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读懂心理学
- 璞玉英华科普小分队编著
- 5731字
- 2022-08-17 15:32:26
第二章
研究方法:传言跟科学的差别在哪里?
亲爱的朋友,我已经从某种途径知道了你是哪个星座的,不信请看下面这段话对你的描述是否准确:
你很渴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和欣赏。虽然你有时候表现得容易亲近,但其实内心想要逃避。你会为了别人勉强自己,但其实你很怕麻烦……
如果你觉得“太神奇了,确实是这样”,那就陷入了“巴纳姆效应”的陷阱: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些笼统空洞的人格描述,并认为特别贴合自己。实际上,刚才那段话是不是放在谁身上都合适呢?
在上一章我们提到,星座运势、解梦、读心术等都没有科学根据,不是真正的心理学。那么,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一、从思辨到实证:心理学如何走上科学之路
心理学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哲学的襁褓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哲学思辨。
在科学的前身——自然哲学中,人们依赖简单观察和抽象演绎的手段来总结人类精神的本质。例如,亚里士多德曾经分析人类的“灵魂”结构,认为灵魂包括三个部分:植物性灵魂(摄取营养、生长发育)、动物性灵魂(感觉、运动等功能)以及理性灵魂(思维、判断等能力)。
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开始采用“客观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证研究。科学家对一些现象提出假设时,需要收集实际的证据来检验假设,并根据证据来进行修正。当心理学家也采用科学方法而非哲学沉思或者世俗智慧来解释人类行为与心智时,心理学就成了一门科学。
是什么使心理学成了真正的科学?是方法。
——菲利普·津巴多,《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二、科学方法的四个步骤
不同的科学领域虽然研究的对象不一样,但研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一致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假设
科学家对某些现象产生好奇,提出猜测性的想法或解释;或者在已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对未知规律做出预测。这些可以被检验的想法、解释或预测,就叫作假设。假设必须是“可以被检验的”,也就是说,是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
以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对“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研究为例。
注意到的现象:我们对事件的期望常常会变成现实。
提出的假设:老师对智商测试分数更高的学生有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即被赋予更高期待的学生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接下来可以根据这个假设,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第二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假设之后,如何验证其正确与否?这就需要收集客观数据。心理学家通常是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或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收集并分析数据,以判断所提出的假设是否能够得到支持。
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的不同,心理学家收集数据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本章第三部分将介绍三类主要方法。
也许你会好奇上面这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如何做实证研究,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实验设计:
● 研究者对6个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一次智商测试,并告诉老师这个测试能够预测学生未来的学术成就(实际上测试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 向每个班的班主任提供一份本班测试成绩排名位于前20%的学生的名单(实际上排名是随机抽取的,并非测试的真实成绩)。
● 学年结束时,对所有学生再次进行同类智商测试,计算每个学生的分数变化程度。
第三步: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接受或拒绝假设
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看看结论是否“在统计上显著”,也就是说,是否有足够大的把握来证实假设。
统计分析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应用广泛,统计课程也是心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在此不展开陈述。
继续上面的例子,“自我实现的预言”得到的实验数据表明:老师以为的第一次测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实际上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在学年结束时的测试中,成绩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证实了期望效应的作用。数据还表明,这一作用在低年级中更为明显。
第四步:发表结论,接受同行的验证
当研究者将其成果向专业期刊投稿后,要通过几轮评审才可能发表,其中同行评审是最为专业、严格的,以确保其逻辑的严密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成果发表后,还要接受更大范围的同行的检验和批判。同行们可以挑战作者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或者根据他对方法的描述去重复他的实验。科学就是在不断对现有结论的批判中进步的。
罗森塔尔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有学者对研究结果进行质疑,与罗森塔尔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并公开发表了他们的对话(实验的详细过程和分析可参见本章推荐书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三、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前面提到,科学方法的第二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描述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实验研究。每种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条件,选取何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的。
