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很快到站。池云云与徐长青一道下了车。他们在出站口见到张大伟,坐进了工作队那辆皮卡车里。
张大伟是工作队成员,四十来岁,圆脸,皮肤黝黑,其貌不扬。他发动车子,扭头对徐长青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听大夫的话呢?你这次私自出了医院,可把你爹娘急坏了。下次可不许这样了啊!”
徐长青缩着身子,垂眼,没有吭声。
池云云指着他手里的书,笑道:“这书是我以前买的,借给你看吧。”
徐长青翻开书皮,扉页上的书名露了出来——《认知心理学》。
池云云道:“有段时间我很喜欢这本书。你看,书页都被我翻旧了。”她本是拿了打算在村子打发时间,见着徐长青后,发现送给他看更合适。
徐长青点点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池云云伸手摘下包上别着的勋章,放到徐长青的手中,“这个是龙猫,好看吧?也送给你。你在医院好好看病,要听大夫的话,按时吃药。现在医学技术发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见徐长青面露犹豫,她补充道:“这个是我读书时买的,不贵,挺便宜的。我那里还有很多个。”
“谢谢池姐。”徐长青看着手里有儿童般笑脸的龙猫,终于开口应了话。
张大伟和池云云将徐长青送到县医院,又与他的主治医生交流了几句,这才离开。
皮卡车里,池云云从包里拿出一个玻璃瓶子,放到座位上,“张大哥,这是我妈做的腌蒜,专门给你带的。”
桃源村饮食偏酸偏辣,张大伟胃不好,偶尔吃过这微甜微咸的腌蒜后,就觉合胃口。池云云发现后,每次回家都给张大伟带这个。
张大伟启动车子,笑道:“咱们回一趟家不容易,难为你一个小姑娘还记着这个。那就谢谢了!”
池云云客气了几句,这才感觉有些疲惫。从县城到桃源村并不远,区区二十来里路,可那砂石路面被过往车辆压得翻了浆,坑坑洼洼的,颠得她头晕眼花。
皮卡车轰鸣着从一座过水桥里开出来,却被一块坚硬的石头硌了轮胎,差点滑下路基。张大伟不由得骂了一句粗话。
“听说新路快要修好了,到时候咱们村出行就方便了。”池云云安慰着他。
张大伟闻言,咧嘴笑,“我来村里两年了,每次回家都要想起红军长征。干活累不死人,倒是坐车能要人命!就盼着新路修好的这一天呢!”
说罢,他美美地哼起了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池云云也跟着哼了起来。这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山脉雄伟,绿意葱茏,河水清澈蜿蜒。她在皮卡车上小憩了一会儿,感觉满血复活,又能行了。
桃源村扶贫工作队的住处,就在村委会的院子里。财政拨专款,为工作队修建整齐的砖房当宿舍。
村委会院子正中央,矗立着高高的旗竿,国旗凌空飘扬在蓝天之上。
池云云还记得她来这里时,看到这幅场景,不知怎的,心头那股子“被流放的委屈”感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安定。
现在仍是如此。
张大伟要去乡里接开会的雷队长,池云云跳下皮卡车。两个上了年纪的妇人路过,跟她打招呼,“云云回来了呀!”
“回来了!”她脆声应着,心里有几分暖。
推开村委会院子门,她举起手机对着国旗,“咔嚓”一声拍了照片,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配图是一句话:桃源蓝,我回来了!
不知不觉中,池云云已经将这里视为了另一个家。
村委会院子里一片宁静。
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农民忙,扶贫队员和村‘两委’成员也跟着忙。池云云进食堂,柳婶子做好午饭后已经走了。工作队员往往不能按点就餐,饭菜就在灶上一直热着。
池云云用过午饭,来到村委会里属于自己的那间办公室。她从文件柜里拿出一盒子档案,翻阅着其中的资料,与手机上扶贫APP里的信息核对起来。二者有不相符之处,她拿铅笔勾画做记号,准备落实具体情况后,再来维护系统数据。
周遭异常安静,窗外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时间悄悄流逝,不知道过了多久,池云云正想起来活动,忽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虚掩的门被推开,先出现在她面前的是雷队长。
“小池,来新同事了!我跟你们介绍一下。”雷队长说话声音,如他的姓那般洪亮。