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5
- 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 深圳市保健协会
- 2998字
- 2022-07-26 18:44:02
二、深圳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环境不断完善,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特色日益突出,产业集聚效应快速提升,产业正处于战略产业向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高成长时期。
(一)深圳生物医药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目前,深圳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领跑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源泉,以生物医药、生物医学、生物制造等领域为重点发展领域,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态势。深圳从事生物产业的各类企业超过7000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建成了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首个国家基因库,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了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据统计,2015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358.9亿元,较2014年增长6.3%。2015年深圳市排名前十的生物医药公司的生产总值和销售总值分别为127.4亿元和142.4亿元,较2014年分别同比比增长1%和9.8%。根据样本企业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深圳排名前十的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总值占总量的80.1%。排名前五企业的生产总值均超过了10亿元,其中排名第一的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超过了35.6亿元。据统计,2015年信立泰研发投入3.15亿元,占营业收入9.05%,在全国医药企业中遥遥领先,而目前信立泰多年来的持续研发投入已创出诸多成果,公司也连续两年入围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
表2-1 2015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前10名企业
续表
表2-2 2015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率前5名企业
图2-45 2015年深圳重点生物医药企业产值比例情况
从企业产值分布情况来看,年度总产值大于10亿元的龙头企业有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9.8%;年度总产值在1亿~10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有20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9.2%;年度总产值小于1亿元的企业有26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51%。
对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进行细分领域统计分析,2015年深圳化学药产值为76.7亿元;中药为35.4亿元;原料药为25.5亿元;生物药为21.2亿元。与2014年相比,除中药领域出现正增长外,其他3个细分领域均出现产值下滑。中药领域的增长率为9.94%,原料药产值下滑最大,增长率为-21.05%。从销售总值来看,2015年原料药销售规模为27.8亿元;化学药为69.9亿元;中药为33.5亿元;生物药为24.6亿元。与2014年相比,中药与生物药的销售产值规模在不断扩大,原料药和化学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生物药的增长率最高,达20.00%。
表2-3 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规模情况对比
(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特点
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是一个城市在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国家及深圳政策的扶持推动下,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载体、人才引进、原创成果等方面投入加大,为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培育环境。从2010年开始,深圳市逐步落实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各部门对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在构建生物医药研发载体上都给与不同程度的专项资金支持。与此同时,面对深圳在生物医疗创新上的短板,深圳也在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一批批“孔雀团队”的涌入,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的提供智库支持。
1.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载体建设进展显著
深圳生物医药创新载体重点突破创新药物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正在逐步实现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89个,工程实验室67家,工程中心52家,技术中心11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7家。其中重点实验室占深圳市全部实验室的比例最大,达到36.03%,技术中心所占比例最小,只有5.16%。
图2-46 201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载体情况
创新载体大部分集中在高校研究机构和医院,只有技术中心主要依托于企业,也反映出只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具有创新研发的实力。截至2015年底,深圳共有11家技术中心,这11家技术中心都依托于深圳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其中2015年新增一家市级技术中心即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表2-4 2015年深圳生物医药技术中心
续表
2. 人才引进已成为深圳医药产业发展的源泉
缺乏一流的学术团队和科研机构一直是制约深圳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短板,为此,深圳对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也极为重视。近几年来,市政府更是出台多种措施,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提供人才保障等相关扶持政策。
2011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深创业创新的“孔雀计划”。过去5年,深圳每年配套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孔雀团队”,2015年这一数字涨了一倍,达到10亿元。截至目前,深圳已经引进81个孔雀团队,其中有29个为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团队,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细胞治疗、基因测序等。2015年引进生物医药领域的孔雀团队5个,其中有三家是科研机构,两家来自刚落户深圳的生物医药明星创客团队。
表2-5 2015年新增生物医药孔雀团队
通过“孔雀计划”,大鹏新区引进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文理科学院和国家医学院院士伯纳德·罗兹曼等一批知名国际医学团队,两个团队已分别成立知名成果转化机构和研究中心落户深圳。
马歇尔团队在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建立了“马歇尔教授名医工作室”和“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旋杆菌)国际诊疗中心”。该中心将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临床型人才,优化医疗卫生人才结构,打造成国际医疗中心。其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为围绕幽门螺旋杆菌的胃肠道疾病特色诊断项目,从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入手开展人群筛查,寻找与胃肠道疾病相关联的致病因素,为染病幽门螺旋杆菌的菌株分型和药敏试验做准备,从而实现幽门螺旋杆菌的个体化诊断,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解决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问题,达到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目的。葵涌人民医院与马歇尔教授及团队合作后,将推进全区及全市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幽门螺旋杆菌的胃肠道疾病特色诊疗项目服务网络。
罗兹曼团队的“实体肿瘤的溶瘤免疫双重治疗”项目获得孔雀计划资助,并在大鹏新区成立两家产业化转化项目公司。2015年1月成立了深圳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是一所由深圳市政府批准、美国大学教授团队与本土科学专家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科研单位,致力于肿瘤和抗感染药物的研发、青年学者的栽培和国际交流合作。这种有特色的人才引进新模式,将弥补深圳生物医疗创新人才补足的问题,也将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带来巨大助力。
3. 原创药物开始崭露头角
深圳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积淀堪称丰厚,总体创新基础在华南地区处于前列。
2015年最具明显原创性成果的是深圳微芯生物科技公司的抗癌原创新药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获准上市的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口服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深圳微芯生物科技公司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西达本胺上市标志着我国基于结构的分子设计、靶点研究、安全评价、临床开发到实现产业化全过程的整合核心技术与能力显著提升,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历史性突破。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肝素钠产品研发生产的专业领域,独创了世界领先的肝素钠“杂质与组合分离技术”“基团完整性保护和活性释放技术”等核心工艺技术体系,建立了符合我国药品GMP规范以及美国和欧盟cGMP药品规范和理念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公司通过了美国FDA及欧盟CEP的药政批准,还是美国药典标准修订的主要参与者和标准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