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王健等
- 1358字
- 2022-07-26 18:48:55
5.3 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存在的问题
5.3.1 西宁地区
1. 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西宁地区的第一产业中,农业和牧业占的比重较大,林业和渔业比重小,也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农业区各地种植结构趋同,具有明显的自给性,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优势。
2.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不高
西宁地区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造成产业的重复建设,产业链条短,难以支撑企业的发展。西宁地区的优势产业多为重工业,且多为初级产业,深加工产品极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水电、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多数企业设备陈旧、创新技术较少,严重制约优势产业的发展。
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服务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低
在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规模小、层次低,特别是旅游、金融、保险等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
5.3.2 格尔木地区
1.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协调程度不高
格尔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盐化工等产业。其中,盐化工企业主要是原料加工和初级产品生产,产品种类单一,新产品开发滞后,资源利用率较低且产品深加工度低,以致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彼此之间的联系较少,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之间产品结构雷同,造成资源的浪费。
2. 产业集中度低,经济效益不高
格尔木地区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由于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企业没有竞争优势,造成交易费用增加,不利于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制度创新,从而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制约产业的快速发展。
3.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格尔木地区的优势产业大都是资源型产业,严重依赖特定区域的资源开采利用,但不注重环境保护。如盐湖化工产业采用粗放型、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单一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时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导致水污染。格尔木市处于干旱地区,降水量很少,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十分匮乏,可供使用的水资源有限,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制约该地区优势资源的开采利用。
5.3.3 拉萨地区
1. 高原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农业和牧业是拉萨地区第一产业的主要部分。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通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可反映出来。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45%,其中,青稞占61.96%,小麦占33.75%,豆类占3.50%,薯类占0.7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8350公顷,占播种面积的11.37%。拉萨地区的小麦品种差,单位产量不高,经济价值也低,所占的比重却接近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总和。
2. 产业关联度不高
一般来说,农牧业、农牧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之间关联性很强,旅游业同特色民族手工业等关联性很强。但事实上,由于农业与工业脱节、城市与农村分割等现象长期存在,拉萨地区的这些优势产业间的关联性不高,产业链条短。
3. 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拉萨地区技术水平落后,设备利用率低,造成经济效益低。企业投资收益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是很难形成规模企业的。如拉萨地区民族手工企业大多为小型、微型和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数企业成本高、污染严重、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藏药企业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严重,难以形成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