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哲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

很多人把“形而上学”的反义词称为“辩证法”,这种对“形而上学”的理解是肤浅、片面的。这些人认为形而上学一是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事物,二是凭主观直觉判断事物。其实形而上学本身就包含了辩证法,只是这些人没有认识到。《易经》就是形而上学,但它并非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事物。亚里士多德写的《形而上学》一书,其中的观点也并不简单、片面,而是复杂多变的。

如果按照实践和思维产生认识的先后,将认识论划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那么老子的思想是唯物加唯心。其实,用唯物和唯心划分认识论并不合理,因为实践和思维都可以是第一性的认识,类似于佛教般若中的两种智慧。科学和哲学都被认为是严谨的学问,这两个学科中一些人关于思维和实践的争论,在佛教思想看来属于过于执着。其实,宇宙大爆炸学说、夸克论、弦论等理论都可以用来说明“思维是认识的第一性”。这么简单的认识问题,这些人也因看不明白而争论,故佛教经书说要破执着。所以,哲学和科学的观其徼,要在观其妙得出的宏观方向的指引下去进行,否则会走入歧途。

亚里士多德创作的《形而上学》不愧为“第一哲学”。亚氏指出,本体的主要意义在于本质,本质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质。圆环的本质是圆,其材质是木还是铜则是次要的。再比如以太子的六面体是本质,它不需要材质,重要的是其中所具有的八卦内容。亚氏还认为事物的生灭取决于四个因: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目的因。以一间木屋为例,木是质料因,房屋是形式因,人工是运动因,居住是目的因。亚氏把后三者统称为形式因。事物的形成不取决于质料而取决于形式,质料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现实存在,但形式却是实际存在的。房屋是本质,木并不是关键,不管是木屋、土窑还是铁屋,我们真正看见的都是屋,而不是木、土或铁。

亚氏的这一伟大思想,至今仍未被人们正确认识,有时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批判。这些人错误地认为质料、物质是客观的,质料因是本质而形式因不是本质。下面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清楚亚氏的“形式因是事物生灭的本质”的观点,读者就会明白为何物质的存在并不是本质,即使是观测到的物质也不见得真实存在。开车上过高速公路的人可能见过这样的奇特现象:当车前方百米之外才有同向行驶的车辆时,可能会看到前面的车辆在路面上的倒影,就如同车子映在水面上一样。如果拍照的话,照片里也会有车在路面上的倒影,把照片拿给任何人看,都会认为倒影是地面上的水造成的,否则路上的车不会有倒影。然而,实际上整条路面都没有水。路面有水是质料因,有倒影是形式因,观测是运动因,注意路面状况是目的因。实际上并没有水而人们却认为有水,可见水不是本质,有水只是逻辑推断,无水也可以形成倒影。路面平坦是形式因,这才是本质。这说明我们观测到的事物,按常规思路去理解,不一定正确,就像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思想所揭示的——真实看到的,不一定存在;没有看到的,也不一定不存在。亚里士多德能指出形式因是本质、质料因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逻辑假设,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从经验出发能够总结出的,只有杰出的思维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按照亚氏的思想,对撞粒子的质量学说就值得再思考,因为基本粒子所谓的质量只不过是能量的折算,其性质有别于一个质量球的质量,如同物理撞击实验,撞击力取决于速度及撞击点,当撞击力远远大于钢球的质量的时候,用撞击力计算钢球的质量就是错误的。

再举一实例,手摸液氮(-210℃)的时候,感觉如摸到火炭,留下的伤痕也像烫伤。如果以温度是能量的角度来看,高温烫伤是高能量作用的结果,那么低温低能量是怎么起作用的呢?当然,人们知道这是冻伤,但冻伤为何与烫伤相似?这是因为皮肤获得大量能量与失去大量能量的表现是一样的。人们见到冻伤疤会误以为是烫伤疤,由此可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反推其原因是很容易出错的。所以,通过探测到的粒子反推出的结论只能作为参考,从一个已形成的系统理论模型出发预测出的结论才更可信。

从高速公路上所见车辆的倒影可以推知,人站在水泥地面上应该有倒影,楼房在地面上也应该有倒影,只是这些倒影我们没条件看见。再进而可以推知,物体只要在介质中,该介质的界面上必然会有倒影,这就是海市蜃楼奇观产生的原因。当今科学界认为,之所以会产生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上下层密度不同而导致交界面产生倒影——上层空气密度高产生下蜃,如沙漠上空;下层空气密度高产生上蜃,如海面上空。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条件是交界面一定没有气流,是平坦的界面,这是海市蜃楼为什么很罕见的原因。更进而可以推知,两种介质之间只要有界面,其中一种介质一定会在另一种介质上产生倒影,反之亦然。我们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推想,人与人之间的心心相映可能不只是意识概念,还可能存在物理原理的界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