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概论
- 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编著
- 2155字
- 2022-07-07 17:48:52
第一节 残疾人心理特征的特殊性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拥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群的心理特征与需求类型。开展对残疾人心理特征及需求类型的研究,能够帮助残疾人工作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介入,对缓解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切实满足残疾人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一、残疾人心理特点
残疾人心理是社会人群心理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与健全人的心理比较,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1.残疾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身心状况的体验、认知和控制,集中地表现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特征。[1]一般来说,人们可以在任何确定的时刻集中注意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或主体自身,但不会同时注意这两者。主体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种被别人密切注意的情景,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时,便会处在一种客观的自我知觉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自身既作为一个主体,又作为主体所要感知的客体出现。这便是心理学所说的“镜中自我”。此时,人们开始批判性地评价自己、认定自己,产生了许多自我心理反应。
残疾人,特别是感官与肢体残疾而智力发育正常的残疾人,他们自身的生理条件往往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与健全人的差异,这种情况会更多地促使他们的意识处在客观的自我知觉状态中。残疾人在这种状态中,会反复地把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加以对比,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照,他们在不断的自我评价中首先会感受到自己生理层次上的伤残。他们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自卑、孤单、怨天尤人的消极情绪体验。因此,残疾人一般都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尤其害怕别人利用他们的生理伤残“揭短”。但他们又时时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同情。在情感上,他们比健全人更加需要友爱和帮助,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更关注自己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
2.残疾人有较强的心理补偿能力
除了有严重智力残疾和精神病的残疾人之外,一般的残疾人因自身生理上的某些伤残,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功能上的补偿。残疾人这种补偿心理一般是通过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补偿来实现的。
残疾人往往会调动自身的其他生理器官或通过人为的方式对自身的生理伤残进行功能上的补偿。盲人双眼看不到世界,但他们要想了解世界,就需要调动身体的其他器官来补偿双眼的伤残,他们用手摸、用耳听、用鼻嗅。失聪的聋哑人既听不到声音又不能讲话,为表达思想,或用手语,或用口形、眼神来替代说话的功能。残疾人的这种功能互补效应,可使用于补偿的某些器官发挥出超常的功能。这种生理功能补偿现象,是残疾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锻炼和强化的结果,可使他们一定程度上克服生理上的伤残或心理上的障碍,保证生活学习的需要。
残疾人通过生理功能补偿,执行着感知和运动方面的心理功能活动。不仅如此,残疾人在生理功能上的一些障碍,往往会成为他们心理潜能发挥的一种驱动力。他们通过发掘自己潜在的体能和心力,克服生活中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某些方面突出表现自我,为社会做出贡献,以补偿自己生理机能上的不足。通过这种补偿,他们因生理伤残而失落的情感世界会由此得到充实。当然,残疾人心理潜能的发挥,也会受到残疾人自身和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有许多残疾人由于一系列原因,这种补偿心理得不到实现,他们会变得更为消沉、自卑。社会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现实条件,并激励他们开发潜在的心理能量,以实现他们生理、心理机能上的补偿。[2]
二、残疾人的性格特征
具体来说,残疾人在认知、情感和性格等方面会形成一些共性的特征:
(1)孤独感。人的孤独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对残疾人来说,这种孤独感更为强烈,更为持久。因为残疾不是妨碍行为,就是妨碍语言或观察,这使得人际正常交往变成了困难的、苦恼的,有时甚至是徒劳的努力。相当多的残疾人缺乏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交往、合作的能力,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社会上的许多客观因素也在阻碍残疾人的社会交往,如拥挤的、秩序混乱的公共交通,忽视残疾人特殊需要的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等,这使得残疾人对社会望而生畏,活动范围大大缩小。
(2)自卑感。生理上的伤残或心理上的障碍,使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就业及恋爱、婚姻、家庭方面会遇到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难。面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得到各方面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反而可能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另外,大多数残疾人不能正常参与家庭生活,但其在家庭中的生活时间又远远超过家庭以外的社区或社会生活时间,所以这种自卑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3)焦虑和抑郁。这种情绪在后天残疾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后天致残的残疾人一般很难接受令人痛苦的现实,几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
(4)敏感多疑,自尊心强。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伤残,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隐私,有时甚至会刻意隐藏自身存在的伤残,而且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当有些人有意或无意说出带有贬义的、不恰当的称呼,如“聋子”“瘸子”时,就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感。
(5)抱怨心理。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残疾人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容易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抱怨社会、抱怨政府、抱怨自己命运不好,认为偌大的空间没有他们容身之地,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6)情绪不稳定。这种特点在许多残疾人身上都相当突出。他们对外界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