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第八识是种子识
佛经认为第八识是思维达到法无我的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经中的梵文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且认为第八识的主要功能是保存种子。种子记录善恶业行,记录一切生命的材料,以及由此材料而生出的具体生命和该生命对世界的认识。为什么第八识是种子识?宇宙万物都来源于种子。不用说各种动植物,一切生命都来源于种子。全息论认为,就连宇宙也诞生自一个宇宙蛋。所以第八识是根,是认识论的根。由第八识而产生法有我的第七识,人就有了执着,因我执才产生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产生科学原理。所以,科学看到的认识过程与佛经描述的认识过程是相反的。科学看到的认识顺序是存在决定意识,佛经中的认识论是意识决定存在。二者谁正确呢?如果去辩论这一问题,就把佛经的认识论降低为哲学了。佛经的八识是最高的智慧,第八识已看清事物的本质,所见一切因我执而起。科学也只不过是我执的一种。
种子识又意味着长存。理论上种子保存的时间无限长,中国科学院的香山植物园中就生长着千年莲子复生的荷花。如果千年莲子没有被挖出来,还将继续埋藏下去。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者就是种子。长存的是种子,长存的又是正确的思想。伏羲的八卦思想,文王的《易经》思想,老子的《道德经》思想,释迦牟尼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愿思想等,都是长存的种子思想。第八识在佛经中又被称为地藏识,“地藏”二字可以解释为埋藏于地下,也可以解释为地藏菩萨。如果解释为埋藏的种子,人人都能理解;如果解释为地藏菩萨,那就只有法师能理解,科学家就理解不了。
《无量寿经》中共有四十八愿,其中第三十九愿是:“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人人之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是不如阿罗汉者。阿罗汉识就是达成正觉的认识,即断尽了烦恼。只有释迦牟尼能够这样细致地论述人的认识过程。佛经是了不起的认识论,是真正的认识论。哲学中大谈的唯物、唯心论与佛经八识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哲学中的所谓认识是以法相观物,所以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真正正确的认识必须以心观物,这样才能发现一切不同物的法相皆无法相,一切皆为空相。哲学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人的认识从第八识降低到了第七识,因我执而看到了一切的差别。哲学从六根生出六识,这是颠倒了的、错误的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