1 描述性研究
这类研究的目的是对事物进行描述,主要包括三种方法:
◆ 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不带干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比如在野外观察动物的行为或者在超市里观察人们的购物行为。观察法可以看到研究对象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的表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想要观察的行为没有在观察期间出现。
◆ 调查法
如果你想了解人们的态度或偏好等信息,比如对某种行为是否道德的判断或者对不同品牌的偏好,就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向研究对象询问相关信息。问卷调查能够以较小的成本收集大量的数据,易于统计分析;但其劣势在于,问卷设计合理性、样本偏差、被调查者是否如实回答等因素,会影响问卷数据的可靠性。
◆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就是只关注某些特殊的个体,比如在临床研究中,心理学家会对一些特殊的人进行深度研究。“盖奇的头骨”是心理学的一个著名个案。
1848年,美国铁路工人盖奇在爆炸中被铁棍击穿了头骨,但幸存下来并继续活了十多年。康复之后,原本性格温和的他变得固执粗鲁、喜怒无常。盖奇去世后,脑科学家对他的颅骨进行研究,发现大脑额叶损伤会导致理性决策能力、社会行为和情感处理能力下降。
对一些特殊案例的研究能够得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但缺点在于研究对象的人数过少,很难得出一般性结论。
2 相关性研究
心理学家往往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比如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孩子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又如一个人的内向或外向性格与其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为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会采用相关性研究。
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三种相关关系。
➢正相关:两个变量朝着相同的方向同时变化。
➢负相关:两个变量朝着相反的方向同时变化。
➢零相关: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例如,为了研究孩子学习成绩与家庭收入状况是否相关,我们收集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100个学生的成绩和他们家庭收入的数据,变量x为“家庭平均年收入”,变量y为“过去一学年主科平均成绩”,并绘制到坐标图上。下面三个图分别体现了两个变量之间为正相关、负相关或零相关时的情形。
提示
相关法是很常见并且有价值的研究方法,但相关关系不意味着因果关系。A与B相关,有三种可能:A引发B;B引发A;第三个变量C同时引发了A和B。
例如,如果你观察到经常玩暴力游戏的儿童更容易做出危险行为,那么可能存在三种解释:
A.玩暴力游戏导致儿童更容易做出危险行为;
B.更容易做出危险行为的儿童更喜欢玩暴力游戏;
C.第三方原因(比如缺乏家长监督和管教)导致儿童更容易做出危险行为,同时也会玩更多的暴力游戏。
3 实验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满足于知道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还想了解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会导致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做实验研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收集数据,以确定因果的一套特定程序。
我们用上面“暴力游戏与危险行为”的案例来说明实验研究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的方式收集数据:将参与实验的200多名儿童随机分配去玩暴力游戏和非暴力游戏,之后让他们待在房间里,房间的壁橱里放着道具手枪,观察他们是否主动去触碰手枪和扣动扳机。
实验的步骤和设计实验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 确定实验中的变量
➢自变量:我们假设的原因。在这个例子中,自变量为“是否接触暴力游戏”。
➢因变量:因变量是结果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在这个例子中,因变量是“儿童做出危险行为的倾向性”。
◆ 对变量进行定义和测量
➢操作性定义:用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术语对变量进行描述。比如,研究者把“儿童做出危险行为的倾向性”定义为“触碰手枪、扣动扳机的比例”。
➢测量变量:由于变量都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实验人员需要对变量的数据进行记录,以便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
◆ 实验组、控制组和随机分配
为了考察自变量(是否接触暴力游戏)的影响,参与实验的儿童被分配到“玩暴力游戏”和“玩非暴力游戏”两组。前者是实验组,即接受实验条件的组;后者是控制组,作用是与实验组进行比较。
实验人员不能让儿童自己选择进入哪组,否则可能会导致本就更容易做出危险行为的孩子选择暴力游戏,从而无法得出因果推论。实验人员将儿童随机分配到两个组,这样能尽量平衡两组之间在其他方面(比如性别、家庭因素等)的差异,使实验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自变量(是否接触暴力游戏)的影响。
◆ 控制实验中的偏差
实验过程中还可能有一些因素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包括:
➢被试效应:“被试”指接受心理学实验或测试的对象。如果被试想要表现为一个“好被试”,就可能会猜测实验目的,然后按照实验人员的期望来表现。
应对方法是不让被试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被试不知道自己被分在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就不会特意调整行为。研究人员有时甚至会向被试杜撰一个研究目的。但这种“欺骗”行为的使用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确保参与者不会受到伤害,且要在实验结束后向参与者说明真实的实验目的。
➢实验者效应:实施实验或测试的人称为“主试”。如果进行实验的主试对实验结果有所预期,那么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期待或暗示,从而影响或无意中引导参与者的表现,影响实验结果。
