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论秦国之崛起,及灭亡的原因

简单阐述一下,秦国自秦非子,至秦始皇嬴政,历经三十六代君王,遂一统天下。

从一个边陲小国,发展到一个足以统一天下的强国,在这期间秦人不知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才完成了这统一天下的千古壮举。

他们那开拓进取、务实求变、海纳百川等精神面貌和大众心理,仍然值得人们学习。

不过关于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逐渐淡漠,使得后世历代王朝,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不如秦朝的。

言归正传,秦人的那种精神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厚重质直、忠义仁勇、诚信守诺、热爱桑梓。

我对于秦人的精神向来钦佩,不过每每想起“纠纠老秦,共赴国难”,不禁有些热泪盈眶。

说起秦国的历史,在周天子时期,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第一代国君。

而自秦非子后,历经四代国君,于秦襄公时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获封诸侯,赐岐山以西之地,使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其后历经几代人的浴血奋战,才从西戎手中夺回了这片土地,此后在西戎的包围下,秦国艰难地寻求着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到秦穆公时,又因百里溪、骞叔等贤臣的辅佐下,秦国开始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然秦穆公死后,秦国又陷入混乱之中,经历四代乱政,国力日渐衰弱。

而在这期间,秦国的国力大不如从前,被六国所鄙视,甚至因此丢了整个河西之地,老秦人更是认为这是国耻。

所以在大秦风起云涌之际,秦国迎来了一位雄主——秦孝公!

他为了改变秦国之现状,向六国发布求贤令,寻得商鞅之大才,任其变法强秦,使得秦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在短时间内有了明显的改善,使秦国逐渐摆脱落后,走向强盛,为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在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在外交上任用张仪,采用连横策略,瓦解六国合纵的意图,在军事方面上任用司马错,夺取巴蜀两地,获得天然的粮仓,使秦国后续频繁东出,再无后顾之忧。

在秦惠文王之后,秦武王虽在军事与外交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果,但多以武力而闻名于天下,虽有问鼎中原之志,却因好武而英年早逝,导致秦国朝堂出现短暂危机。

秦武王之后,秦昭襄王继位,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曾发生过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

其在位期间采用范雎“远交进攻”的策略,夺得大片领土,军事上任用白起,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

随后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使赵国无力与秦国抗衡,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周朝八百年统治。

不过其中最令我感慨的,便是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尽灭赵国精锐主力,使得赵国无力与秦国争雄于天下。

但在这关键的时候,秦昭襄王听取范雎之言,没有一鼓作气攻下邯郸,迫使白起班师。

导致后来再想攻打赵国,却接连失败,导致关外数年战果毁于一旦。

但不可否认,秦昭襄王在位时期,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六国无力抗衡于秦国。

毕竟在那之后,六国再合纵攻秦,对于秦国的威胁,便大大不如从前了。

至于秦昭襄王之后的秦孝文王,其才能过于平庸,可为守成之君,但仅仅在位三天,便突然去世。

去世之后,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吕不韦为相邦,采用怀柔和安抚的策略,让疲惫的秦国得到了休息,同时也获得了秦国宗室与功臣的支持,这为日后秦始皇嬴政发动消灭六国的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军事上,消灭东周残余势力,无疑为秦朝建立扫除了障碍,同时对外继续蚕食三晋之地,扩大秦国的疆域。

这种蚕食三晋的策略,可谓达到了折中平和的效果,毕竟处于恢复阶段的秦国,不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却可以采取小规模的战争,即对外扩张,使山东六国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即使后来,魏国信陵君率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于河东击败秦军,也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削弱秦国的目的。

不过仅在位三年的秦庄襄王去世后,由其子嬴政继位,是为秦国第三十六代国君。

由于十三岁登基为王,导致秦国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所以使得朝堂一直被文信侯吕不韦所把持。

直到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秦王嬴政才得以开始亲政。

不过在亲政之前,他平定了由长信侯嫪毐发起的叛乱,并因此罢免了文信侯吕不韦的相权。

可以说从真正意义上,秦王嬴政清除了国内把持大权的阻碍,开始了自己的亲政之行。

在朝堂上任用李斯、尉缭、姚贾、顿弱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等国内一切准备妥当后,遂发动灭六国之战,仅用十年,便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

然天下的统一,对于这个新生的王朝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难度,因为可供借鉴的制度寥寥无几,所以它每做的一步选择,都具有开创性。

