理论中产生宇宙的那个原点,不是在实空间中,而是在虚空间中。实空间、实物质、实能量、实时间,四者同一瞬间产生,这也是温伯格的观点。宇宙诞生之前,空间和时间都有《道德经》中所说的“善下之”的特点,诞生后其特点则变为“善上之”,即从收缩运行反转为膨胀运行,随后产生空间、时间、生命、思维等。一切从此开始,都以膨胀为特征。

从《道德经》第14章的描绘中,笔者解读出一个形象的实数空间产生的过程。“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描绘的这个过程,有几个特点:一是动,二是不可见,三是可随其后。这句话其实是在说一个空间的诞生,翻译成现代几何学的语言就是:一个几何点移动,得几何线;几何线扫动,得几何面;几何面扫动才得实空间。

《道德经》第14章描绘的景象,就是上文所说的宇宙诞生时的景象。笔者在另一本书《隐藏的易经》中,把《道德经》的章节两两合并,用第66章的“善下之”分析第14章的内容,发现该章描绘的景象是虚数时间的“善下之”,即倒计时到零产生的“道之动”的景象,也就是宇宙诞生时的景象。老子说“江河善下之能为百谷王”,同理,时间善下之则从零时刻产生宇宙,产生“反也者,道之动”的效果。道之动是神之动、时间之动,用数理概念来表达,就是时间轴转向90°,从虚轴变成实轴,并开始计时,其数值从0起始逐渐增大。

所以,道从虚空间看见的宇宙外壳,就像漂在大海里的一个海螺,海螺的外壳就是几何线扫动形成的。宇宙的初始原点就是海螺壳的尾点。这个宇宙海螺在茫茫虚空间中不断漂动,不断长大。当今物理学界认为宇宙形成已有137亿年,这只是通过物理可检测的粒子得出的结果。海螺生在大海,大海形成在一个更遥远的时间。本书后面的宇宙诞生模型中还会进一步论述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