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制度·道路·文化:海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曹景文 张学娟
- 2128字
- 2022-07-28 16:49:13
一、历史进程
这一时期,伴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外学者对当代中国的研究进一步升温,中国模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成为国际社会谈论频率很高的话题。
中国在这一时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走向的牵动,是海外中国学界议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发展的理论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一言一行、中国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能触动国际社会的神经,都能引起种种议论,成为解释中国文化世界性意义的注脚。印度前驻华大使苏·杰生(S. Jaishankar)曾说,2008年的国际进入危机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世界。“2008年以前,大家都认同西方人设立的标准,予以采纳。现在,我们思考从西方人那儿获得的建议、标准或说法是否对我们有利。依我看来,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包含着经济的崛起、政治的崛起以及思想的崛起,还有我们如何写下我们自己的标准和是非判断。国际金融危机是我们脱离西方影响的开始,尽管要实现这一目标尚需时日,但是我们已学会自我思考。”
这一时期围绕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和未来的学术研讨会不断举办,2009年,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举行了“2025年的中国”系列大型研讨会,分别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外交、国内政治等进行了讨论。2009年5月1日至3日,哈佛大学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国际评估”国际学术研讨会,分成“政体”“文化、信仰与宗教”“社会转型”“财富与福利”等议题进行研讨。2009年5月6日,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召开了“中国的民主观现在怎么样了?”专题研讨会,专门邀请了4位来自中国的专家,讨论中国的选举和政治改革问题。2009年9月22日至23日,布鲁金斯学会举办了题为“中国中产阶级兴起:经济转型之外的意义”的大型研讨会,邀请了中美双方的知名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2009年10月22日,布鲁金斯学会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共同举办了首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中国文献研究中心的现代中国研究计划,每年举办1~2次有关中国特定领域最新发展或热点问题的国际会议或学术研讨会,并经常邀请中国的专家做专题报告。
海外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极为关注。2012年1 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超过1 700名海外记者前来对会议进行采访。在会议召开前3天,就有1 200多名外国记者赶赴十八大新闻中心领取了记者证。《世界报》记者艾林(Erinn)认为,对“中共十八大的关注度在某种程度上高于美国大选”。巴基斯坦国际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赛义德·哈桑·贾维德(Syed Hasan Javed)说:“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从新加坡到德国,与中国相关的话题出现在几乎每一次重要的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共有来自134个国家和地区的1 818名记者参与采访。海外知名媒体都对党的十九大有专题报道和评论。《日本经济新闻》网站为介绍中共十九大推出了专题特辑,详细地介绍了中国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列举了“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成绩。美国、英国、印度、秘鲁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办多场研讨会、座谈会,对党的十九大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顺应了全球化趋势,可是近年来有些西方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的动向。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中美两国关系受贸易摩擦影响很大,这也直接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解读,相继出现了一些错误看待中国的观点。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海外学者的重视。美国经济学家、原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enrySummers)认为,中美两国完全可以为全世界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但如果打贸易战,以牙还牙,则不能实现共赢”。他还认为:“贸易最大的后果是心理上的威慑,对供求关系及GDP的实际影响很小。”
改革开放后,无数国际人士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和受益者。2018年8月以来,《人民日报》先后推出了《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亲历中国改革开放》《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一带一路合作》等系列专栏,有200多位国际人士通过《人民日报》这个平台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故事。这些专版刊出的稿件被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今日哈萨克斯坦》通信社、尼日利亚《人民报》、瑞士《欧亚时报》等3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转载,使海外人士认识到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
从研究的问题上看,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历史回顾到未来预测,古往今来中国的方方面面——大到中国的大政方针,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小到某个城镇企业的发展或下岗女工再就业,均有学者进行研究。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学术著作有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李形的《中国崛起与世界资本主义秩序》、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yTavrovsky)的《习近平:正圆中国梦》、熊玠的《习近平时代》、罗斯·特里尔主编的《习近平复兴中国:历史使命与大国战略》和《大国领袖习近平:国际视野中的杰出政治家与战略家》、黑尔佳·策普-拉鲁什(Helga Zepp-LaRouche)和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的《从丝绸之路到世界大陆桥》、奥维尔·谢尔(Orwell Shearer)和约翰·德勒里(John Delle)的《富强——中国21世纪的长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