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正在冷面怒视着下方板着脸表情严肃的方孝孺。
朱允熥站在原地,并没有发声,打量着方孝孺,想要听听看,这位能够说出来什么话。
方孝孺并没有退缩,一步走了出来,神情坚定的说道:“能够站在皇帝身旁的,向来只有太子,以及皇太孙。”
“如今太子生病,无法处理朝政,能够站在皇爷身边的自然只有皇太孙。”
“敢问皇爷,三爷可是皇太孙?”
他抬起头,对上了朱元璋的眼睛,没有丝毫的躲闪和退让。
在方孝孺心中,礼法要远远的大过一切,甚至于大过自己的生命。
要不然,他也不会为了一个“名正言顺”一再的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导致被杀。
(所谓诛十族,是扯淡的言论。)
只有皇帝,以及可以继承皇位的人,才可以站在朝堂上。
这就是方孝孺认定的事情!
为了这个道理,哪怕是触了皇爷的眉头,他也要站出来。
朱元璋冷声问道:“这就是你所谓的规矩?”
方孝孺语气坚定的说道:“正是!自古以来,规矩就是规矩,皇室更应该遵守!”
“若是坏了规矩,恐怕会国家不稳!不仅如此,还会引起来兄弟相杀,父子相残。”
“隋朝杨广杀兄弑父,唐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权,皆是如此!”
朱元璋立马就怒了,举起手中的折子直接扔了过去,“混账东西,敢在咱面前诅咒咱家里面不安宁!”
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他朱元璋格外的看重一家人的亲情。
方孝孺所说的这些,是彻彻底底的触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朱允熥眯起了眼睛,他知道方孝孺此人为人十分的正直,和齐泰、黄子澄压根就不是一类人。
今日的这番言论也是为了大明朝的稳固着想。
而且,他也看出来,这是一个好机会。
方孝孺都把机会摆在朱允熥面前了,要是不好好把握住,朱允熥都觉得自己对不起冒着被砍风险站出来的方孝孺。
朱允熥开始安慰朱元璋,“爷爷不必如此动怒,方大人也是一心为我大明,只是说话比较直接了一些!”
“不过,方大人此言也颇为有理,孙儿确实没资格站在这里,如今论起来出身,孙儿才是庶出,二哥才是嫡出。”
他这番话可谓是把茶里茶气运用到了极点。
不过有效就行!
朱元璋立即大喝起来,“什么混账话!”
虽然是出口成脏,但却是是对朱允熥的关爱。
“你娘生前就是太子妃,是太子明媒正娶的正妻!”
“要说起出身,哪个敢和你比!”
说到这,朱元璋停了下来,没有把接下来要说的话说完。
不过,该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了出来。
紧接着,朱元璋便说道:“传咱的旨意,太子嫡子朱允熥,孝顺长辈,博学强知,敏而好学,即日起,封吴王,从郡王晋升为亲王!”
吴,是朱元璋成为皇帝前的国号,对大明朝有着很不一样的意义。
朱元璋曾经在洪武三年册封自己的第五子朱橚为吴王,后来认为吴地乃国家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于洪武十一年,将朱橚改封为周王。
今天封朱允熥为吴王,朱元璋算是打破了自己的规矩。
这还是大明朝建立以来头一次。
其次,就是最后一句,郡王变亲王也透露着强烈的信号。
朱元璋自小贫困,父母死得早,对自己的亲戚家人可谓是情深意长,他的儿子、女儿很多都被封为亲王、公主,品位都是一品,亲王的嫡子还是亲王,其他的孩子封为郡王,授一品。
单单是一道旨意,就向文武群臣传达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咱老朱改规矩了,把咱之前的国号,还有大明最重要的财赋之地赏给了咱的乖孙。
第二个,咱老朱亲自承认太子三子朱允熥才是太子唯一的嫡子!
“爷爷,这……”
朱允熥心里倒是很高兴,不过表面上还是要装一装。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想法在进行。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乖孙,这些都是你应得的,不用多说。”
紧接着,他又瞪大眼睛看向方孝孺,问道:“如此,可合了你口中的规矩?”
方孝孺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皇爷圣明!”
他刚才站出来说那番话,其实就是在逼朱元璋早日做出决定。
如此看来,事情也进展的十分顺利。
朱允熥也明白方孝孺的意思,站出来说道:“爷爷,方大人也是一片忠心,就不要责罚他了吧。”
既然接受了方孝孺送来的助攻,朱允熥自然也要帮方孝孺一把。
简单的一个小手段,还能够收买人心。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乖孙都开口了,咱也就不深究了。”
“解缙去了江西,如今你身边也没有人跟着教导你读书,日后就让这方孝孺每日给你传授功课吧。”
“传旨,册封方孝孺为东宫侍读,给吴王授书讲学。”
方孝孺说道:“臣领旨!”
随后,便起身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朱允熥继续问道:“还有何人有事起奏?”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开口。
最后,还是刘三吾走出来,说道:“敢问皇爷,太子爷的情况如何?”
身为如今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他觉得自己有必要问一下。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刘三吾如今的官职不高,权力也不大,但是却能够时常跟在朱元璋身旁。
朱元璋有问题也会询问刘三吾的意见。
单单是这份待遇,就要远超什么六部尚书以及其他的官员。
朱元璋表情一松,说道:“还是刘大人最贴咱的心,知道关心关心咱的儿子。”
“你们剩下的一个个的,除了让咱心烦,就没有点别的本事!”
“昨天太医们说,太子已经脱离了危险,不过还处在昏迷状态没有醒过来。”
“想来,这两天就无大碍了!”
众大臣闻言,松了一口气,太子无恙,国本便无恙。
同时,他们也开始羡慕起来刘三吾。
能够被皇爷这么夸奖,如今怕是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做到如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