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 小气量失大天下
公元190年,袁绍发难讨董卓。他振臂一呼,天下英雄云集响应,因而名噪一时。他不仅凭借四世三公之资,而且本人有姿貌威容,折节下士,士多归附。他为支撑汉室这一将倾的大厦,曾也不遗余力地做过一番贡献。诛宦官,抗董卓,横刀长揖出京门,这都是其英雄之举。袁绍灭公孙瓒以后,成为雄冠中原的军阀,拥有统一天下之势。然而,他外宽内忌,好谋而无断,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使诸子相斗,是一个量小无大器的人。他统一河北,鹰扬河朔,只不过是替曹操开辟了道路。
一、出身显宦,坐作声价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县(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袁氏一门世代显贵。高祖袁安,曾祖袁敞,祖父袁汤,叔父袁逢,都官至司徒、司空等职。叔父袁隗,两任司徒,后任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袁绍就是在这个显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袁绍凭借世资,步入仕途,可说是平步青云。但是,他不甘领受恩荫,而另有所图。东汉重孝行名节,袁绍便从此做起。他二十岁时当了濮阳长,喜交名士,颇有清名。不久母亲死了,他服丧三年,然后又补行为父守丧三年。袁绍初生时,其父去世,而过继于伯父袁成。这时袁绍补行父丧三年,显然是故作声价。六年礼毕,袁绍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名士不肯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张邈)、伍德瑜(伍琼)等交游,不应辟命。袁绍的这些举动引起了中常侍赵忠的注意。赵忠对诸黄门说:“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后汉书·袁绍传》)叔父司徒袁隗知道后责备袁绍:“难道你想让袁氏灭门吗?”这样,袁绍才又出来做官。果然仕途亨通,从大将军府掾直线上升,历侍御史、中郎将、中军校尉,至司隶校尉,灵帝中平元年(184)又拜大将军。
袁绍坐作声价,为何引起宦官注目?因为桓灵二帝信用宦官,发动钩党之狱,骚动天下,引起士大夫官僚的极端不满,便与外戚联合起来反对宦官。他们发动清议抨击宦官,以隐居为清高。这本是东汉一代风气,在与宦官的斗争中,这一风气更受时人好评。所以像袁绍这样的显宦子弟作此举动,当然被宦官视为非常之举。
二、鹰扬河朔,虎视中原
袁绍一旦厕身于朝臣之间,便全力为维护皇帝的地位与权力而奋争。他巧妙地利用各个政治集团的矛盾,扩充自己的实力,迅速崛起,组建起天下数一数二的政治集团,显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灵帝死后,袁绍决心诛灭宦官。他派说客张津去游说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要他对黄门、中常侍动手。此事正合何进之意,他便找袁绍商量具体行动计划。不料事机泄露,中常侍、黄门前往何进处谢罪求饶。袁绍认为这是斩草除根的好机会,再三劝谕何进就此动手。何进缺乏举大事的决断和魄力,临事犹豫,不愿下手,到头来宦官抢先发动,何进被杀。而袁绍此时临危不乱,先是矫诏斩杀宦官所署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接着,率领家兵百余人,捕杀中常侍赵忠;又关闭北宫门,“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死者二千多人”(《三国志·袁绍传》)。可见其决心之大,手段之果断决绝。中常侍段珪劫持少帝及帝弟陈留王逃往小平津,袁绍穷追不舍。后护卫皇帝回京,立了大功。这一行动,大大提高了袁绍的政治地位。
董卓率关西军进入洛阳,要废掉少帝刘辩,恐众心不服,找来商量大事的也是袁绍,为的是借重袁氏的影响以控制朝野内外。袁绍坚决反对废立之事,声言:“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后汉书·袁绍传》)他这样做,一方面是恪守臣子之节义;另一方面是别有深意,昭示天下袁氏敢于抗强横,捍卫皇室。于是,袁绍与董卓发生冲突,毅然横刀长揖出走京师。董卓立了九岁的汉献帝,颐指气使,但仍惧于袁氏势力,为利用袁绍,拜其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