应对方法是让主试也不知道被试属于实验组还是控制组。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分组情况,这样的设计称为“双盲控制”。但研究者怎么能“盲”呢?他们可以设计好实验后,雇用实验助理来实施实验、收集数据。
书籍推荐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本书深入阐述了心理学十个不同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项研究。针对每一项研究,都以“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批评—近期应用”的结构进行阐释(正是本章第二部分介绍的科学方法的步骤),向读者展现了严谨而又妙趣横生的科学心理学。
作者
【美】罗杰·霍克(Roger R. Hock)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延伸学习
对“科学方法”的思考
心理学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完美和万能的吗?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真理吗?下面简要谈谈我们如何看待科学方法。
1.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
一项研究能否被重复实施并出现相同的结果,是判断研究结果可靠与否的重要标准。尽管科学心理学家对心理测量和实验方法按科学要求进行了标准化,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以及实验操作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使得心理学研究难以企及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问题受到重点关注。
2015年,《科学》杂志发表了一个名为“开放科学合作”团队的研究结果:从心理学顶级期刊中选取100项研究进行重复实验研究,仅有36项呈现显著效应。这一事件引发人们对心理学科学性的质疑,被称为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如何看待实验误差,如何评估实验成功率和解释力,以及重复性研究的方法等。这种探讨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
2.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真理吗?
用科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相对的真理,永远在接受着新研究结论的威胁和批判。当新的发现纠正或者补充了之前理论的偏差和不足,科学便在自我否定中取得了进步。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曾说:“科学是一个人们朝着真理跌跌撞撞前行的过程。”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是用科学的方法就能解决的,涉及伦理道德、价值观、美学等方面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之外的其他方法来寻找答案。
3.为什么需要科学方法?
虽然科学方法并非完美和万能,但它是目前已知的了解世界的最好手段。作为科学家群体共享的思维模式和交流方法,科学方法会不断积极地批判和更新自己的结论。知识的公有使得全球科学家能够在同一栋大厦上进行建造,哪怕相隔百年或相距千里。
科学方法的过程——检验假设、评估证据、分析结论,体现的正是批判性思维。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从不盲信,不会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而是以谦逊和怀疑的态度,探寻观点的来源、证据、因果关系和其他的解释,从而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心理学的复杂性源于人的复杂性,这也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有无数的未知等待着好奇的心灵去探索,而在探索的路上,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像手握一把利器,可以使探索之路更为顺畅。
书籍推荐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
这本书几十年来被奉为心理学的入门经典,作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他用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向读者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实证主义)和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与概率性思维)。这本书将帮助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学,从而在浩如烟海的心理学信息中去伪存真。
作者
【加】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回顾与思考
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科学方法的四个步骤是:一、提出假设;二、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三、分析数据,接受或拒绝假设;四、发表结论,接受同行验证。
上述第二个步骤“实证研究”非常关键,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类。其中,实验研究是用于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参与实验的被试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为控制实验偏差,实验人员会采用随机分组和双盲控制等办法。
请结合本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你之前印象最深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或知识是什么?请思考或者查阅:它来源于何处,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结论,对这一理论存在哪些不同看法?
“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具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控制力),那么其生活态度会更加积极,生活质量也会更高。”如果你是心理学家,基于这个假设,如何在养老院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也可以参阅《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第20个研究“让你愉快的控制力”,看看美国心理学家兰格和罗丁的研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