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不是脱离了流通过程的独立的生产过程,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即直接生产过程。马克思对此曾做了明确说明,他说:“在第一册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2)

马克思首先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其目的是在相对纯粹的状态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然而,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就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价值。因此,《资本论》一开始研究的是商品和货币,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并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剥削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25章,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主要研究商品和货币,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阐述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商品向货币转化的过程以及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为进一步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奠定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即第二篇至第六篇,主要研究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工资,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第三部分即第七篇,主要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揭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规律,阐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一本相对独立的著作,而且也是《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