公元190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十路人马同时而起,结为联军,共同推举袁绍为盟军领袖,口号是反对董卓废立皇帝。董卓因此而尽杀袁氏一族在洛阳和长安者,太傅袁隗以下五十余人皆下狱死。董卓残忍地对待袁氏家族,反使袁绍更有号召力,“当是时,豪侠多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天下人都以袁绍为旗帜,把他看作反对董卓擅自废立的领袖。袁绍凭借这种政治优势,不失时机地夺占地盘,扩充实力。
公元191年,袁绍听纳部下谋臣逢纪之计,首先巧取冀州。冀州牧韩馥生性胆小怕事,虽然参加了关东盟军,却从中作梗,不满意袁绍为盟主。袁绍对此怀恨在心,照逢纪计策行事,写信给公孙瓒,要他领兵南下,威逼冀州。公孙瓒兵临城下时,袁绍派外甥高干同荀谌劝诱韩馥拱手交出冀州。袁绍兵不血刃就轻易得到了这个战略要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进可争天下,退可守一隅,可以说是逐鹿中原最具战略意义的根据地。
冀州是农民起义军活跃的地区。袁绍残酷地镇压了农民起义军,黑山起义军领袖于毒及部下一万多人被杀害。又相继镇压了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农民起义军,杀害数万人之多。同时,他大量收编投降的农民起义军,扩大自己的武装,争取和招徕坞堡首领及地主自卫武装,充实自己图王称霸的实力。
公元199年,袁绍并灭公孙瓒,兼有青、幽、并、冀四州之地,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者。至此,他已积聚了争天下的优势。首先,是政治资本。周毖等人说:“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三国志·袁绍传》)沮授说:“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三国志·袁绍传》)荀谌说袁氏“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后汉书·袁绍传》)。其次,袁绍比公孙瓒、袁术、吕布、刘表等人的智慧和谋略都要高一着。同时,他的宽仁待人也聚集了一批人才,其中不乏忠实而智勇双全的干将:文才如沮授、审配、王修、韩珩,武将如颜良、文丑。袁绍所据四州,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单冀州就可征发精兵三十万人,这是地利资本。另外,“抚有三郡乌桓,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既无后顾之忧,又可借为外援,专心南向以争天下。这些就是袁绍在官渡之战前的实力。正由于此,袁绍在并灭公孙瓒后,不顾士卒疲劳,不听田丰、沮授劝谏,迫不及待地要跨过黄河,入据中原。于是,在公元200年发动了官渡之战。
三、官渡对峙,袁军覆败
官渡之战是袁、曹势力消长的转折点。当时袁强曹弱,而交战结果,袁败曹胜。曹操此役以少胜众,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袁绍之败,双方谋士在战前都有分析。有远见的智士都认为袁绍必遭覆败。其中原因很多,而根本原因是失在政治谋略不当和人心向背上。至于袁、曹之间的个人器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政治上,汉室虽然倾危,但正如袁绍自己在反对董卓废立时所说:“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德甚渥,兆民戴之来久。”汉天子还是人心所系的一面旗帜。在天下纷扰、互不统属的群雄对峙中,谁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谁就能在政治上占有制高点。公元195年,汉献帝逃出长安,到了曹阳,距袁绍的根据地邺城很近,沮授提议迎接献帝,假其旗号“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郭图也要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田丰同样劝说袁绍迎天子。三位谋士提出的谋略是有政治远见的,但袁绍另有考虑,坚决不予采纳。他的考虑借淳于琼等人的话说,就是“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本传裴注引《献帝纪》)。郭图警告他,在这件事上不可优柔寡断,“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果然,曹操很快劫持了汉献帝,并且远远地迁到许昌,使袁绍可望而不可即。这一着棋袁绍走输了,故牵动全局走向被动。
