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阅读:聪明人有效阅读二十五法
- 晏山嵘
- 3874字
- 2022-07-26 15:38:09
二、每次努力都算数的层垒能力结构
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就应当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步骤,为自己搭建一个层垒能力结构,为了完成梦想而像建一座塔一样一层层地往上垒。当然,有时候它会以被动的结果呈现。
日本的安倍夜郎如今是一位漫画家,他的成名作《深夜食堂》广受欢迎,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与电影。在成为漫画家之前,安倍夜郎是一名广告导演,不过他一直未放弃画漫画的爱好,从广告导演到漫画家,他花了二十年时间。他在《啊!这样就能辞职了》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能力层垒体验。大学刚毕业时,日本经济处于泡沫时期,为了养活自己,安倍夜郎没有直接选择漫画家的职业,而是选择了广告导演这样一个能贴近创作的工作。他认为,如果没拍过广告,自己也许无法成为漫画家。因为广告导演的工作层垒了他讲故事和精准控制时长的能力,广告时长一般在十五秒之内,漫画也是一样,《深夜食堂》需要在十页内完成一话。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是又一个拥有层垒能力结构的典范。《跃迁》一书说道:
德鲁克有一个爱好,每隔三年就选择一个领域深度学习,觉得学得差不多达到专家水平了,就换一个领域。而不是同时学多个领域的东西。其中有些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差别甚大,并无前后相继、特别清晰的逻辑关系,比如其涉足的领域有东亚历史、小说写作、政治学、社会学……他一生研究了十六个学科之多,他甚至还写过《毛笔之歌:日本绘画集》这种很文艺范的作品,当他带着上一个领域的知识积木及思维方法进入其后的领域时,这些知识汇聚到一起左右互搏、相互贯通,以至于达到了水乳交融、一通百通的程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复杂系统——现代管理学的思想智慧由此诞生。德鲁克一生写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三十九本著作,九十二岁时还出版了《德鲁克日志》一书。
施瓦辛格也是一位层垒能力大师。施瓦辛格刚到美国时,曾与朋友约翰一起训练健身,不久便开始在健身界小有名气。如你所知,他身边那些同事一旦有点名气、有点钱之后,标配都是去喝个花酒飙个车,出席个海天盛筵什么的。但他还好。见多识广的约翰仍不放心,劝他趁现在有点名气开个健身馆。施瓦辛格说,开健身馆?不存在的,我要当电影明星。约翰表示不信,因为那时施瓦辛格不仅没绿卡,英文也说得稀烂。如果不是搞健身,最多也就是在加油站举着个油枪,动作娴熟而粗暴地插入客人的车体帮着加加油。但施瓦辛格真的是既聪明又执着的一个人,他善用自己在健身界的名气和人脉,还有意识地经常刷编剧、经济学家及其他领域成功人士的朋友圈,层层堆垒自己的能力、资源和人脉,后来他终于进入好莱坞并获得巨大成功。再后来,更是逆了天,成了加州州长和作家。
试想,如果李开复不是一直在IT界、创新圈、教育圈层垒和释放自己的能力、技术、理念和影响力,是不可能在短短三个月内就筹备好创新工场这样的机构,让柳传志、俞敏洪、郭台铭、陈士骏等知名企业家纷纷加入投资战队的;如果乔布斯当年没有在学校层垒书法艺术基础,又或者他后来几年没有层垒搞动画科技的能力技术,恐怕苹果公司的Mac和iOS系统也不会成为今天最简洁漂亮的系统;如果达·芬奇不是特别擅长解剖学,尤其是对脸部肌肉群运作机理有透彻了解,又或者他从未层垒过人类眼睛余光具有精微感知光影层次的科学知识,那么蒙娜丽莎的微笑就不会如此神秘、深邃又恒久了!诚如乔布斯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若干年后它便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法华经》中所说的“功不唐捐”,也有这个意思。
而有关层垒能力结构的反例有更多,我们可以看两例。第一例是作家吴军在“硅谷来信”节目中谈到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某校友K,K出生于医学世家,因此选择学习药学。K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有名的药企担任生物科学家,而他的同学要想获得同样的工作,必须先做博士后。在美国,博士毕业找不到正式工作的人,常常通过做博士后的方式过渡一下。K当时在想:“如果对这份工作不满意,等有了研究经验,再另作打算。”就这样,K是班上最早签下Offer的人。然而,到了公司,K发觉那里的研究环境与自己之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由于刚进去,只能做辅助性研究,K觉得自己被埋没了,于是开始对工作敷衍了事。过了一年,K想换工作。由于过去的一年在混日子,再回学术界已非常困难,要从博士后重新做起。但已经挣了高薪的K受不了博士后工作的清苦,于是他跳槽去了一家小公司。由于公司小,岗位比之前有所改善,但因为公司人不多,工作更为辛苦。K每天在实验室里做着几乎同样的工作,又开始厌倦了,因此绩效也不是很好。时间一长,小公司不能再养着他这样低效率的研究员,于是他干脆改做市场营销。刚开始做营销时,K还有一股兴奋劲儿,加上能陪客户吃吃喝喝,又不用太动脑筋,他着实满意了一段时间。但作为销售员,绩效压力很大,为了完成任务,他必须每星期出差,时间一长也就烦了。几年后,他那些当年做博士后的同学很多已经混出名堂来了,有的当上了教授或在NIH这样的研究所里当了研究员,有的成为大公司骨干,还有的后来考了行医执照当了医生。而K则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究其原因,K对待每份工作都像过客,从未将一份工作做成功过,以这样的态度工作,其能力便始终无法实现主动或被动地层垒。
