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广搜人才

在得知袁可立进京后,魏忠贤便知道,万岁想要起用的另一人就是袁可立了。

果然,天启想要重新任命袁可立为登莱巡抚的提议迅速下发到了内阁和六部。

既然连孙承宗都没敢阻拦,自然更不可能阻拦从不参与党争,也不是东林党的袁可立了。

所以,袁可立的任命也顺理成章的通过了。

不过,在这之前得将现任登莱巡抚孙国桢给调走。

几乎不用什么理由,天启直接一纸调令将他平级调到辽东,担任辽东巡抚。

此时辽东的地位要比登莱高,所以对孙国桢来说,这与升迁无异了,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在袁可立临行前,天启还赐予了他一把尚方剑,以示倚重。

袁可立侍奉大明几十载,从未享受到如此殊荣,也从未被皇帝如此信任。

这对一个忠贞不二的老将来说,足以让他效死命了。

带着满腔热血,袁可立即刻赶往登莱赴任。

不过,仅仅这点布置对于天启来说,还远远不够。

作为后世人,他深知这个时候的建虏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正处于全盛时期,野战能力几乎没有任何一支明军能正面与之匹敌。

孙承宗和袁可立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力挽狂澜,所以还要尽可能的多布置一些后手。

天启找来骆思恭,让他尽快给自己提供一份全面的名单,这份名单包括在任的或因某种原因卸任的,曾经担任过五品及以上官职,或担任过游击及以上军职的人员。

当然,这些人必须是还在世的,他让户部也全力配合。

骆思恭和户部尚书郭允厚虽然不知道天启要干什么,但都不敢怠慢。

三天后,骆思恭便将名单递交到了天启的手上,天启立即将自己关在书房,不让任何人打扰,然后拿着一支红笔就开始寻找自己熟悉的名字。

“卢象升。”看到这个名字,天启不由眼睛一亮,连忙将这个名字圈起来。

“秦良玉,这是我大明的佘太君啊,秦家一门和其夫家马家,可谓满门忠烈。”天启很是感慨,连忙也将她的名字圈起来。

接着,他又先后发现了徐光启、曹文诏、洪承畴、赵率教、满桂、茅元仪、毕懋康……

当然,还有一些他熟悉的名字没有圈,直接略过了,因为根本不打算用,比如水太凉钱谦益、冯铨之流。

倒不是天启看不起他们在正史中投降的举动,而是这些人无耻的同时,除了勾心斗角之外又没什么治国治军才能,要来何用?

不过,有几个被天启圈起来的名字,却显得有些刺眼,比如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

这些人在正史中都是投降了满清,为满清灭亡大明,取得全国统一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天启并没有过多纠结,还是将他们也圈了起来,因为这些人确实有能力。

如今是王朝末年,各种问题频现,能出现一个像卢象升这样文武双全,德操很高的人已是不易,不能让其他官员和将领也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完全不现实。

所以,只要这个人现在的作用比害处大,而且没有其他人能够替代他们的时候,天启就能忍,不忍也得忍,否则就是拿自己的江山和身家性命开玩笑。

再说了,这些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总不能因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就摒弃掉吧。

而且这些人利用好了,就是一枚很不错的棋子,用他们来消耗建虏的实力不是更好吗?

身为帝王,最忌意气用事,把他们看成棋子就行,棋子没有好坏,只看有没有用。

这份名单很长,但天启看起来也很快,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过了一遍。

可是,让天启疑惑的是,还有一些很熟悉,在后世名声很大之人,却不在这份名单上,如孙传庭、王徵、孙元化、宋应星等。

这要么是骆思恭和户部处于什么原因遗漏了一些名字,要么是这些人还没有达到五品官或者游击以上。

天启觉得应该是后面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就算户部有这个心,现在的骆思恭也不敢这般欺瞒自己。

于是,天启又将骆思恭找来,让他动用锦衣卫的部分力量去打听寻找到他们。

皇帝大张旗鼓的查找一些名不见经传之人,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怀疑,因为这些人,连锦衣卫和户部一时间都没有听说,久在宫中的万岁是怎么知道的?

天启自然能够预料到一些人的反应,不过他完全不担心,甚至还想通过此举给魏忠贤传递一个信号。

不用过多解释,魏忠贤自己应该就会往太祖的头上去想,他肯定会认为这些是太祖向皇帝推荐的人才,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户部尚书郭允厚将这件怪异之事告诉魏忠贤时,魏忠贤瞬间便有了这番猜测,然后让户部全力配合锦衣卫到地方去查,一定要帮助万岁将这差事办好了。

天启没有再管这事,他先将那些圈出来的名字罗列出来,然后让户部将这些人的履历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交给自己。

卢象升:字建斗,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四日生辰,年二十八。

天启二年进士,初任户部主事,两年后升任员外郎,再累迁至如今的大名知府。

虽然卢象升此时已是正四品的知府,但名声不显,更没人会想到几年后他会组建出响誉后世的“天雄军”,成为明末不可多得的超级悍将,被敌人冠以“卢阎王”的称号。

不过,想到正史中卢象升悲惨的结局,天启也是忿忿不平,发誓自己绝对不会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下旨,召卢象升进宫。

大名府就在北直隶的最南端,但是距离京师也有上千里。

此时的卢象升正在府衙督办一件豪绅霸占良田的案子,听到堂外高呼“圣旨到”,他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圣旨到,圣旨到……”一个差役一边跑一边大喊着。

卢象升大惊,不敢怠慢,连忙从堂内出来,一眼便看到平举着圣旨快步而来的传旨太监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