袁绍失了汉献帝,追悔莫及。他胁迫曹操迁都于鄄城,以便自己劫夺,然曹操不肯就范,于是袁、曹关系破裂。等到袁绍并灭了公孙瓒,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曹操兴师问罪。袁绍自恃人多势大,能战胜曹操,然而人心向背,竟至于连士卒也不愿拼死效命。
在个人器识上,袁绍更不能与曹操匹敌。曹操对袁绍了如指掌,对他的评价是:“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又说:“虽有大志,而见事迟。”(《三国志·武帝纪》)程昱说:“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三国志·程昱传》)杨阜说:“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三国志·杨阜传》)桓阶、田豫、臧洪、贾诩等人也都有相似的评价。这说明袁绍虽一时强盛,但器量狭小,不能成就大事。事实也正是如此。袁绍的小气表现在许多方面。在人才问题上他好贤而不能用,终致荀彧、郭嘉等离他而去;袁绍外宽内忌,任人而疑其心,不信任田丰、沮授这样的忠谋之士;刘备在山东发难,他辞以小儿有疾而不予救援,不能顾全大局,这都是小气的表现。
袁绍的小气,导致他用人不专,刚愎自用,这个弱点,在官渡之战中充分暴露了出来。首先是沮授反对过早地与曹操进行主力决战。他说:“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后汉书·袁绍传》)沮授建议修整甲兵,以逸待劳,“三年之中,事可坐定”。袁绍对此建议非但不愿考虑,反而对沮授起疑,分其所统军为三都督。官渡之战中,沮授一谏,指出颜良不可独任;二谏“屯留延津,分兵官渡”;三谏提出应坚壁固守,打持久战;四谏提议要防范曹操抄袭运粮队伍。绍均不从。田丰也反对仓促南下,主张致力于增强实力,“不及二年,可坐克”曹操,绍仍不从。田丰苦谏,袁绍竟大怒,“以为沮众”,将田丰下狱。官渡战败,事实证明田丰的意见是正确的,绍竟然因羞见田丰而把他杀害,可见气度之浅狭。张郃本是袁绍手下勇将,也劝其重兵护粮,袁绍不纳,而结局却恰如张郃所料。张郃深为自己不幸言中而恐惧,预感到会有厄运加在自己头上,为躲避杀身之祸,便投降了曹操。
战争中谁胜谁负的转折点常常是看似偶然,而实则必然。官渡之战“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曹操处于极度困难之中。这时,许攸进计掩袭曹军后方许昌,“绍又不能用”。许攸深感不得志,投奔了曹操,操“闻许攸来,跣出迎之”,又听纳其袭击袁绍运粮军的计策,果然大胜。同是一个许攸,在袁绍之下才无所展,到曹军中却建立奇功。这是袁绍器量狭小、用人不专的必然结果。曹操紧紧地把握了这个关键,促成了官渡之战的转机。
西晋史学家陈寿对袁绍的评价是:“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三国志·袁绍传》)这是对袁绍官渡失败从个性上所做的分析。
公元200年,袁、曹官渡相持,从二月到八月,达半年之久。曹操阻滞了袁军推进的势头,然后挫其锐气,抓住战机,一举成功,袁军几乎全军覆没。
四、兄弟相残,渔人得利
袁绍的生年,史无明载。但从他弱冠二十为濮阳令,随后守丧六年,归隐洛阳,举为大将军掾的事迹推断,官渡之战袁绍四十二三岁,与曹操年龄相当。袁绍辟为大将军掾年约二十六七,最早只能在公元184年,因这一年何进为大将军。依此上推,袁绍生于公元158年前后,比生于公元155年的曹操小二三岁,或者比曹操大一二岁,总之年纪相若,正是步入不惑的盛壮之年。可是,官渡战后只两年袁绍就吐血而死。这是因为官渡失败,注定了袁绍政治上的彻底覆灭。袁绍虽死,而祸犹未已。袁谭、袁尚兄弟不睦,互相攻杀,给曹操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提供了可乘之机。
袁绍有四个儿子:谭、尚、熙、买,外甥高干。绍留小儿在身边,却把其他几个儿子放在外任,各据一州。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而留次子袁尚在冀州,偏爱之情益显,造成军中各有彼此,以谭、尚为首分裂为两派。审配、逢纪矫绍遗命,奉尚为冀州牧,郭图、辛评拥护袁谭以长争位。兄弟火并,曹操坐收渔人之利。公元205年,曹操灭谭;公元206年,破冀州;公元207年,北征乌桓,迫使辽东太守公孙康斩袁尚。至此,袁氏家族便彻底覆灭了。(徐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