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即刻执行

朱标默默观察着刘基的神情,据他猜测,刘基大概率是不会反对这项政策的。

前提是主事主官并不是他推荐的杨宪。

趁着这个空隙,朱标说道:“父皇,移土政策事关大明朝廷百年大计,欲使此政策顺利施行,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百年大计?”

老朱皱着眉头,心里异常敏锐的他一眼就看出此策可能出现的问题,便问道:“标儿赶紧详细跟咱说一说这事儿你是怎么想的”

朱标拱手施礼后开始述说道:“扬州此时处处是荒田,而我大明其他地方已经有很多大户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按照以往政策,我大明在承认元庭的同时也承认了原土地的归属,为了不耽误耕种生产和承认元庭的同时,于是我们颁发了业主已还,就习与附近,荒田拨补的政策”

“是这样,没错”老朱高兴的点点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对土地这一块的政务理解得还挺深。

同时心里也有些不爽,也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承认元庭这个事儿。

有的汉人跪的太久了,竟然还希望元庭能够打回来,若不是数量实属巨大甚至都想把他们统统活剐咯,但是没办法,日子还得过,新政还得施行下去,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元庭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一旁的朱标当然不知道这会引起老朱巨大的心理活动,他继续说道:“儿臣认为能够在连年兵祸中逃出去又还能逃回来的人家相比于普通百姓来说绝不是简单门户”

“若是实行就习与附近,荒田拨补的政策,那么迟早要一天这些门户会将他们原本耕种的地以各种形式再拿回来,到时他们不但有了新土地,就连原来的土地也回来了”

“他们敢!”

老朱一声呵斥,身后的几个皇子顿时吓得缩了缩脑袋,老朱道:“朝廷已有明文规定不准私自买卖土地,他们怎么把原来的土地也拿回去”

朱标微微摇头道:“若是勾结官府,使百姓被迫自愿献出土地甘愿做一佃户呢”

老朱一甩大袖:“贪官污吏,死不足惜,咱抓到一个活剐一个”

“可是父皇,此时的百姓已经受苦受难了呀,朝廷何不从一开始就杜绝这一行为呢”

“标儿言之有理”老朱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缘由,稍显疑惑道:“土地重新分配都好说,就这扬州就有无数可以分配的土地,只是这迁徒一事事关重大,何人能担此重任呢”

朱标微笑着顺势看向站在前方的杨宪说道:“父皇,能担此重任者,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呀”

“杨宪?”老朱顿时豁然开朗:“此事你可...”。

“皇上万万不可啊”在另一旁的刘基连忙站出来摆手说道。

老朱被打断说话不高兴了:“不可?有何不可,是标儿所出的移土政策不妥吗”

刘基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移土政策就长远来看定是利大于弊”

“既然如此利大于弊,那伯温为何说不可呢”老朱直勾勾的看着刘基,必要你说出个所以然来,若不然有你好看。

对于刘基来说此事来的实在是过于仓促,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推荐一人来做知府却不成想又扯出什么移土政策,饶是神算子那也得有个空闲时间来慢慢算不是,毕竟又不是真正的神仙。

他脑子飞速运转想了想说道:“皇上,移土之事干系重大,是不是应当回到朝廷再从长计议,并且这主官人选怎么能是一名刚刚到任又没有行政经验的知府来做呢”

不出朱标所料,这合适的时机大概率刘基会在场,他没有选择私下与父皇说,主要还是因为若是彻夜长谈的话父皇并不一定会当场拍板,依旧还是会寻求他人意见,毕竟这事情还得需要有人来做的,总不可能自己或者太子来干吧。

但这刘基是什么厉害人物,一眼就知事深浅,这件事情一不小心那可是会掉脑袋的。

而杨宪也算是刘基的半个学生,又是他刘基从翰林院中将杨宪叫过来的,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吧。

更何况人刘基说的也很有道理,事关土地大事民生大计,理应开朝会共同商议才是。

但是朱标却不想放过此次机会,就目前而言此事可是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真要回去开朝会讨论那要讨论到什么时候去了,而且就现在来说,他还真不认为谁能够将此事办的有杨宪好的。

天地良心,朱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绝对没有任何私人恩怨在里面,就是单纯的认为此事用他杨宪能够办的最好最稳妥。

胡惟庸也算是,不过朱标对他还另有安排。

老朱此时可能也觉得如此决策或许欠妥,准备回去再谈,正欲出声,朱标便站了出来。

“父皇,此事无需讨论,如此利国利民之法,朝中大臣定当支持,谁敢反对,谁就是元庭派来的奸细,坏我大明百年之大计”

朱标字正腔圆亢奋说道,特别是说到最后两句话的时候言语中透露出君主的杀意。

老朱看着朱标如此坚定不移和极具气势的讲话,不由得笑了,有如此气魄何愁压不住那些骄兵悍将,有如此才能又连夜赶出移土政策计划书,何愁不能治国平天下使百姓安然富强。

这一刻,老朱由衷的认为,等将来标儿登基做了皇帝一定比咱强,一定比咱好,咱现在能做的就是给标儿扫除一切障碍。

老朱本就不是个犹豫的人,刚才的犹豫也是跟刘基一样此事来得太过突然来不及多想而已。

他当即下达命令道:“标儿说的对,此事不用回朝讨论了,移土政策从现在开始施行”

随即转头看向吕昶道:“立刻将此事写成公文传信于中书省李善长,要他务必通知大明治下各州县确实施行下去,这第一批迁土的地方,就是咱脚下的扬州城”

吕昶出列:“臣遵旨”,说完便转身走向自己的车架开始拿出笔墨纸砚写起了公文。

同时,在老朱的示意下又另叫随从文官抄写一份儿移土政策计划书,到时此地留一份,与公文一起寄回去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