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把强迫问题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

既然这些行为对实施者会造成极大的心理痛苦,那么他们产生痛苦的过程就相当关键了。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换句话说,强迫症是群体、文化和家庭造成的。如果你的行为——比如说一丝不苟地把物品摆放整齐——被认作是古怪的,那么你就会因此感到痛苦。反之,如果别人认为这是泥瓦匠大师才具备的手艺,有自己的用途,那么你就不会因此感到痛苦。

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残障与人类发展系、医学教育系教授莱纳德·戴维斯针对临床性强迫明显泛滥现象所写的内容。他在《强迫症历史》一书中提出:“强迫思维和强迫症最好被认作是一种疾病实体,其定义是临时的、不固定的,随着文化及历史变迁而变化。人们有时候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有用的,而在其他时候则认为它是有害的、可怕的。”他还说:“狄更斯的多产说明他的写作具有强迫性;我们在电影里要求情人对对方爱得死去活来,对不要命的运动员和一根筋的音乐家也都高看一眼,这些都是强迫症的倾向。”

是的,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强迫特点。例如,达尔文、弗洛伦·南丁格尔、约翰·班扬、塞缪尔·约翰逊、马丁·路德、温斯顿·丘吉尔等等。

然而,许多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表示无法苟同上述观点,说戴维斯把所有不同类型的强迫行为全都绑在一起,这样就把一般意义上的执念和临床意义上的强迫症混淆了,结果是稀释了后者的严重性。

作者以为,戴维斯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强调强迫的临床治疗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把强迫问题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上述这位强迫症来访者的治疗经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观点。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强迫症的某些特征比较原始,是动物性的表达。例如,水鼩就具有类似某些强迫症者的刻板行为——严格按既定路线行走。据诺贝尔奖得主、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茨观察,水鼩的行动路线“就像铁轨限制火车一样限制着它们的行动范围”。他观察到,水鼩在路线上遇到有石头挡在前方就会跳过石头,然而石头被拿走以后,它们还是会在原来的位置跳起来。同样,狗追逐自己尾巴的现象、鸟类强迫性梳理羽毛的现象都具有强迫症者的行为特征。

精神分析理论也提示,如果小孩在肛欲期(又称肛门期,约1~3岁进入)得不到满足便会很容易在长大后出现肛门性格(又称肛门神经症)。这类人往往表现出:吝啬、顽固、倔强;有洁癖;喜欢收集和囤积东西(把凌乱的房间、杂乱的抽屉和壁橱看作充满粪便的肠子,并乐于让这种混乱滋生蔓延);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和金钱;具有完美主义人格。而这些表现恰恰是强迫的主要临床特征。

因此,强迫症可能不仅仅是人的某种基本功能出现故障,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也许它并非一无是处,可能在人类生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例如,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清洗、清洁、检查等在过去都可能是生活的策略,是早期人类或是更古老时期的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自我保护习惯。再如,梳洗行为可以巩固群体内部的联系,防止疾病;对后代、配偶、领地和储备加以检查则能保障安全。弗洛伊德在《强迫行为与宗教实践》中甚至提出,神经症患者身上的强迫行为和宗教信仰者所表达出的虔诚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强迫行为可能会像宗教信仰一样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Larry Eisenberg所说的“为了心理的宁静,妥协是通用的方式”,表达的也是这种观点。

综上所述,强迫问题不仅是医疗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活/人生问题。因此治疗时也必须把其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加以解决。下面再借电影《尽善尽美》来强调一下“把强迫问题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的重要性:

一个叫梅尔文的强迫症老头整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写他的第62部书。他的生活枯燥、乏味,也不愿意与任何人交往,还有让人不可理解的洁癖。他对生活及周边事物始终采取冷漠的方式应对。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从不关心包括他的心理医生在内的任何人的变化。每次锁门,他都怕没有锁牢,几乎每次都要重复锁5次。他每天唯一的活动是中午都会去同一家餐馆吃饭。在这家餐馆里,只有唯一的一位名叫卡罗尔的女招待愿意为他服务。在强迫症的影响下,他将同性恋邻居西蒙家的丑陋的小狗扔到垃圾堆里,并屡次侮辱性格活泼而又温和的西蒙。

然而,正是在卡罗尔和那只丑陋的小狗的不断影响下,梅尔文走出了强迫。当西蒙因为被抢劫犯殴打而住进医院时,他不得不去照顾那只丑陋的小狗……在长时间的陪伴中,梅尔文竟然被这只小狗感化,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西蒙出院的时候,梅尔文是那么舍不得小狗离开,甚至还因为小狗的离去而流泪。从此以后,梅尔文开始关注他周围的人和事,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他所说,他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生活状态中了。固然现在的生活状态没有以前的自由、任性,但是他自己也感觉到现在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最终他在追求卡罗尔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她的天真、热情影响,并不断地改变自我,最后终于战胜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