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会后不久,陈家真正意义上的拆迁正式开始。开始,家家都持观望态度,可是拆迁办人一点也不急,十多天后有人忍不住了,第一户二兆走进了拆迁办。
“来啦?”二兆走进拆迁办,只见工作人员在闲谈着,和他打招呼的是拆迁办负责人,“想通了?”
“还有什么想通想不通的,想通你们要拆迁,想不通你们还是要拆迁,对不对?”
“话是这话,可是我们根据上边统一部署执行拆迁的,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说你跟拆迁办人耗,那就能多拆一点,那就错了。我看,这个陈庄就你一个明白人。”
“是吗?”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二兆笑嘻嘻地反问。
尴尬的气氛很快被二兆诚心诚意来签字打破,双方经过协商,根据土地面积,二兆点头同意眼下这个结果。
“叔叔,你这个有执照的面积最大化拆迁两套房,一套小高层,103平方,另一套多层87平方。另外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补贴现金17万。怎么样,同意的话,我们就签字。”
“哎,我可是第一户,别人可都看着我呢,如果我一宣传拆得划算,那么你们下边工作是不是就好做不少?”
姓韩的主任听了二兆的话,立即接过话茬说:“这样,我们综合一下各方面情况,你看这样行不行?房屋面积不好动了,补贴给你凑齐20万,算是我们感谢你对拆迁工作的支持,如何?”
二兆在陈庄是个吐口唾沫就是钉的主儿,他一听韩主任这么有诚意当即把桌子一拍:“要不说还是领导人水平高,这个字我签了。”
手下的工作人员立即准备好合同,其中一个美女工作人员用手指着签名处微笑着说:“叔叔这,还有这签名,再按个红手印。”
“好的,手续全部办成,这个合同您拿好。”美女送二兆就要走出拆迁办。
“好的,那我就等你们信了。”
韩主任突然叫住二兆,随手摔给一包软包中华。
“谢了。”二兆手一扬算是感谢,回过头来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情一闪而过。
走出拆迁办,二兆就被好奇的庄上人围住,这个夺过合同看了看,那个递过一支上点档次的香烟殷勤地和他聊着签合同的细节。
乡亲们比对着自家的面积,心里一个个在盘算着能拆几套房,能补贴多少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就要丢了土地,告别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脚下这片沃土,他们心里有想法也是必然的。
那既然是必须拆迁,那总要为儿为女争得最大化的利益,一套房子毕竟不是一两块钱的事。二兆家拆迁合同已签的消息在陈庄就像插上了翅膀,很快整个陈庄都知道了,有个别心细的还专门到他家门上一探究竟,毕竟拆迁大家以前没遇过,毕竟拆迁对于大家来说恐怕也仅此一回。
“三哥,来一斤猎头肉。”到了中饭时间,好喝两口的二兆来到陈家喜家开的喜盈门小店前,嘴上的笑容尽情绽放着,陈家喜分明看到二兆家的春天已经来临。
“这回不赊账了吧?”家喜笑眯眯地递上一支烟,围拢过来的乡亲们越来越多,家喜无一例外地散给会抽烟的人每人一支。
“三哥,我有钱了,怎么能再赊账呢?今天我来结账,今后也再不赊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哎,二兆,你跟三哥说实话,就你家到底拆几套房子,补贴多少?”家喜三哥的问话问到了大家伙的心里,乡亲们静静地等着二兆的回答。
“三哥,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家拆两套,一套小高层,一套多层。”
“面积多大?”三哥追问道。
“一个103,另一个87。”
“钱呢?”人群中有人大声问。
“20万。”
二兆的话在小闸口不胫而走,很快十里八乡竞相传着这个拆迁第一户事情。大家都觉得拆迁很划算,下午拆迁办刚上班,陈庄人已经把拆迁办围得水泄不通……
“小芳,你家拆多少?”远在蔬菜基地的腊梅接到老家来的电话。
“四套房子,23万补贴。”
腊梅笑着说:“你家又发得了。”
“你快回来谈吧,夜长梦多。”
“嗯呢,我们现在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