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肯善待自己

周末跟朋友约饭,茶足饭饱之后聊起减肥的话题。

她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健身达人,清晰可见的马甲线和蜜桃臀使她的回头率超高,我羡慕嫉妒恨地抱怨起自己的懒:健身最多坚持不到一周就找各种借口偷懒,也管不住嘴,凡是跟吃有关的邀约基本上来者不拒,跑步坚持不下来,无氧又觉得太累,看到橱窗里的甜点就迈不动步。

之后,我又从这些小细节说到自己没毅力和不自律,回想过去的二十几年,居然真的想不起什么“明明不喜欢可还是坚持下来了”的东西。

等到我从没毅力上升到没追求,又从不自律讲到没动力时,她才慢腾腾地开口:“你这一通自我批评下来,除了更想躺下来喝杯奶茶压压惊,腰间更生二两赘肉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效果吗?如果别人说你一无是处,你肯定能找到100条理由回击,如果你听到我这么议论别人,你大概会觉得我太过刻薄,可为什么就不能对自己好一点儿,一定要这么苛刻呢?”

我很想反驳她“可我就是需要改变啊”,但心里又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对。

我们对自己的感情总是最最复杂,像秋微写的一样:多数时候,我没有那么喜欢自己,我只是习惯于维护自己而已。

维护就是维护,那不是喜欢。

我记得有个读者找我聊天,说起自己不擅长社交,一到人多的公共场合就满脸窘迫,手脚都紧张得没地方放,更别说自在地跟人寒暄搭讪了。

那位读者说起这些的时候我正准备登机,于是让她先留言说清问题,等我下了飞机再回复她,6个小时之后我落地,看到来自她的几十条信息——

从不善社交说到情商不高,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重大缺陷,想到这种性格在职场上有多吃亏就觉得前途渺茫;

能力也不够,连公司刚入职的实习生都比自己强,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万一失业了,以现在的环境和竞争程度,连养活自己都是难题;

挺想上进的,订了好多网络课程但常常顾不上看,一定是时间管理有问题才这么低效;

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必须做的事情做不好;

……

我一条条看过去,像是目睹一场雪崩。我几乎是立刻明白了她早早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但却一直没能改变自己的原因。

她太喜欢做加法了,以致一旦遇到点不顺,就会把自己的缺点清单无限加长,如:

我做得不够好,肯定是还有××和××方面需要加强吧?

要改正的缺点越来越多,要看的书单越来越长,需要的课程越来越多,一点一点,成为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被压垮之后,苦笑一声告诉自己:看,我就说我是个失败者吧!

美国作家瓦茨拉维克在《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1990年,一位名叫杰瑞·斯特恩的营养学家被派到越南,去帮助当地一个村庄解决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村庄的条件非常糟糕,村民卫生意识几乎为零,卫生系统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干净的生活用水,最关键也最致命的是贫穷。

想要改变其中任何一项,都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和漫长的时间。可斯特恩只有6个月的时间,而且得不到任何资金方面的援助。

这个看上去无解的局面,被斯特恩一个偶然的发现化解了。

在所有的不利条件下,这个村庄里仍有一些孩子能够比同龄人更加健康,如果无法让这些孩子过上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让他们少生几次病也不错。

按照这个思路,斯特恩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当地调查,观察那些在同等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仔细观察那些家庭中所有不同的地方,得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他发现,那些健康孩子的母亲会在稻田里收集小虾米和小螃蟹,并将它们掺进孩子的米饭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举动为孩子补充了非常重要的蛋白质,让这些同样贫困,同样喝着脏水的孩子有了更强的抵抗力。

斯特恩把自己这个小发现分享给了全村的母亲,在他离开的一年之内,当地孩子的患病率降低了30%左右。

改变有时候并不需要做加法,让问题雪上加霜,难上加难,只要一个闪光点、一个突破口就够了。

心理学中有个现象,叫作“窄化效应”。像是穿越一条黑暗的甬道,你的身体会不自觉地变得紧张,大脑无法思索走出甬道之后到底该去做些什么,焦虑、恐惧、担忧会让你的心智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越是盯着这个点,就越无法放松。

因此,“好起来”的关键,并不在于完美,而是停止苛责自己。

像黄永玉写的那样: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你总会想到变好的方法,但在变好之前,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