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合节

早春二月,大地回春。农历二月初二乃是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所制定的,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本来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二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这些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

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

6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古人将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七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三十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著云行雨作,而天地交泰、云行雨作是万物生长的条件。此外,古人以为龙是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以此来助龙抬头,祈求龙布云作雨,保佑丰稔。

二月二,华人民间有剃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

龙抬头日的节俗活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扶龙、引龙等正面活动,一是熏虫、除虫等反方向的活动。

引龙也叫引青龙、引钱龙,引龙的方法可分两种。其一是清晨汲水回家,叫“引青龙”(龙在水中)或放古钱在水桶中,叫“引钱龙”。另一种方法是撒灰作龙蛇状,从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叫“引龙回”;或者再用红丝线系一枚铜钱,从门外拖入室中,也叫“引钱龙”。

熏虫、咬虫是民间在龙抬头日采取的防虫、除虫活动。熏虫一般是油煎食物,以其油烟熏燎出蜇蠢动的虫蝎,并把油煎食品吃掉,俗谓此举可以免除虫蛀、虫灾。

咬虫是更进一步的巫术行为,即炒了豆吃,或者吃蝎子状、虫状的油煎食物。

旧时北京还有“照房梁”之俗,即把过年时祭祀用剩下的蜡烛点燃,照射房内各处,以驱逐蝎子、蜈蚣等毒虫。

民间说将要出蜇的虫子被亮光晃照及油烟熏燎后,自动掉落,即可除灭。所以俗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流传至今的二月二节俗,还有剃龙头。这当然不是帮龙剃头,而是帮人剃头,民俗以为这一天剃头是“剃龙头”,可以求得一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