因为在这么大的国家里,究竟是确立诸侯制为主,还是确立郡县制为主?其结果终将会出现两个局面,一个是可以预知的,另一个是不可预知的。

如果当初真的确立以诸侯制为主,其结果必然会走周朝的老路子,到那时天下依旧会四分五裂,陷入连年的战乱当中。

但有一点我不可否认,一旦选择诸侯制,这个新生的帝国的国运并不会短暂,然为了避免天下再次陷入战乱,秦始皇还是选择了郡县制。

这或许正是老秦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不会遵循旧的事物,敢于创造新的事物,所以在那种时代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除此之外,由于在那个年代,国家刚刚一统,原六国所在地的文字各有不同,甚至车轨、货币,度量衡、风俗、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都各不相同。

语言上的沟通暂且没办法消除,但至少可以做到以书文的统一形式进行交流,所以便确立了以小篆为主,隶书为辅,其余各书,民人自便的策略。

在确立完文字的统一后,逐步统一原六国的车轨、货币、度量衡、风俗、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同时巩固秦朝的统一。

在中央上确立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使得国家的大权牢牢为皇帝所掌控。

在军事上任用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使得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同时修筑万里长城,防止匈奴南下,掠夺边疆。

同时南征百越,使岭南地区彻底成为华夏之疆土。

另外还有修筑驰道、直道,便于各地的交流,以及粮草辎重的运送。

在民生上,掘六国堤防,通天下河渠,行农田水法等,便于农田灌溉,排洪泄洪。

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他所创立的制度,影响华夏两千年之久。

他以大一统为帝国文明轴心,凝聚民族精神,使后世历代王朝,坚持以大一统观念为主,避免了长久的战乱。

不过这些目光长远的措施,虽使整个大秦的国运短暂,但对整个华夏文明却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真做到了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在此处我想引用伟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对章士钊讲:你们讲共产党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

“要马克思与秦始皇结合起来,民主与集中结合起来。”

“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说实话,最初我也是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但那是我幼时初次接触历史,直到去深入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之后,才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不能因为多数人说起是暴君,就一定认定是暴君,人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客观的去判断一个历史人物的好坏,而不是盲目无知的附庸,因为那是最可悲的。

接下来,仅以我有限的认知,去评价秦朝灭亡的几个原因。

其一,秦朝能灭亡,虽说跟没有明确确立继承人,多少脱不了关系,导致秦始皇驾崩后,帝国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也就给奸臣赵高带来了可乘之机,挟持李斯扶胡亥为二世,使秦朝二世而亡,享国祚十五载乎!

假设一旦确立明确的继承人,凭借蒙氏兄弟以及朝堂上的能臣,即使六国复辟,也依旧不足为惧。

其二,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关中老秦人,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并将这些关中老秦人,派往边疆驻守,使边疆稳固。

这样一来就导致关中的老秦人数量不足二成,且大多都是妇女老幼,其余则是从山东六国迁入的“新秦人”,他们对于秦国的认同感并不强烈。

一旦天下有变,这些人或多或少会成为内患,毕竟秦国能统一天下的根基,便是那精诚凝聚万众一心的老秦人,这便是嬴秦的轴心,甚至可以说是底气所在。

其三,在最关键的时刻派走了,最不应该离开的重臣蒙毅,同时将皇帝书房权力交给了一个最不应该掌握的人。

这种派出错误,继任也错误,终于使一个权力细节成为历史大崩溃的内在诱发点。蒙毅,是执掌国家权力中枢的郎中令,堪称最危急时刻最关键的栋梁大臣。

后来的赵高,图谋要做的第一个要职,便是郎中令。更为重要的是,蒙毅秉性公直,刚毅缜密,几乎是一切宫廷内侍的天敌,自然更是赵高的天敌。

若蒙毅不去,纵然嬴政皇帝突兀暴亡,在最后时刻,无疑也可以确保皇帝的各种遗诏遗命,得以忠实宣达各方,断不致足不出户而天地翻覆。

蒙毅不去,赵高自然一无事权,自不会野心大膨胀;丞相李斯,也万万不会生出后来的种种龌龊。蒙毅纵然已去,若接掌大臣是稍有迂阔的胡毋敬,也断不会发生后来的种种荒诞之事。

当一切已经清楚地发生,事实已经成为历史,再看蒙毅离去与赵高接任机密,便会明白看出——作为千古大政治家的嬴政皇帝,这是其一生至为关键的一个败笔。

虽然,这也表明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嬴政皇帝至死,也没有怀疑过身边任何一个大臣,包括身边的近侍大臣。从这一基本事实说,嬴政皇帝是一个只谋做事,而没有防人机心的君王。

蒙毅离去,令人常有扼腕之叹——始皇帝一念之差而山河倒置哉!

其四,君王暮政,内忧大于外患,尤其是身体在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进行最后一次巡狩。

一旦在巡狩途中出现意外,这对于整个秦帝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危机。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四点原因,至于其他原因也确实不少,不过那是从法律方面。

纵观整个历史长河,秦隋的历史命运不径相同,都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且国运都很短暂,但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后面出现了繁荣昌盛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