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更新迭代,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与全球化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网络被誉为“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这就是构建和维护网络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人类社会拿出切实措施加以有效治理。

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多边协商来建立网络治理国际规则成为重要的标志,加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个人等各利益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制定和执行网络空间治理国际规则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国际社会已经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上逐渐形成了共识。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构建网络空间治理国际规则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发挥着积极带头作用。我国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尤其是《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系统阐释了中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设想,为制定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国际规则提出了“中国方案”。2017年,在中国领导人的倡议下,金砖五国通过了《厦门宣言》,主张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国际法律文书,打击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犯罪行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此举旨在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推动网络社会的安全有序发展,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倡导世界和平发展。随着全球范围内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现实社会的法制建设已经较为健全,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和恐怖主义行为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相对于现实世界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网络空间由于虚拟性的特点正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潜在的隐患和危机越来越突出。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网络间谍、网络空间军备竞赛、网络恐怖主义相继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新方式,其中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网络恐怖主义凭借其隐蔽性、智能性、便捷性及强危害性等特点,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不能独善其身,而且难以单打独斗,唯有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解决此类问题。

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版图构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和现象难免会出现或衍生许多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生产等诸多挑战,关系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要从人类命运的高度和深度关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相对于现实空间无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威胁到底有多大,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态度。忽视或轻视网络的作用,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滞后发展限制了人们的视野,消解了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前瞻,遮蔽了人们对未来问题的担忧。然而网络虚拟空间不仅是现实社会的折射,还会对现实社会构成潜在的威胁和影响,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要进一步增强对网络虚拟空间的认识和重视。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跨时空概念,是一个把人类作为关照对象的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理念。既有发展的前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又有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地球上,人类一开始往往是按照家族、群落和部落的集体形式出现的,然后逐渐形成国家的形态,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又组成了世界。世界大同虽然还只是个理想,但是,网络虚拟空间把现实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连接起来,形成难以分割的整体。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与互联网思维休戚相关。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相对较为简单,要么是线性思维,要么是非线性思维,而互联网思维则显得较为复杂,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体之上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万事万物互联互通基础之上的多重节点相互交织的思维方式。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是将网络世界里的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编织彼此关联的网络世界。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闭关锁国肯定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只有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与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主动融入这个世界,才能被当今的世界所认可和接纳。互联网思维是人类社会行动的黏合剂和动力源,离开了互联网思维,人类社会就会回到小国寡民的松散和无序状态;拥有了互联网思维,人类社会就会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精诚团结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治理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更新迭代,信息化与全球化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朝着人类社会汹涌而来。构建和维护网络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人类社会拿出切实措施进行有效治理。

制定网络空间治理国际规则,维护网络安全,促进公平正义。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与现实社会一样,需要制定与其相配套和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治理规则。网络安全关系网络空间内各行为主体的切身利益,坚持走法治化道路是维护网络安全和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建立适合网络空间生存和发展的“游戏规则”势在必行。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向世界发出倡议:“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此倡议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赞许和积极响应。

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绝不囿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的东方大国,一直在努力谋划和寻求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网络文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网络上的延伸,为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平台和增长点。因此,加强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是推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新的途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文化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曾经给世界带去东方人的智慧和思想,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网络时代,中国的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并且具有中国特色,借助网络无远弗届、跨越时空的特点和优势,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网络文化作为世界网络文化的一元,既需要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开展交流和互动,又可以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在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时,需要处理和协调好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中国网络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所谓的“文化侵略”,而是一种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国文化从来就不是霸权文化,不具有霸权性质,中国网络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对其他文化进行渗透和排斥,更不是以消灭其他文化为目的。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相互欣赏、求同存异是中国网络文化对外传播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是中国网络文化的特色不可缺失,个性不可泯灭。多样化的文化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能以文化传承的断裂和文化个性的消弭为代价。网络只是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网络文化的特色与个性的传承是世界文化得以繁荣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是中国网络文化与世界网络文化实现一体化发展。人类只有秉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理念,发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观,中西方网络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发展机制才能得以真正建立,中国先进的网络文化才能为世界网络文化树立起真正的样板,进而促进中国网络文化与世界网络文化殊途同归,真正迈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