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认识你自己——社会中的“我”

你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社会比较和镜像自我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了解自己的方式,除了照镜子,可总结为以下四大途径。

角色认知:我是你爸,你是我儿子

在生活中,人人都是不同角色的扮演者,而且每天在不同的角色间切换。你是谁,取决于你以何种身份出现在谁面前。

社会同一性:不对夏虫言冬景,各有各的生活圈

每个群体都是一个“圈子”,它为我们提供精神归宿,也赋予我们某种身份标签。

我是

社会比较:因为你太好,所以我不好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社会比较是我们获取自己成功或失败,富有或贫穷等自我概念的途径。

社会比较

镜像自我:如果你是镜子,我就是那镜中的人

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认为他人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会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自我感知。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非他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想象中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研究发现,由于人们倾向于赞美与恭维他人,因此我们容易高估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导致自我意象的膨胀。

文化影响:“我是谁”,已默默被文化“潜规则”

社会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文化会影响人们的自我感知。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下,人们的自我定义更为独立,更注重“我”的概念;集体主义文化容易孕育相互依存的自我,更注重“我们”的概念。

Epilogue

结语

我是谁?

我是哪种人?

我怎么样?

我的身份是什么?

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到底想得到怎样的答案?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自我的概念,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过心理学家还是发现了一些自我概念形成的普遍规律,那就是基因对人格与自我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此外,社会经验也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简单来说,社会经验的影响包括六个方面: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周围的文化。我们会通过自我觉察适应各种角色;不由自主地产生“内群体偏见”,对“圈内人”更亲近,而排斥“圈外人”;我们的生活大部分都围绕社会比较展开,由此带来羡慕、嫉妒、竞争、偏见、歧视等;我们还习惯于以他人的成败、言行、态度等为标尺来衡量自己、评价自己;而现实的境遇,尤其是失败的境遇,也会促使我们自我反省,让我们重新思考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所在的群体,如此在乎他人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祖先的命运由别人如何评价他们而决定——当他们受到群体认可与保护时,生存的概率就会更大。这导致我们有根深蒂固的归属需要,从而努力寻求被认可、被接纳;当我们面对社会排斥时,就会感到挫败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