第二例似乎比上面这个例子好些,你甚至会觉得男主还挺上进的。他就是李栩然写的《你见过最上进的人是怎样的?》一文中所说的W,W的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985名校,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及优秀毕业生;参加过很多志愿者活动,做过学生会干部,还发表过几篇C刊论文……总之,从任何角度来看,W都是一个很上进很标准的优秀学生。毕业后,W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务员,第二份工作是在某专科学校教书,第三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做项目。每份工作都干得不差,总有很多奖励和荣誉,如征文比赛获奖、工会活动拿第一,还担任过团委委员什么的;也有不少成功的工作成绩可以讲,如成功组织了一场会议,写的某方案获得领导高度赞赏,当公务员时还获得了“优秀公务员”等。但是,在三十多岁的年纪,他的这种“优秀”已不符合我们的期望了。因为,有太多没他基础好的人,在这个年纪,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取得的工作成绩,都早已超越了他。W不是不上进,也不是不努力,他只是在不自知的状态下,一步步滑向了平庸,即便上面点缀了些花纹,但本质上仍属平庸。“就像《三体》一书里的三维物体总会向着二维平面跌落一样,无论你保持怎样的前进状态,也无论你有多努力。除非——你突破了光速。”我觉得,W之所以陷入平庸,除了每份工作没有努力做到极致之外,更关键的是——他不是不应该换工作,而是每次换的新工作最好能接续之前工作的能力、技术和思维方法,而且从事的多份工作应当紧紧围绕自己的元价值来选择和展开。唯其如此,才能实现能力的层垒和迁移,达到质的飞跃。“人生不是爬斜坡,只要持之以恒,努力便可达到巅峰”,人生更像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无法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只能在原地跳,毫无进展”。犹如穿缀珍珠的细绳——元价值必须始终在线,才能让珍珠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否则珍珠再多再美,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观之繁华热闹,终为一盘散沙。
以我自己为例,我以前做公务员时除了审理案件以外,另有一项工作职责是做案例研究,前后进行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从此,我对案例的关注程度及研究水平的确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也出版了几本案例指导书;我还有一项工作职责是汇编法规,持续了十一年的时间,汇编了四部执法手册作为原单位的工具书,借此,我的法规收集、整理及体系化解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此外,我平时还有个爱好就是搞理论研究,时常会发表一些法学论文,做些讲座。经过层垒得来的这些能力,在我后来写的大部头专业书中一一得到了很好的固化和体现,如我于2016年出版的《行政处罚实务与判例释解》这本专著就较好地层垒及融合了各门派的法学理论、大量规范及海量判例,因此受到包括法学院师生、律师在内的广大读者的热捧,同时该书被国内诸多行政机关及律师协会指定为办案参考书,为北大、清华图书馆收藏,还连续两年蝉联京东行政法销量榜总冠军。假使我原来做这些重要工作时不是样样努力追求极致,也未有意识地注重关联能力的黏合及层垒,而是抱着过得去就行的态度,恐怕后来就不会有这些成绩了。
其实,何止能力可以层垒,好的性格及习惯也可以层垒。《富兰克林自传》一书就记录了富兰克林培养自己养成十三个道德准则的方法,就是采用“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的层垒方法。的确,能力的层垒也应该采用这种方法。有些人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你要知道,他们并不是通过多任务齐头并进来达成的,而是花了数年时间先专攻一门,攻下甚至达到专家水平之后再转攻下一门,同时将上一门获得的能力层垒到下一门中去。六神磊磊在做火自己公众号之前是新华社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近年还出版了两本书。再如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以前曾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人家那时在教育培训领域就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也认为,如果一个人精通了某门学科,他就会更容易学习其他学科。如果学习的是同类型的科目,这种加速度就更为明显。调查显示,当一个人精通一门外语之后,再要学通第二门或第三门外语所需的时间就会大为减少。里面肯定是存在关于学习、阅读及工作的通用技术或规律的,所谓一通百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如果一个人历经了几份工作、几个领域都从未获得过成功,那么可以想象他通过跨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