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这是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的四十年

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开放带来了要素互通与增长活力的释放。1979年至2000年,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逐渐打开对外开放窗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体制开始与国际接轨,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融入世界”的新阶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欢迎,进入“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时期。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因开放而实现迅速发展。

(一)对外经贸合作如火如荼

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四十年前,中国是世界排名第29位的货物贸易小国。四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2%,2017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1,044.75亿美元,较四十年前增长了198.6倍(见图32)。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不断向世界敞开怀抱,也使百姓生活得到实惠,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15个协定已生效实施,涵盖8,000余种零关税的进口产品,涉及水果、红酒、水产冷鲜、部分化妆品等,这些进口商品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需求。

双向投资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15.2%(见图33),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国。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出现了对外投资的良好势头(见图34),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22.4%,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展现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投资格局。此外,对外开放政策打开了我国劳动力对外输出和海外就业的大门。1979年,我国在外劳务人员仅2,000余人,2016年底已达到37万余人(见图3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4 2006年至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度变化

经贸园区不断探索创新。一批保税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相继成立(见图36)。截至2017年,我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99个。其中,通过商务部确认考核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有20个。2013年9月,为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随后又先后批复广东、天津、福建、辽宁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截至目前,中国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2”共4批13个的新格局,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图36 对外开放以来成立的各类对外经贸合作区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直接带动了跨境电商的成长。近年来,不断涌现一批基于自贸区的跨境直销平台(见表3)和综合跨境电商平台(见表4),极大丰富了我国居民和国外居民商品选购范围。2010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交易额以出口为主(见图37)。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已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

表3 各自贸区建立的海外产品网上直销平台(部分)

表4 我国综合性跨境电商平台(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图37 2010年至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成交额变化

(二)国际文化交流成效显著

中外教育合作不断深化。四十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同时,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共计313.2万人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占完成学业留学人数的83.73%。中国日益增强的教育科研实力,也吸引了众多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四十年来,来华留学生累计已达464.09万人,平均年度增速达到16.21%,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广大留学生为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交流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外开放也为中国教育事业打开新局面。截至2017年底,我国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我国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600个,并已举办100多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

图38 2006年至2017年出国留学人数年度变化

图39 2006年至2017年来华留学人数年度变化

出入境旅游繁荣发展。四十年来,我国来华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11.47%,出境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15.96%。2017年,来华旅游人数达到13,948万人次(见图40),全年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13,051万人次(见图41),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游客来源地的地位。同时,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第一大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报告统计,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总消费2,610亿美元,约占世界旅游消费总额的21%,比10年前增长10%左右。目前,我国与有关国家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同68个国家实现了旅游免签。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图41 1994年至2017年出国旅游人数年度变化

汉语教学逐步国际化。2017年底,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现有各类学员210万人。67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中华语言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参与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对外开放后,中国进一步推进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国家从1977年的115个增加到2018年5月的177个。积极推进多边合作,1978年以来,先后加入或参与发起世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众多多边合作机制,全面发挥中国优势与作用。

全球经济压舱石地位日益稳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至201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压舱石和动力源。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始终坚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关系,实现互利共赢。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约23%的产品出口,9中国的援助和经贸合作,极大地改善了不发达国家的社会民生状况,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

“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改革开放惠及自身,也希望造福世界。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已同8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103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决议。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的279项成果清单,已有255项转为常态化工作,有24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早期收获,贸易与产能投资合作不断深化,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得到加强,人文交流逐步扩大。

实践证明,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对外开放是富民之路、强国之路,也是包容之路、共赢之路。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大范围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科技的合作与分享,推动文化文明的互学互鉴,同各国人民一道,用更加丰富和扎实的具体成效践行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